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无标题文档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宁远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发布时间:2012-03-13 00:00
  • 来源: 宁远县人民政府
  • 作者:
  • 发布机构:宁远县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宁远县统计局

201221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民营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战略,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各种挑战,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全县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89722万元,同比增长 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846万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76040万元,同比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292836万元,同比增长14.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11221元,比上年增加2124元,同比增长23.3%。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28.6:33.2:38.2调整为28:35:37,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增加,工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继续增强。

二、农业

农业基础日益巩固。全县年末耕地面积3799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8110公顷,旱土面积9880公顷。随着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生产积极性稳步提高。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8256万元,同比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181683万元,同比增长7.4%,林业产值27140万元,同比增长8.7%,牧业产值158871万元,同比增长0.3%,渔业产值21902万元,同比增长0.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660万元,同比增长15%

    粮食生产克服干旱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连续第八年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2500公顷,共收获粮食298743吨,同比增长1.6%。耕地面积3799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8110公顷,旱土面积9880公顷。经济作物中,烤烟种植面积7.01万亩,收购烟叶19.08万担;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增长,特别是油菜籽播种面积达1.65千公顷,产量2875吨,分别增长19.6%20.1%。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如下表:

 

  

播种面积

﹙千公顷﹚

同比增减      %

产量

﹙吨﹚

同比增减   %

粮食作物

52.50

0.81

298743

1.63

   其中:稻谷

40.56

-0.61

259382

0.78

薯类

5.40

6.72

25107

7.21

豆类

4.57

4.82

9828

6.36

蔬菜

9.14

-9.42

299458

-8.00

瓜果

0.58

--

17456

0.24

水果

8.01

2.56

76309

3.32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0.4%,森林总蓄积量为418.8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新增油茶林面积9927亩,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244公顷,比去年增长116.9%。主要林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油茶籽9750吨,同比增长10%

畜牧业发展平稳。全县各类畜牧及水产品产量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主要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如下表:

,

       

计 量 单 位

      

同比增长﹙%

肉类总产量

80961

1.37

出栏肉猪

万头

90.74

--

出栏牛

万头

1.65

5.77

出栏羊

万只

1.13

3.67

出笼兔

万只

365.17

9.01

出笼家禽

万只

796.06

6.00

禽蛋产量

1776

6.16

生猪存栏

万头

61.53

3.94

牛存栏

万头

6.54

0.15

兔存笼

万只

133

3.91

家禽存笼

万只

387.56

5.60

水产品产量

16271

0.23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建村级文化室13个,敬老院22所,文体广场76处,垃圾池191个,沼气池200口,集体供水工程9处,解决了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另外,全县农村通畅工程总里程达到了1647公里90%以上的村通了有线电视,99%的村通了固定电话。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9.48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88亿元,同比增长59.7%,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13.7%。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2.95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16亿元,增长2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其中本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4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67亿元,同比增长6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

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品名

计量单位

产量

同比增减(%

钢材

138772

3.8

水泥

1332532

23.3

服装

万件

297.88

10.2

发电量

万千瓦时

68767

79.4

电子元件

万只

126.66

171.3

软饮料

45227

145.5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65亿元,增长27.2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实现利润6627万元,增长28.3%,实缴税金总额3310 万元,增长25.3%,施工项目招投标推行面达到100%,房屋建筑面积128.4万平方米,增长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规模。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63126万元,同比增长34.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71233万元,同比增长6.9%,占全部投资的 65.9 %,是拉动投资的主要动力。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1893万元 ,增长174.1 %。投资结构趋于优化,第一产业投资97118万元;第二产业投资178411万元,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78411万元,增长41%;第三产业投资287597万元。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99亿元,增长24.3%。商品房竣工面积1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商品房销售面积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4%。今年我县商品房销售均价为2500元/平方米,较上年继续上升。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发展较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131万元,同比增长17.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43504万元,增长 18.0%;住宿餐饮业23627万元,增长15.9%。分地区看,城镇实现销售总额228774万元,增长18.7%,农村实现销售总额38357万元,增长13.1 %。年末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达15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3家。

六、招商引资和旅游

招商引资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我县引进产业转移项目41个,实际利用外资6750万美元、内资2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4 %和60.2%。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120万美元,增长489%,对外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

旅游业持续增长。2011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3.63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其中入境游2.5万人次,同比增长28.7%。实现旅游总收入18.39亿元,同比增长30.5%,其中创外汇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6.4%。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全社会货物周转量   220197.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1.6%。旅客周转量77934.9万人公里,与上年相比增长19.4%。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111公里,其中省道258公里,县道446公里,乡道759公里,村道1648公里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14871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96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751万元,移动业务总量9008万元,联通业务总量1516万元。年末小灵通用户1311户,固定电话用户36078户,移动电话用户共253614户,其中使用移动网络176930户,使用联通网络53000户,使用电信网络23684户。互联网发展迅速,新增用户5161户,达到20341户,同比增长了34%。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支出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1761万元,同比增长39.9%,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0589万元,上划省级收入361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755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7%、34.6%、44.3%。实现税收收入36840万元,同比增长39.1%,占财政总收入的71.2%,下降0.4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201068万元,同比增长41.4%。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2398万元,同比增长39.7%;政府基金支出8670万元,同比增长93.7%。财政支出进一步向保障民生倾斜,其中教育支出43944万元,同比增长48.4%,医疗卫生支出25262万元,增长4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848万元,增长31.7%;住房保障支出5506万元,增长3.7%。

金融存贷业务稳健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5425万元,较年初净增111839万元,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1275万元,较年初净增104613万元,增长20.3%。单位存款余额171154万元,较年初净增843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8350万元,较年初净增52010万元(含宁远农业发展银行核销历史挂账5153万元),增长16.7%。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902万元,增长26.2%。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194万元,增长12.6%;人寿保险保费收入9893万元,增长35.9%;中华联合保险保费收入815万元,减少9.6%。保险赔付额共计4631万元,同比下降13.5%。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507万元,上升17.2%;中华联合保险赔款支出431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寿险赔款给付2693万元,下降25.4%。

九、教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中小学校365所,其中:中学35所,小学330所;在校学生126269人,其中:中学学生41124人,小学学生85145人;教师总数8819人,其中:中学教师4370人,小学教师4449人。职业教育学校4所,教师269人,学生3386人;幼儿园254所,教师1330人,学生20410人。

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26  个,其中县级医疗服务单位4个,建制镇卫生院17所,妇幼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个,新增私营医院2所。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44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490床。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保工作力度继续加大。2011年全县建设项目环评率100%,三同时执行率100%,环保投资6200万元。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95.5%,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相对平稳。2011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7起,死亡23人,同比减少事故9起,下降34.6%。扣除非指标内责任事故6人,实际死亡人数为17人,与控制指标持平。发生较大安全事故3起,其中道路交通领域1起,死亡6人,烟花爆竹领域2起,死亡8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15人,同比上升5.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2.3人,同比下降8.9%;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0.25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底全县共有户籍人口83.9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为7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24.03万人,城镇化率为34.09%。出生率9.34‰,死亡率4.35‰。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238元,同比增长13.5%,人均消费性支出9932元,同比增长10.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64元,同比增长18.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28元,增长29.2%,其中人均生活现金支出3260,增长36.2%。年末国有、城镇集体、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合计25220人,比年初增加4278人,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7548元,比年初增加2126元,增长8.4%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2011年末,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达到42850人,比上年增加301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902人,比2010年增加615人;企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948人,减少314人。

医疗保障不断完善。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164542人,其中城镇居民139581人,职工2496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674858人。

就业局势稳定向好。全年新增就业5458人,安排就业培训16198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培训5076人,农村劳动力培训5878人,失业人员培训4632人,其他培训612人。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 25200户,人数达44976人,比去年增加2082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116户,人数达13509人,比2010年增加1889人。

 

上一篇: 宁远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下一篇: 宁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