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的“山寨食品”
由于外观相似或者听起来
同信任的、有品牌的产品相近
会趁你不注意坑你一把
如何避雷“山寨食品”呢?
一、什么是假冒伪劣食品
假冒伪劣食品指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主要包括:
1.假冒食品: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或成分造假等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是正版产品,如假牛肉、假羊肉等。
2.“山寨”食品:仿冒知名品牌商标、包装或名称信息误导消费者,如“康帅傅”仿冒“康师傅”、“粤利粤”仿冒“奥利奥”。
3.伪劣食品:质量低劣或失去食用性能的食品,可能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如以次充好、掺杂掺假或使用劣质原料。
4.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信息。
二、“五招”选购安全食品
一看包装:标注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生产地址;字迹印刷清晰、标签内容完整。
二查来源:购买渠道正规、索要并保留购物凭证。
三观性状:观察食品的颜色、气味、口感等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四辨真伪:扫描产品外包装二维码、登录官方网站等查询食品真伪。
五提警惕:农村集市“特价促销”食品要细看;购买散装食品时,大包装的原始标签要查看;价格明显偏低、包装简陋、来源不明的食品要谨慎购买。
三、发现或不慎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怎么办
若发现或不慎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时,做到:
一要留存信息:问题食品样本(保留包装、剩余食品);购买凭证(发票、收据、支付、记录);商家信息(名称、地址、购买、时间)。
二要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