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魅力潇湘 > 走进潇湘 > 潇湘人物
分享到:
柳宗元与薛存义
  • 2022-07-12 16:39
  • 来源:永州市政府网
  • 发布机构:冷水滩区
  • 【字体:
  • ◇郭星


    薛存义,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与柳宗元是老乡。唐元和年间,薛存义任湘源(今广西兴安县)县令。湘源是永州管辖的四县之一。因零陵县“政庞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蒞兹邑”,永州刺史韦彪就推荐薛义来零陵任职,经批准,元和七年(812)春,薛存义任零陵县代理县令。因永州府城与零陵县城同处一城,府衙在北,县衙在南,柳任永州员外司马的闲职,住城南龙兴寺,有机会与薛交往,并且关系密切。

    到零陵不久,薛存义经过明察暗访,很快掌握了某些官吏和一些乡的里正借收租收税欺压百姓的证据,于是革职查办了一些人。对于街上那些欺行霸市的,也重拳打击。因此,在短短的时间内,零陵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逃亡的人返回家园了,悲愁伤痛的人恢复了欢声笑语,逃避租税躲避徭役的,一个月就辨明理清了;那些长期危害百姓的蛀虫、隐藏的坏人,被揭发自首服罪。百姓缴纳完赋税,一起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衙门巷尾,相互庆贺。门前看不到摆放的小吏的席位,耳中听不到聚集民众的鼓声。鸡鸭鱼肉水果清酒,有剩余的供整个宗族共同享用。薛从严治吏,抓住从政的关键,并整顿市场,恢复公正秩序,很快就扭转局势,促进了生产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一位活生生的良吏形象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薛存义在零陵政绩显著,州府县对此非常赞赏。其他的县则争相效仿,但薛并没有自鸣得意,而是寄情于山水鸟鱼之乐,淡然处之,若无其事。他发现县治附近的东山南麓,可以修亭,于是组织人力在山脚下铲除藩篱,驱赶牲畜,挖开疏导水流,整理山脚,修筑池塘。“嘉木美卉,垂水丛峰,珑玲萧条,清风自生,翠烟自留,不植而遂。鱼乐广闲,鸟慕静深,别孕巢穴,沉浮啸萃,不畜而富”,构成优美风景区。并在山上修建三亭,名读书林、湘秀、俯清。“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最上者位于县衙之东山顶上。这里树木茂密,是读书的好去处,故名“读书林”。最下亭名“俯清”,即能低头看见清池。“清池”即位于东山南麓旁的南池,在今永州三中校园。中间一亭叫“湘秀”,可理解在亭中能望见城西秀澈的潇水。柳子诗文中常以湘代潇。三亭除观景之外,“更衣膳饔,列置备具,宾以燕好,旅以馆舍”,还添置食宿设施,可以接待宾客,可以宴请食宿,兼具观游与旅店的职能。柳宗元为此写了《零陵三亭记》,不仅对薛存义的行为极力赞美,还提出了观游是“为政之具”的观点。因为观光游赏之处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与民同乐,还可以使为政者消除烦闷、忧虑,开阔心胸,放松精神,于政事大有好处,能够收到“理达而事成”的效果。这不仅体现了柳的民本情怀与高明远见,而且对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是大有启发的。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冬,薛存义调离零陵,柳宗元为他饯行,一直送到上船的码头。后写了《送薛存义序》一文,一方面认为薛是一位很有革新思想和抱负的循吏,“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使各种纠纷得以解决,使各种税赋能够合理分担,连老人、弱者都没有对他心怀怨恨与不满,他的行为确实没有白拿百姓俸禄,他懂得为官必须替老百姓办事的道理。并表示了对友人的慰藉和鼓励。另一方面就官民关系发表了重要见解:“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意思是:凡是地方上去做官的,你知道他们的职责吗?他们应该是替百姓办事的役仆,而不是让他们奴役百姓。明确提出了“官为民役”的观点,与在长安所写《送宁国范明府诗序》中所说“吏者人役”是一脉相承的。在《送薛存义序》中还进一步提出民可黜罚不称职的官吏。这就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针对“君为民之本,民为君之臣”的传统观念,柳宗元却把官与民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颠倒为“役”与“主”的关系,破天荒地指出民是“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的雇主,官则是民的受雇者。雇主可以雇用佣者,也可以罢免、处罚佣者。这实质上已从“为民做主”上升到“人民做主”的理论范畴,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芒!柳宗元的“官为民役”与马克思提出的“公仆论”如出一辙,这充分说明柳子思想的深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在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我们要真正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忠实做人民的公仆,真诚为人民谋幸福,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