为什么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 2017-12-27 15:54
  • 来源: 湖南日报
  • 发布机构:湖南日报
  • 【字体:   

十九大报告的十二个为什么10

为什么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以乡村振兴战略总揽三农工作全局,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这是在新时代对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是着眼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和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下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我国发展的现状而言,城乡发展最不平衡,农村发展最不充分,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最大的是农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之变就决定着全局之变。乡村是我国全面现代化的短板,乡村现代化的水平就决定了整个中国的现代化水平,能不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农业农村。所以,习近平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全新判断来突出农业、农村、农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中心地位,把农业农村能不能实现现代化作为评判现代化的根本标准。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以全面发展来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体现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镇中国时代难题的战略选择。在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中,作为人口大国既要全力以赴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又要进行快速的工业化,这是一个两难的工农关系问题。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用两百多年走完的道路,从一个三十多年前人均GDP全球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人均收入只有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人均收入三分之一的国家,成为制造业是美国8倍的全球最大世界工厂、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和农产品生产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三农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下发了14个三农一号文件,不断推出一系列惠农、强农、富农政策,不断强化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在2006年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宣告了两千多年以来以农养政、以农补工的历史正式终结,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完全不需要农业的积累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由农业中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财政补贴农民的工业中国新时期。中国成功地破解了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确保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个时代难题,创造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奇迹。随着中国现代化不断推进,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4%,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形成,标志着我们由乡村中国进入了城镇中国的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破解一个重大的新时代难题:城镇化难以逆转,如何在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避免乡村空心化并振兴乡村。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决不能忽视乡村的中心地位和城乡关系的平等地位,必须始终将乡村振兴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突破口。“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行政概念?实质上,乡村是城镇化进程中进入城镇中国时代的城乡融合概念。世界上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已经没有农村的概念了,乡村就包括了农业农村农民。战略思路、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略实施的切入点、突破口便是决定因素。在中国全面现代化的推进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到底在哪一个层面推进?乡村不仅在城镇化进程的城乡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且人类回归大自然、回归乡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著名的大企业都在小镇,著名的高校都在小镇,日本的IT行业等很多新兴产业都往乡村转移,普遍出现了回归乡村运动。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城乡的空间距离,为新兴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乡村的功能进入了多元发展的历史阶段,成为未来现代化极为宝贵的发展空间。乡村不再只是提供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中的生态、文化、社会的价值优势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因此,十九大报告把全部的三农工作放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部署,以乡村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不仅使战略指向更明确,落脚点、着力点和突破口更具体,而且重点更突出,明确了乡村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统领地位。

  (作者系省社科院城乡一体化智库团队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乡村发现》主编 陈文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各省市政府
市州政府
县区管理区网站
站群导航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政务邮箱:xtgovment@126.com

主办:新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新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技术支持:0746-4767803(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标识码:4311280016    湘ICP备10010030号    湘公网安备 43112802000004号

  • 湖南省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三湘e监督
  •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