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唐末五代以来人文沦替、廉耻丧尽,故理学高揭天理之大公,专注于反躬内省,言理言道,言心言性。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道县)人。曾任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历任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县令,知郴州郴县、洪州南昌,通判虔州、永州,提点广南东路刑狱等职。因晚年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所著《太极图说》和《通书》,营建出宋代儒家新的理学框架。他继承《易传》《中庸》和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圣人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周敦颐的哲学思想,经他的学生程颢、程颐继承发展,到朱熹集大成,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成为历宋元明清700年不动摇的官方哲学,并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周敦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极高,被儒家推崇为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圣人,在全国孔庙中配祀孔子。他的散文名作《爱莲说》深受世人喜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言,成为后世官宦士子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古语云:“潇湘有洙泗之风”。周敦颐是道州人,又在永州任通判三年,志载他“与里中人言学,永、道间多亲炙其教”,他的学说对后世永州产生深远影响。周敦颐之后,永州出现了一个理学学者群体。清道光《永州府志》于人物志专设“理学”篇,载录有造诣的理学名士达45人之多,他们“在北宋者闻周程之风,在南宋者衍朱张之绪,在有明则宗阳明者十几七八焉。”
需特别提及的是,永州历来被称为湖湘文化的起源地,笔者认为,究其缘由有二:一是北宋周敦颐是湖湘本土诞生的第一位文化巨人,他被视为湖湘文化的奠基人。在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唐以前基本上找不出明显而突出的儒家思想文化系统代表人物,直至周敦颐具有浓郁儒道思想合流的濂学的创立及其后湖湘学派的兴起,湖南才在中国正统主流文化中取得独具影响的一席之地,故有“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王闿运联语)之说。
二是南宋湖湘学派几位大儒与永州的渊源很深。湖湘学派是南宋时期兴起于湖南的重要理学学派,由著名学者胡安国、胡宏父子奠其基,理学大家张栻继其统,而由张栻弟子承其风、衍其流。史载胡安国于绍兴初年以“徽猷阁待制知永州”,以文学饰吏治,号称名太守;张栻则因其父张浚两次贬谪永州,前后随父寓居永州长达十多年,永州实为张栻第二故里,他与本地名士张纡、严昌裔、蒋昺等交游,研治理学,后来永州又有吴伦、蒋复、谢用宾、吕陟4人成为他的入室弟子。从一定意义上说,胡安国和张栻的学说皆发轫于永州。湖湘学派主要创始人胡宏的墓地亦在永州。胡氏一家原藉福建崇安县,因胡安国出仕湖南而徙居衡山,胡安国过世后,其子胡静因“永为先人保障地”(意指胡安国与其侄胡寅曾任永州知州),将全家迁居永州郡城的春泉巷,遂“占籍”零陵,即落户为零陵县人。胡家自定居永州后名人辈出,被载录《湖南通志·人物志》的永州胡氏后裔,南宋有胡黼,元代有胡汝儒,明代有胡真、胡恺和胡维翰。既然胡氏家族已“占籍”零陵,那么,家人在胡宏去世后将其归葬永州,便是情理中事。大清《一统志》、历代《永州府志》及《零陵县志》均明确记载:“宋右承务郎胡宏墓在永州城东关外寨口山”,下葬日期为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壬子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