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分享到:
索引号: 4311030021/2021-00128 分类:  
发文机关: 冷水滩区卫生健康局 发文日期: 2021-03-15
名称: 冷水滩区卫健局2021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文号 :    
冷水滩区卫健局2021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2021-03-15           来源: 冷水滩区卫生健康局 【字体:   打印

冷水滩区卫健局2021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一、冷水滩区卫健工作概况
    冷水滩区共有5所区直医疗单位、12所乡镇卫生院、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杨家桥、工业园、珊瑚、梅湾、曲河等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业务用房,条件极为简陋)、197所村卫生室。全区仅有1家三级综合医院,没有二级综合医院和区中医院,医疗卫生发展结构不平衡,尤其基层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差、服务能弱。
全区共有医务人员23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75人,占卫生人员总人数的94.8%,高级职称131人,中级职称425 人,临聘人员353人,三医院未入编院聘人员949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专家24人)。全区共有村医303人,其中60岁以下在岗234人、60岁以上仍在岗未退的69人、60岁以上享受生活困难生活补助的320人。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共7684张(其中三医院1044张、皮肤病医院186张、区妇幼保健院30张、基层医院共1084张、民营医院共1802张、市级三家医院共3538张),每千人床位数为13.88张(2010年市卫生区域规划冷水滩区目标为12张);执业(助理)医师2620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4.73人。

  二、2021年工作重点
  根据当前疫情动态和卫健工作发展安排,结合我区实情,2021年区卫健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新冠疫情防控为抓手,全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1.慎终如始抓好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持续加大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宣传,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监测、管控措施,加大对国外、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来冷人员、健康码异常、体温异常等人员的筛查管控力度,加大对大型聚集性活动审批控制,全力将疫情风险阻隔在冷水滩大门之外。
    2. 精心组织宣传抓好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工作。截至目前(3月3日),全区已经接种新冠疫苗22295名对象。按照《湖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关于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接种人数比例应达到全员人口的77.76%。我区今年应接种 41.13万人(参照公卫拨款人口基数),计划6月底前接种21.2万人(40%),12月底前接种12.5万人(23.6%)。逐步按全民免费接种政策和应接尽接要求,为所有接种对象穿上新冠病毒“防弹衣”。
    3.坚持“多病共防”抓好各类传染病防控。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根据各类传染病发病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做好登革热、结核病、流感等多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到深入宣传、有效防范、快速处置。
  4.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抓好外环境消杀净化。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握爱国卫生工作重点,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加强“四害”生物防治力度。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指导配合做好“三小”、“五小”行业和重点公共场所的“三防”、病媒生物防制、外环境消杀等工作。
5.认真完善各类传染病防控方案、预案。根据国家新的政策要求和防控要求,及时更新各类传染病防控方案、预案,做到务实管用可操作。通过有效防控,确保全区不发生大的传染病疫情,助力全区经济社会主义平稳健康发展。
    (二)以创新人才“招、引、培、用”为抓手,努力加强医卫队伍建设
    1.统筹推进调配“招人才”。根据《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精神:按照服务人口1‰左右的比例,以县(区)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允许编制在县(区)域内统筹使用,用好用足空余编制。推进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招聘条件,对急需紧缺卫生健康专业人才可以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在实施完成“三年招考计划”基础上,根据各医疗机构岗位需求,计划2021年“招、引”医卫专技人员30人,其中基层医疗机构22人。在区直医院,以高层次人才和新学科发展结构性人才为主;在基层医疗机构,以中医和临床医生为主。通过招考,引进专技人才,优化人员结构,改善人员素质,充实稳定基层队伍。
    2.培育特色项目“引人才”。达哲书记“在全省中医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将更多“治未病”项目纳入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服务范畴,让人民群众防在前、少生病。大力发展特色康复服务,推动中医技法与康养疗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立足于基层,充分调动区直医院中医特色医疗服务项目发展潜力,持续培育成效好、社会认可度高的特色技法,优化发展平台,吸引社会上有中医特长的人才,通过直接考察引进的方式充实基层医疗机构队伍。
    3.优化教育机制“培人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医疗机构本身的“造血”功能,扩大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比例,在基层医疗机构平均2名全科医生的基础上,今年再通过培训达到平均每个基层医疗机构4名全科医生目标。加强与市级医院、区外上级医院、专业院校等合作,以“送出去”进修、跟班学习等多方式培育基层卫生健康专业人才,通过签订协议、补助生活费等形式,完善人才“送得出、学得好、返得回、用得上”机制,弥补基层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短板困境。持续加强村医队伍管理,压实在岗村医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职责,多频次开展业务培训,坚持“购买服务”的原则,每年实施两次业务与工作实绩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村医主观能动性。
    4.完善激励措施“留人才”。为解决区直医疗单位编外高职称人才的问题,且年龄超过35岁以上,根据永州市人才工作“1+8”文件精神,寻求政策保障,对现有副高职称的人员,取消入编时年龄限制,同时,在晋升正高职称时,对服务年限超过15年的研究生等高文凭、高技术人员,给予相应地优惠政策,降低晋职门槛,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5.打破流动壁垒“用人才”。积极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合理流动,尽力调剂消减各单位岗位结构性人才短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适当提高边远基层医疗机构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比例,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科学完善市三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皮肤病医院医护人员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方案,在职称评定时,必须要完成相应的“支农”工作考核任务,通过严格把关,促使上级医疗机构优质资源下农村。打破基层医疗机构与区直医疗单位人员流动的身份限制,让取得中、高级职称的医学骨干有更高的上升空间和发展平台,激励专业人才始终保持昂扬的进取精神。
  (三)以推进和谋划项目建设为抓手,聚力改善基层硬件条件 
    以布局“十四五”为契机,立足长远发展包装储备一批医卫项目,一是谋划市三医院急诊综合楼(传染病科)、皮肤病医院搬迁建设、区妇幼保健院搬迁建设、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五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项目,争取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二是谋划对接3个二级综合医院建设(普利桥中心医院、黄阳司中心医院、凤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取今年打基础、明年上台阶、后年见效果;三是谋划3个卫生院整体搬迁新建项目,将杨村甸卫生院、岚角山卫生院和上岭桥卫生院选址立项,打包争取国家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立足今年,重点抓好6件实事:一是加快市三医院综合楼装修进度,争取2021年5月1日投入使用;二是加快区疾控中心新址建设工程进度,争取2021年3月底前全面竣工,2021年旧历年前投入使用;三是加快凤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楼建设遗留问题处理,尽快启动改扩建和装修项目,争取2021年7月1日前完工并投入使用;四是加快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规范化改造,在2021年3月底前全部验收使用;五是加快推进两个疫情隔离点建设,将原竹山桥镇政府办公楼改造为三医院传染病隔离点,1月25日已投入使用;将上岭卫生分院按“平战结合”原则,作为市三医院疫情应急隔离点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标前期筹备工作,待再报研确定具体实施事项后,即可招标建设,建设工期预计四个月可完成;六是加快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新三件”(彩超、DR、全自动生化仪)配置,目前全区21个基层医疗机构共配备DR机4台,彩超12台,全自动生化仪11台,努力多方筹资,争取今年农村卫生院全部配置好“新三件”。
    (四)以医德医风建设为抓手,致力提升医卫队伍形象

    医德医风建设,事关卫健行业形象,事关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2021年度是“医德医风建设年”,以“开展示范创建,提高群众、患者、医务人员满意度”为主题,以国家“九不准”、省“五不准”、市“三必须三不准”为标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以健全完善医疗、保健、护理、院感、行政管理体系为目标规范医疗服务质量;以减少病人投诉、提高患者满意度、全面完成省市考核指标为目标,加强卫生系统医德医风、行风建设。一是持续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反商业贿赂整治活动。推进各单位制定完善“三重一大”制度,从源头上防范重大项目、大额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推进耗材、药品网络直采,从渠道上阻隔商业贿赂行为;推进医院内环境治理,禁止医药代理商进医院进科室;推进专项整治与常态化管理相结合,不断强化监督和自律。二是持续开展医德医风督查检查。实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做到群众举报必查、投诉即查,将督查结果与医护人员职称评定、奖励性绩效差异化发放结合起来,与各医院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考评结合起来。三是持续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进一步完善群众现场评价投票机制,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及时回应群众热点关切,将行风评议的情况,作为年度工作考核和确定奖励性绩效差异化发放比例的重要依据。四是持续开展对各医疗机构一把的述职测评活动,继续对测评考核排名最后一名且得分低于规定分值的负责人实行免职。
    (五)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加力推进健康冷水滩建设
    按照“健康中国行动方案”,转观念、强理念,以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为抓手,努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1.建设“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县区”。该项工作于2020年6月启动,已列入湖南省第五批示范县区建设计划,建设规划为三年,去年打基础,争取2021年将我区建设成为全省健康促进示范区,2022年申请国家验收。届时,将为我区打造一张响亮的健康名片,可争取更多更普惠的健康政策和项目,不断满足社会各类群众不同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
    2.建设“全国慢性病管理示范县区”。该项工作2019年10月已向省里汇报申请,2020年省卫健委对我区前期基础性工作进行了督导,今年对标国家慢病管理的要求,再加力、再提标,争取今年向国家申报,明年建设成功。通过慢病管理示范区建设,自我加压,进一步完善慢病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两病门诊”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慢病治疗成本,提高慢病患者生命质量。
    3.建设“全国艾滋病防治管理示范县区”。2019年11月,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启动实施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周期为4年(2019-2022年)。省疾控中心向国家疾控中心推荐,经专家评审,我区被确定为全国120个示范区之一。第四轮示范区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夯实政府主体责任、发挥部门工作优势。该项建设,是中国艾滋病防治“红丝带”行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防艾示范县区,可全面完善我区的防艾工作机制,提升艾滋病综合防控水平。
    4.建设“省、市平安医院”。在持续巩固历年平安医院建设成果基础上,今年争取再创1家省级平安医院和2家市级平安医院。通过平安医院建设,不断提高医院安全意识,提升医疗质量和水平,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患矛盾,真正将“生命至上”理念践行到为民医疗服务的实践工作之中。
    (六)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抓手,着力增强全区医疗服务能力
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以健康永州建设实施方案为指引,紧扣国家和省市医改方向,努力以改革育先机、增动能、开新局。
  1.改革完善市三医院现代医院管理机制。2020年11月,区委对市三医院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这既是区委对三医院发展的关心,更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在综合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文件精神的重大改革。2011年是市三医院实行这一重大改革的第一年,对过去的管理体制,需要按照公立综合医院配套改革的要求进行调整完善。抓好这些配套改革,一是深入宣传转思想。将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文件精神、综合医院配套改革文件精神分层次组织认真学习,做到思想明确,认识统一;二是完善制度见行动。根据新的管理规定和医院发展要求,逐步调整完善各项制度,并逐步付诸实施,重在绩效考核、科室设置、岗位设置、人才培养等事项上有新气象、新成效;三是加强班子建设增合力。市三医院是我区医疗卫生行业的龙头,是全区人民健康的关键守门人,市三医院班子对全区卫生健康的发展担负着重大使命。近年,市中心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快速崛起壮大,市中医院业务量也逐年提升,祁阳、道县、宁远等兄弟县区综合医疗水平不断增强,县域三级医院增至3家,对市三医院的业务竞争挤压已越来越明显,加上医保新政策带来的改革阵痛,市三医院发展面临多方压力和挑战。市三医院班子应首先从加强自身建设抓起,强素质、增本领、谋全面、重实干,以时代的担当,全力在竞相发展的变局中破困局、开新局。
    2.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目前,我区医联体建设在全市当中还处于较落后水平。今年,我局将以“互联网+医疗”平台为载体,通过添置“新三件”,不断增强远程诊疗功能。以此为推动,努力丰富普利桥中心卫生院与三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内容,扩大成效;努力创造条件,将梧桐、凤凰、黄阳司建设为紧密型医联体;努力争取医保政策支持,实行按病种付费包干模式,探索在各乡镇卫生院建立日间手术室,尽力减少小手术病人治疗成本;努力探索将具备条件的基层医院与各类专科医院合作,抓实基础医疗、发展特色专科,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
    3.发展中医药服务项目。2021年将全面落实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全覆盖,多渠道引进,多形式多层次培训,结合“传、帮、带”等模式大力招引和培养中医专业技术人才,以三医院“治未病”中心为平台,以基层中医药发展示范医院创建为推动,各基层医院中医馆为支点,挖掘老村医中医偏方验方的应用,逐步构建区、镇(街道)、村三级中医药发展网络,拓展针灸、理疗、推拿、药贴等特色服务项目,争取医保政策支持,拓宽基层中医用药目录,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均次费用,改善基层医疗服务的收入结构。
    4.探索推动基层医疗绩效考核改革。为全面提升乡镇特别是边远乡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根据发展程度分为城区、郊区、边远等不同层级,探索采取由低到高的差异性绩效分配方式,提高边远乡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待遇,确保能招得到人、留得住人、用得上人,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