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18-00011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冷水滩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简介
我区共有河流28条,总长423.92公里;水库120座,全区水资源总量8.8亿立方米。我区自2017年5月份以来全面推行河长制,区委、区政府将全面推行河长制列入全区八大会战的重要内容,按照“守水有责,水安民安”的总体设想,坚持“一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体制+创新,构建责任体系。
1、创新管护体制。全面构建区、乡、村三级河长责任体系,成立区河长制工作委员会,由区委书记担任第一河长,区长任河长,相关区级领导任副河长,乡镇(街道)参照设置了乡级责任体系。全区共有28名区级领导、20名乡科职正职干部分别担任区级河流河长、副河长,共设立50位乡级河长、166位村级河长;共有16名区级库长、120名乡级库长、120名村级库长,并率先设立河流警长。建立“1+2+3”管护模式,即1个管护主体:冷水滩区河长制工作委员会;2个职能单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河库管护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两个职能单元;3级管护网络:形成乡级河长、村级河长、保洁巡查员三级管护网络。
2、创新执法机制。成立河库管护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从水利、环保、公安、畜牧等6个主要单位抽调专职执法人员组建河库管护综合执法队伍,采取集中办公,统一执法,分部门办案的方式开展涉河、库违法行为相关的行政执法行动。区河长办电话公示后,我区共收到和受理反映污水入河现象、水库投肥养鱼现象、河道网箱养鱼、电鱼毒鱼、侵占河道塘库等等现象的举报电话20余起。今年共处理产生尾堆问题9起,限期清理5起,取缔宋家洲网箱养殖189户,265403平方米,拆除养鱼房3个124平米;查处涉河库涉水案件11起;组织开展5次涉河违建强拆,取缔非法上砂点2处,拆除废品收购站5处,关闭污水排放口6处,维护了河流生态。
3、创新监管方式。全区所有河(库)长及相关人员均实名加入“冷水滩河长制工作微信群”,巡查图片、晒河图片及时上传,目前为止共上传巡查、晒河图片(信息)5000余张(条)。全面建立了巡河监管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和交叉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拍照上传,督促下游“河长”、巡查员及早做好防范。全区29名区级河长目前为止亲自到责任河流实地进行调研掌握情况的已达23人次,开展巡河100余人次,切实提高了监管实效。定期开展水样检测,区环保局水质检测站已对全区50条大小河流和120座水库的水样进行了一次检测,每年检测两次,明确水质责任,建立切实可行的水体污染溯源追责方法,确保对水质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处置到位,确保饮用水安全。
二、生态+治理,构建治水体系。
1、立足“抓早”,打好基础。一是早摸底。年初组织开展了污染源全面调查,对所有河流、水库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建立了河库问题清单,建立了河库档案和台账。二是早定标。我区高标准编制了水汲江、黄阳司河、燕子岩河和石溪江等中小河流重点项目综合治理方案,总投资约6500万元,今年开工建设的有黄阳司河、燕子岩河及石溪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对全区所有水库都实施了除险加固工程。三是早行动。按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及时出台了区、乡两级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全区28条河流、120座水库全部纳入河长制的实施范围,有效建立了区、乡、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2、立足“抓实”,找准主攻。 一是筑牢基础。制定了区、乡两级河长制工作制度、考核办法、2017年工作要点,按省市要求初步完成了全区河长公示牌设置,设置河长制工作告示牌、墙体标语及充分利用微信、电视、报刊等媒介等方式开展宣传动员,提高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截止10月份,全区共河流河长公示牌设立已完成92%,水库库长公示牌设立已完成88%。全区18个涉河、库乡镇,共设立河长制工作宣传专栏12块,竖立各种河库环境保护、保洁及安全告示牌300余块,印刷墙体宣传标语120余条,印发各种形式的入户宣传资料10万余份。二是全面整治。加强流域两岸整治。全面推行农村“八个全覆盖”工程,全域推进乡镇生态环境治理,全区165个村(居)组织开展了农村垃圾污染治理行动,其中 9个乡镇街道分别设计了9个垂直压缩式乡镇垃圾中转站。完成27个污水治理重点村治理任务, 63个村正在抓紧实施。完成农村改厕2782座,修建大型标准化生态公共厕所10座。关转湘江沿岸畜禽养殖场62家;加强水体水面整治。全区启动5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完成整治2处,珍珠路福善街高塘村排水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白竹亭水库和冷水滩区零陵北路福泉公寓西侧铁路旁边正在进行整治;完成9处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截污,另外1处正在改造;完成1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试运行,另外1处正加快建设;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强力推进;小二型以上水库投肥养鱼得到有效遏制。我区2014年以来即开展了水库污染治理工作,出台了《冷水滩区水库污染集中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对全区水库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工作台账,明确了治理责任主体,进行了宣传发动、调查摸底、水库承包养鱼合同的清理、工程治理等相关工作;统一制定了合同范本,增加了无公害养殖、禁止投肥养殖等相关条款,指导各乡镇、街道对水库租赁合同进行清理,重新签订新合同;在水库大坝显眼位置设立了“禁止水库投肥养鱼、保护水资源”的告示警示牌。全区120座水库,通过3年整治,完成水库租赁合同清理的有82座,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轻度污染的有28座,由轻度污染转水质一般的有32座,由水质一般转较好的有48座,由水质较好转水质好的有2座;进行了灾后河库保洁行动。7月份特大洪灾后,我区以“水面无飘浮物,水中无障碍,水岸无垃圾”做为要求和目标,组织全区所有乡级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对各自辖区内的河流水库进行全面大清除和管护,各乡镇财政先行投入,区河长办督查考评验收并予以拨付管护经费。目前,全区河、库保洁管护已基本成常态化,各乡级河长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工作。有的组织沿河、涉库各村组社区干部群众自制竹筏船等保洁工具投劳参与,有的组织机械清理,有的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等,开展了如对河库水面飘浮垃圾进行打捞,对河库岸上白色垃圾进行清理清运,对杂草枯枝进行清除,对水面水葫芦进行各种形式的清理,对河道淤堵进行机械清淤疏通,对河道排洪渠、水库溢洪道等淤堵进行处理,对部分河流周围的废品点、砂石码头、厕所、污水直排点、拦鸟网、养鱼网箱、水上餐饮等相关影响河库环境的情况进行了整改,对部分河流的水毁河堤进行了修补等等工作。全区各级河长办为落实河长制工作,粗略统计共投劳3600余人次、动用机械120台次,清除河中洲岛及周围和库区垃圾约100余吨,保洁面积约40平方公里;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三条红线”制度管控力度。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按标准控制排污总量。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我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到Ⅰ类、Ⅱ类水,湘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源地饮用水质达标率100%。全区共划定69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3处,解决29000人的饮水问题。新建保方水库和协塘坪水库,协塘坪水库8月底完成可研报告并进入设计阶段,保方水库9月底完成可研,10月进入初步设计;实施水生态修复。全区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约4平方公里。开展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建设。目前冷水滩潇湘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完成规划设计申报,正在抓紧实施中,规划面积为3224.48hm2,湿地总面积为3023.14hm2,湿地率为93.76%。其它河流正在进行增加植被覆盖、种植水生植物、增加生物多样等方面的规划。
3、以点带面。我区将楚江和岭口水库作为推行河长制的示范河库流,通过对示范河库的治理,带动对全区所有水域的整治。各乡镇街道也向区河长办上报了各自的示范河库名单,实行部门指导、乡镇为主的责任督查机制,整合资源,将示范河库建设成水系完整、水量保障、河流畅通、水质良好、生物多样、岸线优美的水域。目前三个区级示范河库已完成责任体系建立、保洁体制建立、巡查机制建立和水体治理初步设计等工作。
三、制度+考核,构建考评体系。
一是严制度。建立了河长会议、信息共享、督促检查、日常巡查等四项工作制度,定期开展河道巡查、交叉巡检和联席会议。二是严公开。对区、乡、村三级河长在市区主要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各界监督。设置河长(库长)公示牌,明确河库基本情况、三级河长、职责、目标、微信二维码和监督电话等,变政府管河长为群众盯河长。三是严考核。一方面我区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全区环境治理考评内容,对各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进行严格考评,实行“一月一考评、一月一通报+年终综合考评”。另一方面,区河长办制定了考评办法,对各乡级河长办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督查考评,督查结果以两办名义通报并做为全年考评依据和全年河库保洁管护经费拨付依据。年终评选“两美五佳”进行表彰,推动河库管护工作常态化。区河长办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次督查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