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30021/2025-01197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冷水滩区人社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近年来,永州市冷水滩区关注妇女就业,助力巾帼创业,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劳务品牌创建和培育,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让“她”力量绽放乡村就业创业大舞台。
走进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街镇众发藤椅家具厂就业帮扶车间,工人们忙着切割、焊接藤椅配件,车间负责人魏永娟将编织带和配件装车,准备去镇里的各个地方派发“编织订单”。魏永娟说道:“我们这条街就有一百多人在做这个藤椅加工,其他村也有很多人,只要听说谁想做,我们都是直接上门培训、送配件、收成品,他们在家编织就可以了。交货就马上结工资。工资都是按件计算,多劳多得,做得多的村民一个月也能有两三千块。”
据了解,车间负责人魏永娟是一名80后返乡女性,原本在外省打工谋生的她,因学习到藤椅编织技术,于2017年带着满腔的创业热情和扎实的编织技术从外省回到家乡创业,得益于编织做工时间和地点上的灵活便捷,镇上很多在家留守的老年人、残疾人、带小孩的“宝妈”们都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做工,“足不出户”也可实现增收,真正实现了乡村特色与就近就业完美结合。
同村的村民杨满娇,是一名居家带孙子的老年人,以前闲来无事就只能跟村里其他村民一起聊天摆家常,家庭开支也主要靠在外务工的儿子儿媳供给。自从魏永娟的就业帮扶车间开办之后,了解到老板亲自教学,还可以将藤椅原材料送家中做,待加工完成后老板再上门取货结清工资,既不耽误照顾孙子,又可以挣点零花钱。“这些藤椅材料都是厂里运送到我家里来的,我编好了再打电话叫他们过来运送回去。平时没事了就编一下椅子,一个月2000多也有,1000多也有,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也给家里年轻人减轻点负担!”杨阿姨高兴地说道。
经过多年的深耕发展,目前该车间带动周边200余名居民就业,其中居家带小孩的中老年妇女占比80%以上,利用这一传承一百余年的传统手工艺藤椅编织特点,进一步拓宽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面,满足了当地劳动者不同的就业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大力鼓励支持乡村女性返乡创业就业,进一步激活我镇的富余闲散劳动力资源,打造特色就业劳务品牌。”花桥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婷说道。
近年来,冷水滩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关注女性创业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群体覆盖面,吸纳中老年人、残疾人、脱贫人口等各类群体就近就业。今年以来,全区累计认定就业帮扶车间35家,其中6家为女性创业人,涉及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制品、制鞋、木材等多个行业,共吸纳2000余人就近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910余名。
冷水滩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潘志荣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紧贴政策、积极探索,推出更多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举措,加强相关部门间的配合协调,让“她”力量绽放就业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