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五大战略”,扎实抓好三大攻坚战、“六大战役”,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趋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展现新形象。
一、综合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1071万元,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936万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14166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868969万元,同比增长10.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为23021元,同比增长9.4%。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1:31.2:50.7调整为16.7:31:52.3,一、二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1.4和0.2百分点,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7.9%、32.2%和59.9%,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65、2.68和4.9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7326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243718万元,同比增长3%;林业产值49207万元,同比增长8%;畜牧业产值153887万元,同比增长2.1%;渔业产值35450万元,同比增长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064万元,同比增长10%。
种植业发展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682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306069吨,同比增长1.97%。经济作物中,烤烟种植面积4144公顷,收购烟叶15.31万担。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如下表:
品 名 |
播种面积 (千公顷﹚ |
同比增减(%) |
产量﹙吨﹚ |
同比增减﹙%﹚ |
粮食作物 |
49.68 |
1.5 |
306069 |
1.97 |
其中:稻谷 |
42.05 |
0.64 |
271386 |
1.53 |
薯类 |
2 |
4.09 |
12506 |
3.49 |
豆类 |
3.44 |
4.81 |
11306 |
4.88 |
蔬菜 |
8.54 |
6.09 |
304294 |
5.26 |
瓜果类 |
0.41 |
0.74 |
17015 |
1.63 |
林业发展稳步提升。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0.6%。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480公顷。木材采伐量2.257万立方米。
畜牧业有起有落。全年肉类总产量7.71万吨,同比增长0.69%。生猪出栏81.12万头,同比增长0.76%;生猪存栏53.22万头,同比下降0.86%。水产品产量2.19万吨,同比增长5%。
品 名 |
计量单位 |
数 量 |
同比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吨 |
77051 |
0.69 |
出栏肉猪 |
万头 |
81.12 |
0.76 |
出栏牛 |
万头 |
1.93 |
9.66 |
出栏羊 |
万只 |
2.58 |
7.05 |
出笼兔 |
万只 |
390 |
1.36 |
出笼家禽 |
万羽 |
703.76 |
4.47 |
禽蛋产量 |
吨 |
2000 |
3.95 |
生猪存栏 |
万头 |
53.22 |
-0.86 |
牛存栏 |
万头 |
5.23 |
7.98 |
兔存笼 |
万只 |
145.84 |
1.26 |
家禽存笼 |
万羽 |
375.26 |
3.32 |
水产品产量 |
吨 |
21920 |
5.0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201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874479万元,同比增长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3216万元,同比增长9.2%,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471263万元,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3家,其中本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4家。
工业经济效益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71205万元,同比增长9.9%;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4%。
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品 名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减(%) |
水泥 |
万吨 |
210.1 |
21.7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223.1 |
5.8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1723.9 |
6.4 |
服装 |
万件 |
234.2 |
5.9 |
大米 |
吨 |
90500 |
4.6 |
铅 |
吨 |
15942 |
-51.5 |
建筑业发展良好。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3469万元,同比增长11.1%。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达12家,共实现总产值和利润308516万元和2564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5.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其中新开工面积323万平万米,同比增长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1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其中,国有投资同比下降7.3%,非国有投资同比增长69.6%;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7.3%。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6.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3.7%;民生工程投资同比增长9.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2%;工业投资完成同比增长3.2%。
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商品房销售面积73.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销售金额达到33.72亿元,同比增长38.9%;2018年全县商品房销售均价为 4612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5.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5962万元,同比增长10.5%。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1924万元,同比增长11.3%;乡镇消费品零售额174038万元,同比增长7.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66120万元,同比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9841万元,同比增长17.3%。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53家,较上年增加5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12家,较上年增加2家。
六、招商引资和旅游
招商引资态势良好。全年实际到位外资12262万美元,同比增长11.2%;内联引资33.84亿元,同比增长16.17%;完成外贸进出口额22936万美元,同比增长53.3%。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130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和24.8%。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2896.431公里,其中国道63.302公里,省道242.151公里,县道346.71公里,乡道712.305公里,村道1444.085公里,专用道1.87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6公里,其中二广高速52.7公里,厦蓉高速33.3公里。全年实现全社会货物周转量30762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8%。旅客周转量60417万人公里,同比下降10.2%。
邮电通讯持续升级。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32562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212万元,电信业务总量7150万元,移动业务总量14580万元,联通业务总量5621万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共434528户,其中移动245600户,联通82568户,电信106360户。固定电话用户18660户。
八、财政、金融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82274万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县本级收入126900万元,上划省级收入11210万元,上划中央收入441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5%、0.43%、8.57%。实现税收收入153112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4%,较去年同期提高0.24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590100万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07153万元,同比增长8.9%。
金融市场有序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07665万元,较年初净增28651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为1608499万元,较年初净增169074万元,同比增长11.7%。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85521万元,较年初净增122527万元,同比增长10.5%。
九、教育与卫生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全县共有中小学校341所,其中:高中5所(含完全中学3所),初中2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小学51所,教学点242个,特殊学校1所,公报职高学校1所,民办职高4所。在校学生122447人,其中:高中学生11998人,初中学生36485人,小学学生69105人,特殊学校学生461人,公办职高学生2736人,民办职高学生1662人。全县教师总数6227人,其中:高中教师795人,初中教师1550人,小学教师3409人,特校教师28人,幼儿园教师218人,公办职高教师189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38人。职高学校5所,教师288人,学生4398人。幼儿园216所,学生32018人。
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629个,其中综合医院3个,专科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18所,卫生院分院9个,村卫生室534个,校医务室5个,门诊、诊所45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33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4736张。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成效突出。全县单位GDP能耗为0.484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96%。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四项指标均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分别削减了2.35%、4.53%、3.5%和3.5%。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18年全县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0起、死亡0人,没有出现较大以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2018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26.26万户,户籍总人口89.57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1.58万人,其中男性37.61万人,女性33.9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7:100。常住人口中的城镇人口为32.73万人,城镇化率为45.73%。全年出生人口数9978人,2017年漏报人数为621人,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为111:100;死亡人口数767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
居民收入持续攀升。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008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650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58元,同比增长10.2%。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2018年末,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达到523165人,比上年增加8413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2283人,比上年增加1358人;企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509人,比上年减少97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总人数为481373人,比上年增加8025人。2018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991户,人口达21643人,比去年增加3867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26户,人数达10155人,比2017年减少826人。五保户人数6216人,比去年减少2136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人数6353人,比去年增加54人。
医疗保障全面覆盖。全县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75.8万人,其中城乡居民72.6万人,职工3.2万人。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6158人,安排就业培训6550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培训265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2600人,失业人员培训3050人,其他培训1055人。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
3、农村低保因和脱贫攻坚挂钩,省市出台文件把贫困户中的重病重残户基本都纳入了低保,故比2017年增加了人数。
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人数为退役军人事务局系统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