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30021/2024-00705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冷水滩区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一代又一代永州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用心血和汗水将永州这片古老的土地,浇灌成一座产业富集、人文荟萃、和美幸福的“潇湘明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永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七十五载砥砺奋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实现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2.1亿元。跟随着新中国豪迈向前的发展脚步,永州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启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后,永州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于1994年、2012年迈过百亿、千亿大关,2019年突破2000亿大关,2023年达2495.83亿元。自1995年批准设立永州市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
(二)财政金融实力显著增强。1952-1978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22亿元增加至0.83亿元,财政基础较为薄弱。改革开放后,在积极财政政策影响下,全市财力迅速攀升,1995年撤区设市时地方财政收入5.72亿元,2003年、2016年分别突破10亿元、100亿元大关,2023年达163.3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从1978年末的1.70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3455.37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从1978年末的3.80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2597.24亿元。财政实力的显著增长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为永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改革事业及民生保障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财力支撑。
(三)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近年来,永州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向南向海向外,充分发挥基础、区位、交通优势,积极融入外部经济,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52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62.38亿美元,增长119倍。着力构建以永州陆港为龙头的对外开放平台,加速融入大湾区,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将产业发展“大湾区经验”转化为“永州实践”。近5年引进投资2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558个,其中53.4%来自大湾区,实现“研发在大湾,生产在永州”等协同创新。“走,去永州”成为粤港澳游客最流行的打卡方式。永州蔬菜抢鲜供应粤港澳,年出口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二、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中国成立75年来,永州三次产业结构从“一三二”调整为“一二三”,再到“三二一”,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巨大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永州商业凋零,工业基础更是“一穷二白”,是个典型的农业地区。195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7.1:8.0:14.9。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降低。1996年建市时,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5.8:20.6:33.6。到2023年调整为17.7:32.4:49.9,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59.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24.4和35个百分点。工业驱动结构愈加巩固,服务业地位日渐提升。
(二)农业生产质效提升。新中国成立75年来,永州农业不断向好发展,逐步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2.1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71.52亿元。194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仅58.37万吨,2023年达306.02万吨,是1949年的5.2倍。油料总产量由1949年的0.72万吨增长到2023年的22.62万吨。特别近年来,永州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发展“两茶一柑一菜一药”等特色农业产业,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分工体系,重点推动农产品走出去,资本引进来,游客迎进来,农业经济发展步入新的快车道。
(三)工业经济稳步攀升。新中国成立之初,永州仅有湖南机械厂等几家工业企业,且规模小技术落后,增加值不足0.1亿元。上世纪50-70年代,经过艰苦奋斗,初步形成了轻纺、粮油加工、卷烟等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涌现出凯盛鞋业、科力尔等一大批明星企业,截至20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08家,形成了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能源及材料、特色轻工、农林产品加工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9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650.56亿元,年均增长12.1%,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20%一度提升至2012年的30.5%,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26.1%。园区平台实现新突破。百亿园区增至10个,省级高新区增至4个,永州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平台。
(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194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0.2亿元,到1978年也只有1.89亿元,服务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是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44.7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62.54倍,年均增长12.0%。第三产业中,各类服务业均实现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成分的发展格局。特别是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电子商务的逐步兴起,货物周转量从1980年的1.24亿吨公里提升至2023年的84.53亿吨公里,互联网用户从2000年末的2.68万户增至2023年末的164.5万户。
三、七十五载沧海桑田,城镇建设全面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乡结构持续转变。1949-1978年,永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一直徘徊在5%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永州中心城区和县域经济齐头并进,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开启区域发展新篇章。永州城镇人口从1978年末的27.92万人增加到2023年末的252.34万人,城镇化水平由4.8%提高到49.7%。2021年,祁阳顺利完成撤县设市,成为永州首个县级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品味持续提升,建成宋家洲公园、白石山公园、永州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永州植物园、湘江东路、湘江西路风光带等一大批城市新亮点,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质量魅力城市”等多块城市“金字招牌”。
(二)交通体系日臻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永州仅有湘桂铁路10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71公里,汽车7辆,运输能力极为低下。新中国成立后,永州人民兴建国道、省道,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加快乡村公路建设,着力实施“交通十大工程”。2013年,湘桂高速铁路全面开通,永州跨入高铁时代。2021年1月,零陵机场改造全面完成,成功复航,架通永州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以及中西部重要城市90分钟的“空中桥梁”,为永州连通一线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到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92公里,初步形成了“对内大循环、对外大通畅”的大交通格局。
(三)乡村振兴全面展开。新中国成立以来,永州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下辛劳奋斗、战天斗地,极大改善了农村面貌。扛牢精准扶贫政治责任,举全市之力,尽锐出战,全市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77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8.47万户67.3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与此同时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行动,目前,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85%,实现所有乡镇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电网、电话、有线“村村通”,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班车,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
(四)生态环境提档升级。永州位于湖南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历来生态环境优越,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坚守生态底线,倾力打造“湘江源头”“千年鸟道”生态名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23年末,森林蓄积量为7624.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5.04%。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永州在湖南省市级城区率先实现纯电动公交全覆盖,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打造全省“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能源产业基地,“十四五”获批风电光伏项目124个,新能源项目在“十四五”入规、项目入库、用地入窗、建设投产入统等四个方面均在全省前列。
四、七十五载踔厉奋发,全市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科教文卫成绩斐然
(一)教育水平走在前列。新中国成立初期,永州高等教育还未起步,大中专院校没有一所;普通中学20所,在校学生仅6651人;小学1953所,在校学生8.79万人。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投入,永州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长期保持在100%。截至2023年末,普通高校已达4所,在校学生4.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8.2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3.33万人;初中学校在校学生26.44万人;普通小校在校学生44.6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8万人。教育质量长期走在全省前列,涌现出一大批全省高考状元。
(二)科技创新加速发展。全市坚持发展科技事业。2023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580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16.01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6.7%,比2011年提高3.9个百分点。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2023年,全市签订技术合同209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6.6亿元。全市共授权专利221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1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3件/万人。2022年,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为1.6%,比2014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三)文化卫生持续加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永州公共文化服务十分薄弱,卫生医疗水平较低,农村地区缺医少药。改革开放后,文化、医疗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和纪念馆5个;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个;艺术表演团体6个;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全市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28%和99.67%,有线电视总户数达22.89万户。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286个,其中医院148个,是1949年末的37倍;床位总数达3.00万张,是1964年末的1000倍;卫生机构人员达到3.98万人,是1964末年的7.4倍。人均期望寿命1949年为35岁,2023年提高到77.74岁。
五、七十五载辛劳汗水,全市民生福祉大幅改善,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居民收入显著增长。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努力在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613元,2008年突破万元大关,2023增至388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2年的50元增加至1995年的1272元,2016年超过万元,2023年达2042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由1992年的2.45缩小到2023年的1.90。
(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永州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极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手头日渐宽裕,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2023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7750元和18955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为4359元和2775元,占比分别达到15.7%和14.6%,居民消费持续升级。截至2023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66.6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63.40万辆,分别比2000年增长24.4倍和40.9倍。
(三)社会保障力度加大。新中国成立初期,永州社会保障尚属空白,随着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提高。截至2023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8.8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达334.56万人,分别是2005年的19.9倍、19.5倍;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5.0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3.37万人,切实兜好了民生底线。
75年风雨兼程,75年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永州人民书写了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永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求真务实、善作善为,加快绘就“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永州画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作出永州更大贡献!
[审核:综合研究室]
[责编:左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