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4311030021/2025-01154 分类:  
发文机关: 冷水滩区人社局 发文日期: 2025-01-27
名称: 谈党建对劳动争议仲裁的引领作用
文号 :    
谈党建对劳动争议仲裁的引领作用
2025-01-27           来源: 新湖南 【字体:   打印

过去五年间冷水滩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受理量增长了230%,涵盖了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合同解除等多个领域的纠纷。这些争议不仅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切身权益,还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造成干扰。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化解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关键节点,冷水滩区劳动争议仲裁院结合县区实际,探索党建与仲裁业务深度融合的精细化模式,来提升劳动争议仲裁对基层劳动关系稳定的支撑力,为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党建引领筑牢了劳动争议仲裁的根基

在冷水滩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党组织始终处于核心领导地位,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仲裁工作锚定方向。在仲裁决策环节,党组织深度参与重大事项审议,对于仲裁疑难案件处理方针等关键决策,党小组提前调研、集体研讨,综合考量政策法规、区域发展需求与当事人权益保障,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科学决策。如在面对新业态劳动争议激增态势时,党小组组织专家、企业代表、劳动者代表等多方座谈,精准把脉问题根源,果断决策引入行业惯例、政策导向作为裁决参考,确保仲裁规则贴合新业态发展实际,为后续案件处理筑牢根基。

制度建设层面,党小组主导构建“党建+仲裁”协同规范体系。一方面,将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细化融入仲裁办案纪律,出台《党员仲裁员廉洁办案准则》,明确禁止党员仲裁员私下接触当事人、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以铁纪护航仲裁公正;另一方面,推动党建工作与仲裁流程同频共振,制定《党小组参与仲裁案件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党小组定期审查案件办理进度、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关键环节,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保障仲裁依法依规推进,近三年党小组累计审查案件80件,纠正程序瑕疵20处,有效提升仲裁规范化水平。

二、党建引领塑造了公平正义的仲裁文化

党建文化为冷水滩区劳动争议仲裁注入了公平正义的灵魂,筑牢了仲裁员的职业道德防线。党组织通过定期开展廉政教育、职业道德培训等活动,以党纪国法为准绳,以先进模范为标杆,强化仲裁员廉洁自律意识。如组织仲裁员学习党纪党规中关于廉洁从政、公正司法的要求,剖析违纪违法仲裁案例,汲取教训,促使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劳动争议案件时,始终坚守底线,不为利益所动,杜绝“人情仲裁”“金钱仲裁”,确保裁决结果经得起法律与良心的双重检验。

在法治信仰塑造上,党建引领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组织借助“三会一课”、法治专题讲座等契机,将法治理念融入仲裁实践。从立案环节严格依据法定程序审查案件受理条件,到审理过程精准适用法律法规,再到裁决阶段严谨论证法律依据,全过程遵循法治轨道。如在处理一起复杂的工伤赔偿争议时,仲裁员依据赔偿计算法规,结合案件事实,抽丝剥茧般厘清赔偿数额,以专业、公正的裁决彰显法治权威,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化当事人对仲裁法治性的信任,使法治信仰在仲裁活动中落地生根,营造公平正义的仲裁生态。

三、党建引领提升了劳动争议仲裁的效能

冷水滩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斐然,为仲裁质量提升注入强大动力。一方面,设立“党员先锋岗”,将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仲裁员推至一线,亮明身份,接受监督。这些先锋岗成员在日常接待咨询、立案受理环节,以热情专业态度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年均接待超5000人次,咨询满意度达90%;办案过程中,勇挑重担,主动承办疑难复杂案件,如涉及群体性纠纷、新经济业态争议案件,近三年党员先锋岗办理复杂案件20件,结案率99%,以精湛业务诠释党员担当。

另一方面,注重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内部业务研讨,围绕典型案例、法律法规修订、裁审衔接难点等深入交流,年均开展研讨活动2场次;选派党员骨干赴外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先进地区仲裁经验、新兴产业用工政策解读等课程,近三年累计外出培训12人次;鼓励党员参与学术研究、论文撰写,分析区域劳动争议趋势、探索创新仲裁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融合,淬炼出一支精通业务、能打硬仗的党员骨干队伍,为仲裁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四、党建引领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氛围

党建文化如春风化雨,润泽着冷水滩区劳动争议仲裁的每一个角落,为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氛围发挥着独特功效。在普法宣传前沿,党组织派遣“青年仲裁员志愿者”,深入企业、社区、工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党员先锋们化身“法律讲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劳动合同签订要点、工伤赔偿流程、加班工资计算等劳动者关心的问题,年均开展宣讲活动2场次,覆盖人群超100人,让劳动法规深入人心,提升劳动者维权意识与企业守法自觉,从源头上减少争议发生。

矛盾疏导环节,党员仲裁员凭借耐心、同理心,为当事人打开“心结”。面对情绪激动的劳动者,党员仲裁员一杯热茶、一声问候,耐心倾听委屈,舒缓焦虑;在调解陷入僵局时,以法为据、以情动人,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促使矛盾化解。如在某起因岗位调整引发的劳动争议中,党员仲裁员多次与双方沟通,了解到劳动者对职业发展的担忧与企业人力调配的难处,从中斡旋,为劳动者争取到合理培训机会,也让企业认识到沟通不足,最终双方和解,以人文关怀为劳动关系注入和谐“润滑剂”,助力构建和谐稳定用工环境。

冷水滩区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实践与成效,充分彰显了党建工作的核心驱动力量。 党建引领不仅是应对仲裁困境的有效路径,更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社会稳定的关键支撑,为劳动争议仲裁事业注入源源不断活力,开启全新发展篇章。

(何志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