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270010/2019-00107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蓝山县民政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今年,我县的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思路,全局人员团结共事、依法行政、大胆创新,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2019年工作情况汇报
1、党建工作。蓝山县民政局现有党员人数78人,其中女党员10人,大专以上学历60人。下设机关党支部、老年党支部。其中局机关党支下设三个党小组,成员53人。老年党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成员25人。主要工作及成效:一是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持续深入解决党组织弱化、支部书记软化、党员意识淡化、制度落实虚化“四类问题”,把“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二是多措并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重点强化领导责任分工。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出台科学可行的实施意见。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制定了党员学习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了党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参会意识。
2、提高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救助水平。我县共有农村人口35.2万人,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041户6352人,其中社会保障兜底对象1886户3872人,其中一类549人、二类2468人、三类855人;特困供养保障为1421户1449人,其中分散供养人员保障标准为4860元/年,集中供养人员和城市特困人员保障标准为7800元/年。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救助水平为215元,全额兜底对象按每人每月320元的保障标准发放到位,年保障标准达到3840元,超过了今年脱贫标准(3400元),其余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水平为196.4元,超过了省定考核标准(170元)26.4元。超过了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了与国家扶贫线“两线合一”的工作目标。
3、精准识别,应兜尽兜到位。我县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重新认定清理整顿工作,为实现全面监督,确保认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我县积极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全程参与,充分做了了四个100%(入户调查100%、民主评议100%、张榜公示100%、信息比对100%)。每人每月发放兜底保障金320元,实现了扶贫与兜底保障“两线合一”,有力的保障了我县脱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
在2018年城乡低保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我局充分利用清理整顿工作数据平台,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临时工作小组,针对行业扶贫保障对象实施“一对一”服务,将所有保障对象的档案按照一户一档进行梳理,实施标准化管理,完善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人员档案管理,把兜底保障对象的管理真正做到了精细化管理。我县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平台于2018年8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行,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医院减免、政府兜底的流程实行“一站式”结算,截至目前,我局共拨付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救助资金95余万元。
4、机构改革工作:积极按照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对涉及我局的优抚、救灾、医保、老年等股室的工作业务和人员进行了顺利的交接和转隶。
5、民生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是湘江源中心敬老院项目。占地面积67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27平方米,内设办公室、娱乐室、食堂、餐厅、卫生间、洗漱间。建成后可满足150个养老床位的养老院(其中护理床位100个),建设总投资约为975万元,目前已完成建设进度的75%。
二是蓝山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46669.49平方米,建成后含医疗、康复、教育和技能培训及管理用房,设计养老床位为500张,总投资为6353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申报、选址等前期工作,正在制作可研报告。
三是殡仪馆搬迁选址工作。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作作了专题汇报工作,目前,已完成多部门联合协调会议,组织自然资源局、林业、环保、规划等单位实地勘察了6个拟定新址,联合制作了殡仪馆搬迁选址勘察意见书,已上报县委县政府,等待批复。
6、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卓有成效。以“流浪孩子回校园“和“智障人员回家庭”两个重点内容开展工作,半年来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31人(次),其中外籍人员1420人、精神病人45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5万余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35.76万元。开展“2019年新春慈善送温暖爱心”活动,共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灾户、重病户、贫困学生、困境儿童及敬老院等86户、210人次,发放慈善款物约8万余元。为中国社会扶贫网蓝山县管理中心募集扶贫资金40.52万元。募集司法救助专项资金31.3万元,救助司法救助贫困对象42人次。发放市慈善总会分配的免费助听器,共救助听力障碍人员493人,受益家庭291户。
7、福彩销售:今年蓝山县共销售福利彩票2216万,电脑票2116万、双色球960万、3D390万、七乐彩14.5万、动总752万、刮刮乐101万,相比去年电脑票保持持平,获得了市局的表扬评得了先进。
8、地名区划工作:一是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在2017年基本建立地名普查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省市安排的时间节点,我们重点抓了国、省、市、县四级图、录、典、志的编撰及招投标工作。我县的图、录、典、志编撰工作于4月3日在全市率先完成招投标。通过筛查,共选录县级地名录17000条左右,分别上报国、省、市地名录、典、志40条、280条、300条左右。目前,已经完成县级地名录、图集初稿,国、省典初稿。二是革命老区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根据省老促会《关于2019年度老区扶贫发展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一是积极摸底上报2019年度老区扶贫项目;二是及时发放2019年度老区扶贫项目资金。2019年共发放五个老区扶贫项目共25万元,现已全部发放到位,并通过了省级第三方评估考核;三是《革命老区发展史》编撰工作。目前,已到位经费5万元。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殡仪馆搬迁选址工作。
目前的九峰陵园建设用地为非法用地,本身不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不宜继续运营。且公益性骨灰寄存楼建设项目被列为省、市重点民生建设工程,省民政厅已拨付建设启动资金,亟需项目落地迎接检查,因此必须进行殡仪馆搬迁新建工作。经多次组织林业、国土、住建、规划、水利、环保、发改、民政等部门和相关乡镇,先后到火市将军岭、原种场、七甲及所城镇猫仔冲等地现场调研勘察,目前未完全确定选址。
(二)殡葬领域整治工作。
民政局殡改所无行政执法权限,殡葬执法遭遇瓶颈。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殡葬领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工作要求,成立了殡葬领域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每年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我局现有的殡葬管理所,是民政局下设的自收自支股级事业机构,只负责日常的殡葬事务性工作。因无行政执法权限,在整肃城区乱葬乱埋、乱停乱摆、乱设灵堂、大操大办等违法违规方面查处执法受限。
(三))社会福利中心项目选址工作
社会福利中心设计占地70亩,建筑面积11250平方米,床位设置300张,总投资6353.2万元。该项目是集孤儿收养、困境儿童帮扶、青少年预防犯罪、老年人医养康复、流浪乞讨人员收容等社会服务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现正在申报国家“十三五”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实施计划项目,是省、市重点建设、督查的民生实施工程,我县是全市唯一没有按规定建设社会福利中心的整改县区。目前,还未完全确定选址。
三、2020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全面完成城乡低保清理整顿工作,做好,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2、按时完成全国最低生活保障系统的录入工作;
3、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按时按月发放城市、农村、五保、低保金;
4、加强队伍作风建设,规范工作责任,严格业务操作程序,认真对照考核标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创先争优意识,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5、加强敬老院秋冬季节用电用火的安全管理,防范灾害事故发生;做好迎接省市对新建田心敬老院检查准备工作。
(二)全面推进我县基层政权和社会事务建设
一是全面完成全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任务,主要是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进度,早日完成图、录、典、志的编撰和出版,做好地名管理相关工作为我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做好城市美化亮化工程。
二是全面完成我县今年的勘界联检工作任务;
三是做好县城的地名设标扫尾工作;
四是做好村务公开栏的验收扫尾工作。
(三)民生工作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抓好湘江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主体工程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按时完工达到入住标准;二是启动公益性骨灰楼建设,完成殡仪馆搬迁工作;三是
(六)其它民政工作
1、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执行力建设,继续贯彻执行党的群众教育路线,从思想上、形式上、行动上让党的民本民生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继续抓好基层干部职工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民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技能。
3、力抓好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把党的思想深入贯彻到各个社会组织、团体之中,使之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4、加大社会工作者资质考试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有志人士了解、参与到社会工作队伍中,促进我县社会事务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
5、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一是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二是提高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三是突出医养重点。以正在新建的湘江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为样本,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把医保纳入养老机构,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卫生服务工作,与卫计部门联合,创新管理体制,增加服务项目,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康复等多种服务。四是突出日间照料,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大力推动老年膳食供应、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专业化服务项目开展。依托乡镇敬老院建立覆盖所有乡镇的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社区,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工作全覆盖。
蓝山县民政局
2019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