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2016-00354 分类:  
发文机关: 发文日期: 2016-10-27
名称: 2014年度工作总结暨2015年工作计划
文号 :    
2014年度工作总结暨2015年工作计划
  • 2016-10-27 00:00
  • 来源: 蓝山县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字体:   
20141211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我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委农业农村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目标,以推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局成功荣获2014年度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先进示范基地称号,县农广校获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省级示范学校称号(永州市唯一一所学校),百叠岭茶叶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青岛)和2014年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上获得金奖,夏黑葡萄在全省首届(湘葡绿品杯)葡萄品评会果实品质评比大赛中获金奖第一名,火市陈良政获得全省先进种粮大户称号。

  一、主要做法

  1、突出特色抓生产。一是粮油产业稳中有增。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3.92万亩,比上年增长2.78%全县粮食总产量12.64万吨,比去年增长3.4%。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4.5万亩,超过任务面积0.5万亩。早稻集中育秧工作顺利实施,成功创办塔峰东侧生产基地、种三产四丰产项目基地、晚粮花生万亩高产创建基地和油菜种植示范基地。秋冬农业生产工作成效明显,油菜播种面积逐年递增。全县创建油菜万亩示范片1个,油菜千亩示范片5个,绿肥千亩示范片5个,蔬菜千亩示范片1个,各类百亩示范片39个,免费发放18万包油菜种子、5000公斤紫云英种子和300余吨肥料,共完成秋冬种面积19.8万亩,完成市计划面积的107%其中油菜9.5万亩二是蔬菜产业异军突起。全县基本形成了三个蔬菜产业带及四个城镇专业蔬菜基地,香芋、紫茄、菜心、湘莲等蔬菜基地基本成形。全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0.8万亩,总产量20.8万吨,产值3.5亿元,其中外销蔬菜播种8.5万亩,总产量17.3万吨,产值2.95亿元。大桥堡城、源兴高山蔬菜基地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蔬菜标准园验收。永州神浓有机农牧科研有限公司已建成连片温室大棚3个,面积3600平方米,长年种植黄秋葵、网纹瓜、芦笋、彩椒等有机蔬菜。湖南浦道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竹市村连片种植水果玉米300余亩。目前,建辉蔬菜、毛俊香芋、舜岩蔬菜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达18家,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三是水果产业特色鲜明。完成水果扩园面积2135亩,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6.6万亩,其中早熟梨3.5万亩,柑桔1.3万亩,葡萄1万亩,桃、李、杨梅等小水果0.8万亩,全年水果总产量6.89万吨,产值2.6亿元。葡萄栽培飞跃发展,从2008年不足5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万亩,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今年成功引进台商林荣謄成立福来生台湾红心柚农场,在火市大汉口村投资种植800亩红心柚,填补了我县柚类生产空白。水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四是茶叶产业再展生机。茶叶产业呈现复苏性增长,茶园面积及茶叶产量逐步增长,规范管理好了紫良雷池岭茶叶母本园。茶叶种植面积1万余亩,其中百叠岭高山有机茶园面积5000余亩,年茶叶产量约150吨左右,春茶85吨,产值约1450万元。以茶叶产业为主导的蓝山县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已成功挤进全省100个综合产业园建设笼子,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

  2、突出规模抓大户。依托百千万工程(即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和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扶持各类种养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发展,推动家庭农场、联户经营、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通过免费供种、提供标准化生产技术、借用耕整机、插秧机等多种方式,大力扶持种植大户、合作组织实行农业规模化生产,全县种植大户、合作组织实现井喷式发展,已成为我县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全县现有粮油种植合作社6个,省级家庭农场13户,全县30亩以上种粮大户达到了579户(其中100亩以上达35户),50亩以上水果种植大户92户,100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30户。种粮大户种植水稻面积达到了7.48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26%。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绿源、舜玉蔬菜、毛俊香芋、志昱葡萄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5个,带动农户1.28万户,入社农户普遍增收20%以上。全县涌现出了陈昌军、黄永新、黄少红等一批双季稻种植大户及彭俊诚、汤建新等水果种植大户和蒋崇建、唐召旭等为主的蔬菜种植大户。特别是全国种粮售粮大户陈昌军在塔峰镇、火市办事处、竹管寺镇租赁耕地800余亩,种植早稻500余亩,注册成立了蓝山县昌宏水稻种植家庭农场,同时还联合10余户种粮大户成立了我县最大的种粮合作社蓝山县同兴水稻种植合作社,社员户均种粮面积超过300亩,种粮总面积达到了4300余亩。为有效解决全县种粮大户晒粮难问题,他们还自筹资金50余万元,添置自动化大功率烘干设备1套,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3、突出服务抓技术。一是推广运用新技术。在全县范围内成功推广运用优质高产水稻栽培、葡萄避雨设施栽培、西瓜嫁接、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毒饵站灭鼠、福寿螺、假高粱等外来生物防控以及测土配方施肥、酸化土壤改良综合培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腐熟还田等技术。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为载体,以各类农作物良种良法为内容,为全县800户科技示范户发放相关物资,送科技到田间地头。下派县乡农技人员80余名,进驻各生产基地进行定点技术服务。紧抓新圩上清涵乡村清洁工程不放松,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活、清洁庭院等建设工作。二是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组织农技人员分别在元宵节、大洞梨花节、科技宣传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知识产权宣传周、放心农资宣传周开展了科技宣传活动,举办农业科技下乡、科普等活动13期,开展各类科技培训254期,共出动科技专家52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培训农民1630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0人。三是开展市场销售信息服务。针对今年7月葡萄销售价格低迷的情况,积极组织种植大户成立专门的销售公司,外出考察销售市场,取得明显成效,至11月底成功销售二季挂果葡萄50万斤,均价达到8公斤,比原由广西客商收购提高1公斤。组织人员对当前香芋价格低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增产,我县香芋收购价格直线下跌,11月份收购均价0.74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斤,目前80%的香芋已经由香芋收购经纪人订购,种植户利润下降,但产品未出现滞销。及时掌握市场行情,积极联系蓝山籍在外能人回家乡收购黄花梨、杨梅、柑桔等特色农产品,解决销售难题。专门印制了《蓝山县农业项目招商指南》,将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优惠政策及8个涉及种植业招商项目资料汇编入册,利用农博会、茶博会等各类展会积极开展农业项目招商活动。

  4、突出安全抓监管。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15个乡镇农产品监督管理站建设工作已全面完成。建立了新顺农牧、三峰茶业、建辉蔬菜等3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核心面积5000亩。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共清查农资市场15个,农资经销门市部及摊点118个;种子抽样20个,合格率达100%;立案查处违规肥料案2起,涉及肥料数量17余吨,货值2.29万元;立案查处违规农药案件7起,涉案品种9个,数量125公斤,货值3.8万元;对29家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开展不定期检查,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三是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方针,稳步推进三品认证规模和范围。今年已完成三品一标产地认证0.47万亩(市定任务0.3万亩),认证主体分别是建辉科技蔬菜专业合作社900亩,昌宏水稻种植合作社800亩,正鑫花生种植合作社2400亩,毛俊香芋合作社600亩,目前全县总体认证面积6万亩;三品一标认证市定任务6个,目前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6个,分别是苦瓜、茄子、黄瓜、辣椒、水稻、花生,绿色食品2个,分别为新顺农牧湘蓝新顺黑提和志昱公司志昱葡萄。四是严格例行监测。全县确定了农产品例行监测点30个。加大了节假日、重大会议时的抽检频率和批次,全年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5592批次,5576批次合格,整体合格率为99.7%。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简报41期,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今年6月,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栏目组对我县的百叠岭大叶苦茶、火市黄花菜加工制作进行了采访报道,采访期间,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检验检测站、植保植检站、农广校、蔬菜股、茶叶办等股站室人员全程配合,积极参与,栏目组制作的《从农田到餐桌——走进蓝山》节目于926日在央视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5、突出发展抓项目。主动加强与农业部、省农委、省财政厅、省农科院、省农广校及市农业局的联系和沟通,全年积极向上级申报农业项目30个,争取到农业项目20余个,到位资金2000多万元。水稻集中育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蔬菜标准园、粮油万亩高产创建和农村清洁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茶叶产业)三年计划到位资金1000万元。

  6、突出形象抓作风。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局党委认真组织,同时将活动开展与农业生产、灾后重建、农技推广服务、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决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班子成员之间的批评意见清单被省活动办认可,专题民主生活会被县委十五督导组认定为等级。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省、市、县委相关禁令和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动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纪律、公车管理制度,加大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规范各项公务活动,切实整治四风,牢固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二是抓好日常作风督查。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健全局机关及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岗位责任制,每月由局领导分组带队交叉督查人员到岗到位及下乡服务情况,促进了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的进一步好转。今年来,我局先后组织6个作风督查组,开展了24次作风督查,发出内部通报8期,通报30人次。三是奖惩并举促成效。对发现违反作风建设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问责,对于影响单位形象的情况,除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外,并报请上级处理。设立作风建设成效奖,对全年未出现被县、局作风办通报批评、处理处分的股站室和人员,给予重奖。

  二、2015年工作初步打算

  2015年,县农业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打造湘粤工贸新城、生态品质县城的目标和强化五大会战,办好十件实事的战略部署,谋划和推进农业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项目建设为主线,围绕一化两增(农业现代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依托两个载体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和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在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不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及供应,突出抓好优质粮油、时鲜水果、外销蔬菜、有机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确保市场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推进政策性水稻保险,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3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2.5万吨以上,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工作考评任务。二是做大做强特色效益农业。认真抓好水果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及布局,在巩固原有特色效益农业的基础上,力争特色农产品发展壮大,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名、特、优水果,全年育苗出圃48万株。其中葡萄苗40万株、脐橙苗2万株、其它果苗1万株。为全县水果扩园打好基础,提供足量优质种苗。推广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在全县完成水果扩园2000亩,重点发展葡萄黑提、柑桔脐橙、红心柚、砂糖桔、早熟梨518、翠冠以及桃、李、杨梅等小水果,建立好水果扩园台账。抓好大洞村夏黑葡萄避雨设施栽培试验示范工作。完成以早熟梨低改为主的果园改造2000亩。其中黄花梨低产园改造1800亩,葡萄品改200亩,主要抓好大洞村梨园品改工作。三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力争蔬菜播种面积在10.8万亩以上,总产量18.5万吨,总产值4亿元。大力发展城镇、外销、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加强标准化生产力度,推广大棚蔬菜建设四是抓好秋冬农业生产,确保面积增加,质量效益提升,增加农民收入。

  2、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打造标准化示范区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抓好监管体系建设。争取县乡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在人员、机构、制度上给予完善和保障。二是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全县建立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蔬菜1个、水果1个、茶叶1个),示范面积5000亩。三是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注重发展质量,全面强化证后监管,逐步完善退出机制,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切实维护好三品一标品牌信誉。四是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站年内争取通过省级计量认证,承担起全县动植物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土壤检测、农业环境检测等工作。力争全县1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均具备农残快速检测能力,在全县设立30个例行监测点,定性检测农产品样品4500个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五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等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坑农害农行为,杜绝假劣农资进入市场、进入农村,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为确保粮食安全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坚强保障。

  3、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普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积极组织开展2015年冬春农民大培训活动,争取冬春培训突破1万人次。继续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跟踪服务和扶持政策的衔接落实。认真抓好项目申报,努力争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达到600人以上。二是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网络。组织输送基层农技人员到省市进行素质提升培训,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综合素质。下派农技人员到生产基地进行定点技术服务。三是大力引进涉农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基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制招聘部分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夯实基层基础。

  4、抓好农业重大项目实施,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上实现新突破。一是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区建设。以百叠岭为中心进行茶叶综合产业园建设,在火市办事处雷家岭、楠市镇上下村、紫良瑶族乡桐村建立茶叶育苗基地,育苗面积50亩,育苗株树达506万株。低产茶园改良1500亩。在项目示范区建设1000亩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关键技术。二是集中抓好早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作物统防统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建设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邮箱:lsjjxxzx@126.com
主办:蓝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蓝山县数据局(蓝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联系电话:0746-2226151
备案号:湘ICP备05012207号  网站标识码:4311270010   湘公网安备 43112702000005号

  • 湖南省政府网
  • 蓝山政务
  • 承办:蓝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