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远县文庙街道株木山村,各家房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通村水泥路宽阔平坦,田地里满是稻谷,车间厂房机器轰鸣,广场上舞步翩翩,三五成群的村民其乐融融,笑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尽情享受着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昔日的株木山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后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庄面貌脏乱、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反映问题多,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匮乏。近年来,宁远县文庙街道株木山村锚准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自治智治三大方向持续发力,一跃成为宁远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镇、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发展粮食生产先进村……实现了从软弱涣散向示范先进的“华丽转身”。
“外在颜值+内在气质”同步提升,改善村庄“老样子”。
“村里的保洁员会定期上门收垃圾,村里公共区域的卫生有专人打扫,每年交60元卫生费,就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类似的环卫服务。”村里的欧大爷看着干净的村道,不由地感慨道,“以前村里环境脏乱,道路坑坑洼洼,垃圾有时候快堆成山了才拉走,现在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改变,住起来舒心多了。”
株木山村紧盯人居环境整治“硬指标”,先后建立完善了公共区域保洁制度、农村卫生缴费制度、卫生户评比制度、“门前三包”责任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用制度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赋能”。
“我们把移风易俗、简办红白事、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内容写进村规民约,让村民自觉遵守。”村党支部书记欧大春介绍说,“村里现在逢年过节不再有人燃放烟花爆竹了,攀比风气刹住了,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株木山村已建设垃圾收集点4个,360户村民全部纳入了垃圾收运体系,完成畜禽退养40户,山塘清淤2处、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54户,路灯安装66盏,扎实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通过“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教育引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良好道德风尚。
11月5日,伴随着挖机作业的轰鸣声,村里的一座空心房应声拆除。早在一个月前,该房屋户主欧国佑如何都不愿拆除,“你们把我的房子拆掉,我到哪里建房子?我们一大家人以后住哪里?”经过街道和村干部多次上门沟通,了解到其老房子面积只有65平方,拆了建新房居住面积太小,由本人出面购买周边土地价钱高而且难做工作,这才一直不肯松口。村委会知晓情况后,与周边的村民协商调解,最后成功流转到85平方闲置土地给欧国佑,这样土地面积合计150平方就足够其建房居住了。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这下我没有任何顾虑了,老房子随时拆都没问题。”欧国佑笑着说。截至目前,株木山村已对长期无人居住、存在安全隐患的“空心房”集中拆除了62座,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舒适的人居环境。
“湘商回归+大棚种植”双向发力,鼓起村民“钱袋子”。
“加工鞋面,简单易学,就在家门口,不耽误做饭、照顾老人、接送孩子,我现在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干得多挣得多”。村民欧大姐正在村里新建的宸美鞋面厂里忙得不亦乐乎。
株木山村持续把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主动为湘商回归“铺路、架桥、搭台”,宸美鞋面厂就是今年引进的“湘商回归”企业之一。鞋面厂创办人欧永明和父亲欧进利曾在广东省惠州市开办服装厂,有知识有经验,“我是宁远人,在外地创业,有回家乡办企业的想法,街道领导和村干部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鞋厂从立项到投产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如今产销两旺、生意红火。”看到家乡经济发展的大门已经敞开,父子俩毅然决定回村办厂,“这次回村投资建厂既能盈利赚钱,还能反哺家乡,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为村民提供一百多个就业岗位,划算!”欧永明谈到鞋厂心情十分激动。
为切实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更好地利用村内土地,盘活土地效益,村干部对村内笋田洞片区农田进行退林还耕约550亩,村党支部书记欧大春更是带头当起了种粮大户。“今年全村收稻谷60万斤,收入达到了80 余万元,村民保底收益每亩有250元,既有钱又有粮,幸福!”欧大春满脸喜悦地说。
株木山村还搭建了约四千六百平方的温室钢架大棚和一千贰佰平方集中育苗厂棚,购买了十五万张九寸机插秧盘和一台插秧机及轮式拖拉机,能够有效地为全街道和周边的村提供秧苗和机械劳务服务,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
“网格服务+数字乡村”相得益彰,携手奔向“好日子”。
“我腿脚不方便,儿子又都在广东,现在天气冷了,艳平隔三差五就会来看望我,还教我缴纳医疗保险。”村里的欧奶奶握着村干部李艳平的手动情地说。今年以来,株木山村构建起“网格-网格小组-网格单元”联系服务群众三级组织架构,设立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人民调解员等队伍,村“两委”干部带动16名村民代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解决村民急难愁盼事项39件,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1件。
同时,扎实开展“智慧乡村”建设,绘就出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图景。走进村活动中心,就可以看见一块液晶显示屏悬挂在墙上,显示屏上方写着“数字惠农 智慧兴村”几个大字,显示屏下是用于后台操作的电脑,这便是株木山村打造的“数字乡村”平台。
“那天我赶完集搭车回来,过了半点钟一摸衣服,才发现钱包不见了,身份证件、银行卡都在里面呀。”一村民回忆起钱包“失而复得”的经历心情还十分激动,“幸亏现在村内所有路口和重要区域都装上了监控,调看监控才发现是在村口下车的时候钱包就从口袋倒出来了,现在钱包还在那里。”“数字乡村”平台不仅帮助村民找回了钱包,还为公安部门提供了村内未成年人盗窃两万元案件的线索,及时挽回了村民的经济损失。
运用高清全景摄像头组成的“全域天网”,全力推进村域环境整治,筑牢防火、防汛、防偷盗等安全防线……如今,“数字乡村”平台正在改变着株木山村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