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19-00118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冷水滩区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为加快推进全区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在区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区教育局按照“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公平共享;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统筹推进冷水滩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体提升全区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促进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准备充分。
今年4月,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进行了初评,指出我区义务教育存在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办学条件不足、设施设备短缺、教师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学校存在安全隐患、教育财政投入达不到增长要求等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在区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加强督查整改,严格控制起始年级班额,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交流补充,贯彻落实教育财政投入政策,迎国检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今年秋季起始年级平均班额控制在小学50人、初中55人以内。投入2188万元对我区45所学校的项目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改,同时投入1186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省督导“回头看”项目的整改。计算机功能教室建设的724万元资金已经落实;已经完成430万元的图书采购。区教育局专门下发《2017年度冷水滩区中小学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到学校,对学校危险化学品实行严格管控。完成612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生均仪器设备值已达标。2017年秋季补充教师276人,城乡教师交流200余人次,中、小学校教职工师生比分别达到1:13.5和1:19的标准。2017年的教育投入区财政已于7月26日拨付1315.9万元。
(二)学位建设推进有力。
为推进学位建设项目落实,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拟定了《中心城区冷水滩片区学位建设三年(2017-2019)攻坚行动方案》,计划三年内总投资21.6亿,新建4.8万个学位。2017年已完成投资1.83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7所(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所,改扩建2所),新增学位10890个(义务教育阶段5400个)。
(三)人才建设措施有效。
一是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补充机制。按照《冷水滩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和《永州市冷水滩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实施细则》,2017年,全区城乡校长交流6人次,教师参与轮岗交流200余人次。2017年面向社会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183名,充实了全区师资队伍。成立了幼儿教师管理站,2017年招聘了20名优秀人才,补充了公办幼师队伍。二是统筹城乡教职工编制向农村学校倾斜。统筹城乡编制标准,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初中的师生比控制在1:13.5以内、小学控制1:19以内。另外,对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的初中部小科目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岗培训,2017年1-10月共完成中小学教师区级培训1519人次,市级培训107人次,国家级培训272人次。三是职称评定计分向农村学校倾斜。为切实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从2017年起城区学校教师申报中高级职称严格按《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实农村工作任教经历。2017年完成了中小学高级80人次,中级107人次,初级102人次职称申报及初评工作。四是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全面落实乡镇工作人员津贴补助政策,设立了每月最高500元、人平不低于300元的乡村教师人才津贴和每月500元的乡村学校班主任津贴,对包括支教老师在内的农村村小教学点教师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1000元。五是加强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和选拔。制定出台了《永州市冷水滩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和名校长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和《冷水滩区三名工程奖励办法》,开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的培养、评选及培训。六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和表彰制度。每年列支15万元用于乡村教师表彰奖励,切实增强乡村教师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紧迫感,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四)特殊群体教育有保障。
一是制定了贫困学生控辍保学计划。完善了学生资助政策,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的社会救助和教育资助力度,严格按要求落实享受困难补助的学生及标准。制作发放了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手册12万份、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10000册、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5000份、惠民政策及减负明白卡13万张。二是制定了随迁子女就学保障计划。依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严格执行“三同政策”,全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三是制定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计划。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有效落实“代理家长”制度,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四是做好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鉴于全区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情况,冷水滩区教育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发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意见》(冷教通[2010]42号),加强全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对于无法随班就读的三类残疾儿童,以“送教下乡”的形式完善特殊教育体系。2017年冷水滩区6-14周岁三类残疾儿童为167人,其中智残123人、听残25人、视残19人,已入学“三残儿童”为155人,入学率为92.8%。
(五)教学质量继续领航。
2017年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成绩斐然。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1543人(含四中),万人上线率27.41%,居全市第一,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我区科平均分75.77,优秀率51.92%,两项指标名列全市第一,及格率69.43%,名列全市前茅,中考最高分735.26分为我区京剑学校的学生,省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比其它县区高出30多分。
(六)精准扶贫卓有成效。
一是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投入1789万元,对伊塘镇学校、骄阳小学等7所学校进行了全面改薄;投入832.4万元对蔡市镇老埠头小学等20所村小(教学点)进行了合格学校建设;投入200万元完成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热水设备建设;投入1800万元,建成楚江圩小学等9所农村学校公租房230套。二是结对帮扶贫困村民。全区教育系统有2214户被帮扶对象,以区直单位、乡镇、学校为单位,组织区直单位、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学校教师一对一地进行精准帮扶。三是关爱孤儿,精心管理暖阳学校。永州市委统战部及冷水滩区委政府统一组织筹划,在上岭桥镇中心小学筹建了暖阳学校,今年九月份已如期开学。暖阳学校项目自启动以来,我局从学校选址、项目建设、适学孤儿摸底入学等各方面,克服重重困难,积极运作,精心管理。截至目前,有37名孤儿在暖阳学校就读,衣食住行全部免费,使暖阳的孩子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在社会上的反响很好。
(七)教育安全管理有序。
一是加强安保机构建设,配齐配全人员设施。学校设安保机构,全区共配备学校内部保卫146人,学校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配备了一定的安保器材。二是强化安全环境整治,坚持常规护学制度。每年开展两次以上的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有效净化了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全区各学校实行错时放学及路队放学制度,保障每天安全有序放学。三是提高校车安全投入,加大乘车减免力度。冷水滩区共有校车211台,2014年投入777.8万元用于校车运行道路改造、安装标识标牌、购车补贴、乘车补贴,2017年减免50名农村贫困生的乘车费共计19570元。
(八)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迅速。
根据《关于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和认定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2〕584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永教通〔2012〕8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印发了《冷水滩区2014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方案》。截至2017年9月,共认定了132所办园规范、条件达标、水平较高、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我区普惠性幼儿园共获得政策扶持资金778万元,获得学前教育资助奖补资金552.4万元。积极拓展民办学校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了区政府、教育局、街道、社区(村)联合的网络管理格局,实现了管理无缝隙、全覆盖,确保了监管面达到100%。积极推进骨干民办学校建设工作,2017年度获得授牌的市级骨干民办幼儿园7所,获得省级骨干民办幼儿园现场验收1所。
(九)高中教育普及程度高。
冷水滩区现有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2所,高中阶段在校生10538人(其中普高在校生5903人、职高在校生4635人)。2017年我区初三应届毕业生7281人,高中阶段学校招收6924人(普高3506人,职高341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1%。
(十)普职教育协调发展。
为保障和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协调发展,区教育局按照2012年《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清理各类歧视性政策,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根据区政府制定出台的《冷水滩区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截至目前已投入了3635万元,分步骤对辖区内综合职业中专进行建设,其它建设已全部完工,政府统筹职业培训资源达到了65%。全区中职招生形势喜人,本区职高招生1998人,其中市综合职业中专招生1450人,育才学校招生550人;升入入外地职高1420人,普职分流基本达到5:5。职业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中职技能比赛省市级获奖42人次,对口升学二本及以上76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进一步提高,2017年中职毕业1530人全部安排就业,其中本地就业1130人。成人教育培训成绩显著,2017年全区“四项培训”及其它培训5320余人次,为全区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信息化建设有计划。
区委政府重视信息化建设,2017年4月4日,区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冷水滩区教育局三通两平台项目建设,计划由区财政全额安排3901万元,统一规划建设。目前,计算机功能教室已顺利完成招标,全区共新建计算机功能教室42间,新增电脑1750台,经费724万。
二、2018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推进城区学位建设。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冷水滩区承建的4个续建项目如期完成:竹塘小学力争2018年8月10日前完成所有项目施工任务,2018年9月1日如期开学招生;竹塘小学在2018年1月30日前完成综合运动场、园林景观、校门围墙、道路、下水道、水电等所有附属工程建设,2018年春河东片班额大的学生分流到竹塘小学就读;滨江小学改扩建项目力争2018年9月前建好新校门;梅湾小学改扩建项目完成教学楼、科教楼主体工程施工任务,2018年8月交付使用。另外,计划投入2123万元完成7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5所村小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按照教育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及《永州市中心城区冷水滩片区学位建设三年(2017-2019)攻坚行动方案》文件精神,我区计划由政府筹资5.85亿元,新建第二十四中、龙塘高中等2所高中,预计将于2018年12月完工,建成后将新增9000个高中学位,新增校园面积378亩、校舍建筑117900平方米、普通教室180个、功能室60个。同时对现有三所公办高中阶段学校进行改扩建,永州育才科技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迁建,计划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再增加学位6000余个,到2020年完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三是继续发展职业教育。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服务全区经济的能力,将通过招聘和培养确保“双师型”教师达到90%;计划再征地200亩扩建综合职业中专,做大做强综合职业中专,使其达到6000人的办学规模;通过校办工厂和本地融合企业,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进一步贴近生产;加大成人培训,进一步提升贫困人群致富能力。利用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优势,进一步加大对贫困人群的培训力度和效果,积极开展“两后生”及下岗困难职工的技能培训。
四是继续抓好民办教育。加大对民办教育的宣传工作,继续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形成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与舆论环境;抓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确保党对民办学校领导全覆盖;大力开展培训活动,帮助民办学校调整办学思路,找准办学方向,确定办学定位;在全区民办学校中继续开展“骨干民办学校”创建活动,在民办教育各层次、各领域形成一批条件好、质量优、声誉高的民办学校,引领全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强化民办学校日常管理和指导,提高民办学校管理水平,开展教师队伍建设、财务管理等专项检查,继续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引导和支持民办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健全民办学校退出机制,指导和帮助民办学校平稳过渡。
五是加强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为全区学校统一安装一键式报警器,完善升级校园监控系统与公安并网,完善校园安全各项管理措施,做好“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先进县区”的复审工作。组织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增强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责任感。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依法打击各类涉校事件及行为。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及安全督查力度,树立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六是继续做好资助工作。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普高助学金及免学杂费、中职助学金及免学费、学前教育阶段资助等相关资助政策。接受、处理、落实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各项捐赠,构建全社会参与的资助体系。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资助信息上报力度,为构建“平等、均衡、和谐、优质”的教育环境而不懈努力。
七是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文体活动。计划在2018年举办第四届全区校园足球赛及第三届足球啦啦操比赛;筹备校园足球俱乐部;举行全区第二届初三年级学科竞赛;举行第十三届中学生艺术节;举行第十八届科技创新大赛;举办全区中小学校体育教师、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
八是继续推进关心下一代事业。根据各校领导班子的变动,完善、巩固各学校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认真全面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配合好上级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各种活动;做好“十三五”家长学校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切实搞好全区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创建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