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2014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宁远县统计局
(2014年7月22日)
今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总基调,着力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经济运行的特点
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GDP479252万元,同比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478万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87786万元,同比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99988万元,同比增长10.1%。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4、3.7和4.5个百分点。
(一)从宏观分析,主要表现为“一稳二进三转”
“一稳”主要表现为:
1、经济发展平稳运行。一是GDP保持9.6%的增速稳健运行。上半年全县GDP增幅为9.6%,与一季度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合理波动范围。经济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与前些年高速增长时期比较,逐步向中速运行靠近。二是工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1.8%的增速,总量完成161987万元,拉动经济增长3.15个百分点。三是财税运行平稳。1-6月财政总收入达到48138万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排全市第三。累计入库税收3243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7.4%,与去年持平。四是社会就业形势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354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6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00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60.1%、69.7%和69.4%;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进”主要为: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一方面落实快,项目扎实推进。续建项目共46个,目前正在施工的有38个。从开工时间看,续建项目投资基本达到按时推进,其中二广高速禾亭出口至永连公路改扩建、二广高速平田出口至柏家坪改扩建、舜帝陵九龙柱至古舜帝庙遗址改扩建、工业园220KV变电站、中和镇原新开铅锌矿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项目即将完工;经济适用房、档案馆及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项目进展迅速;新建项目共74个,已经动工25个,现代中药饮片正在进行主建筑基础施工;金钩挂水库的导流洞、灌溉洞、渠道平台、渠线清表都在施工。另一方面来势好,储备项目多。截至目前,全县向上争取项目43个,到位资金10.8亿元。其中宁远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县(天堂镇、水市镇)项目资金到位467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到位资金829万元,水市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到位资金700万元,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到位资金600万元,生态公益林项目到位资金514.46万元,退耕还林到位资金931.68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到位611万元。
2、民生改善有序推进。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407元,同比增长12.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491和4279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5%,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大。上半年,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为112544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6.7%。其中上半年民生工程投资7.1亿元,同比增长74.4%,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28.2个百分点。三是物价水平总体平稳。上半年宁远县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4%,涨幅平稳。
“三转”主要表现为:
1、经济发展结构转优。一方面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今年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19.6:39.2:41.2调整为19.1:39.2:41.7,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转变,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三产业占比逐年加大,产业结构实现了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跨越。另一方面工业结构日益向好。上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1.37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0.2%,较去年同期上升6.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支撑作用逐渐凸显。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逐步提高。全县电子信息产品、专用设备制造、食品、服装服饰等产业增加值增长达18.1%,增幅高出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4.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主力拉动作用由投资向消费逐步转变。今年来,我县各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维持在23-24%之间浮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0.1-0.2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二是“三化”进程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1-6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0.37亿元,增长17.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5.7%,增幅均高于全部工业增加值。新型城镇化方面,1-6月城镇化率为37.2%,较年初提高了0.6个百分点,城区聚集能力增强,全县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超过17万。农业产业化方面,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3家,其中13家为市级龙头企业。
3、经济发展质量转好。一是居住环境日益趋好。能耗和排放继续下降,上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7%,单位GDP能耗下降3.4%,各项空气水质指标保持良好;绿色宁远建设成效显著,去冬今春全县共完成造林9.88万亩,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8平方米。二是企业利润增长较好。上半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7.6%,较去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4.2%,较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
(二)从微观分析,三次产业齐头并进,三大需求协同拉动
1、三次产业,一产业稳定发展,二、三产业是主力。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宁远县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76411万元,同比增长3.8%。种植业来势较好。今年粮食种植面积计划为82.1万亩,比去年增加了0.83万亩。目前实际种植早稻26.5万亩,中稻计划7.8万亩。烤烟生产喜获丰收,虽然今年中央对烤烟生产实行“双控”政策,我县烤烟生产发展规模受到限制,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较往年有所下降,仅有7.68万亩,但今年风调雨顺,未曾遭遇冰炮、洪涝和旱灾,烤烟长势喜人,加上后期管理到位、烘烤过关,亩产可望比去年增加15-20公斤,烟质也平均提升1-2个档次。畜牧业稳定发展,上半年全县出栏肉猪44.43万头,比上年增长3%。
(2)工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550936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333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5%和19.6%。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61987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69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3.9%。
(3)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1-6月,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99988万元,同比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9%。金融保险业稳步发展。6月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23.1亿元,贷款余额为52.6亿元,分部较年初净增10.4、4.54亿元。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1-6月完成房地产投资3.4亿元 ,目前有宁郡华府、山水城等7个大楼盘在建,后期房产储备充足。旅游业蓬勃发展。上半年接待旅客人数为209万人,同比增长13%,旅游总收入为11.84亿元,同比增长12.6%。
2、三大需求,投资、消费领跑,对外贸易紧跟而上。
(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6月我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6亿元,同比增长23.9%,产业投资协同增长。一产业完成投资6.2亿元,下降8.1%;二产业完成15.1亿元,增长2.5%;三产业完成31.3亿元,增长49.6%,三产业投资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2)消费市场持续火热。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069万元,同比增长13.5%,较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187821万元,同比增长13.4%;住宿餐饮业实现16248万元,同比增长14.9%。限额以上企业全力领跑。上半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497万元,同比增长19.5%,高出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增速加快主要得益于今年新增的5个限上法人单位和8个成长型企业。
(3)对外贸易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县内联引资18.15亿元,同比增长13%;到位外资3950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外贸进出口额完成3800万美元,同比增长62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数据层面看,数据回落较大。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逐步走向中速运行。从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看,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GDP增长9.6%,回落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长13.2%,回落18.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9%,回落11.6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回落2.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回落0.2个百分点。
2、从经济运行看,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工业发展支撑不足。全县规模工业企业67家,全部是中小企业,微利经营企业占了三分之一,难以拉动工业快速增长。工业投资回落削弱了工业发展后劲,2013年起全县工业投资增速呈现回落趋势,2014年以来更是出现了近年少有的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现象。上半年,全县工业投资完成148201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二是财政增收困难。我县财政在经过连续多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增幅逐渐回落,趋向理性回归。上半年财政收入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8.2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的48%,下阶段收入形势十分严峻。我县税收的主要动力烤烟、工业和房地产等行业,收入都不理想。今年我县实际烤烟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了1.92万亩,下降20%,预计下半年的烟草制品收入相比去年存在近一千万的缺口;主要工业企业完成税收情况也不佳,福嘉有色、榕达钢业、舜运贸易三大以前的纳税大户目前还是零入库,后期税款难以确定;房地产税收方面今年在销楼盘只有霖轩碧景园,其他的楼盘均为在建,今年入库税收较上年有减无增。
3、从后期发展看,下半年形势较迷茫。一是投资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多年来的快速增长拉高了基数。2011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仅56亿元,到2013年投资已达104亿元,总量翻了一番,超出GDP3.5亿元,年均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长。今年按照25%的增速,也要实现130亿元投资。另一方面,当前我县项目支撑度仍不够。要实现预期目标,过亿元的项目需130个以上,加之施工环境等因素制约,完成年度任务十分艰辛。二是工业增长缺乏动力。去年我县共入统规模工业企业10家,今年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只有3家,目前申报两家。在现有工业企业没有完全走出低谷的情况下,缺乏新入统企业的支撑,要实现工业的快速增长难上加难。三是节能减排任重道远。上半年,以莲花水泥、福嘉有色为首的建材、冶炼行业实现产值18.93亿元,增长36.7%,拉动全县规模工业增长7.9个百分点,但这些行业的产品多为产能过剩产品,并且能耗高、污染大,是国家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调控重点,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必给2014年能耗目标任务完成带来很大阻力。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当前,虽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但经济发展稳中有忧,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要全面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下阶段,全县上下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对照要求强措施,为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山塘、水库、渠道和农田机耕道路的兴建和维修,增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办证工作,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抓好农业基地和农业生产示范片建设,争取温氏集团等农业产业项目早日落地,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2、重点抓好工业经济。一要完善调度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业监测体系的作用,按工业行业分类,坚持做到月调度、季分析、及时准确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项目建设进度,动态掌握整体运行情况。二要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主动为工业企业做好电力、原材料、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与财政、银行等部门协调沟通,努力为企业争取各种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工作。
3、始终突出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调度,并通报全县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发现和解决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进度按照月进度安排表的要求稳步推进。对尚未开工的项目,各级各部门要针对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破解难题,抓紧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同时,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汇报衔接,努力争取中央和省里的支持,尤其要争取更多的预算内资金支持。
4、切实夯实财源基础。着力培养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优质税源,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均衡入库,努力争取上级政策性扶持资金,在财政收入总量扩张的同时,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各征收部门要继续加大税收稽查、清查力度,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要进行重点稽查,对零散税收入库情况要进行全面清查,做到应收尽收。突出抓好房地产税收的清算和重点企业的税源监控,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项目的税收征管。
5、着力培育“四上企业”。对全县工业、商业、房地产、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行业中达到“四上企业”标准的企业要及时组织申报,争取做到成熟一家申报一家;暂未达到标准但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要做好跟进和培育工作,努力帮助企业达标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