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财政预决算
索引号: 4311030021/2023-06214 分类:  
发文机关: 冷水滩区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3-04-12
名称: 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年政府预算公开
文号 :    
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年政府预算公开
2023-04-12           来源: 冷水滩区财政局 【字体:   打印

关于冷水滩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初步安排意见,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指导下, 全区财税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严守“三保”底线,提升效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9亿元,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任务。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53亿元,同比增长1.26 %

经初步测算,2022年区财政可实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以及与省市财政结算后将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 170153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完成11363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94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3400万元,上年结余52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168515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0847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5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60000万元。收支两抵,年末滚存结余1638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5389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42333万元,收支两抵,当年结余1156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3536万元。

(四)政府债务情况

截止2022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39.3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6.04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3.28亿元。

二、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全区财政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狠抓开源节流,深化财税改革,增强综合实力,防范化解风险,全区财政运行整体平稳有序。

(一)增财培财,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做实财政收入。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区财税部门坚持全年地方税收收入预期目标任务不动摇,强化收入组织征管的同时坚决做实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二是加强财源培植。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有序开展财源建设,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优先扶持园区实体经济发展,共投入资金12583万元。三是积极跑项争资。紧跟实时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加大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针对我区地方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财政运行较为困难的实际,积极向省财政厅汇报,在省财政厅的支持帮助下,共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35040万元,争取新增一般债券14200万元,有效缓解了全区财政运行压力,较好支持了农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稳住了财力基本盘。

(二)精准施策,稳定经济社会大盘。

一是全力扶持市场主体发展。积极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有序推进留抵退税及减税降费各项工作开展,全年办理留抵退税47517万元、惠及企业500余户,新增减税降费89009万元、惠及纳税人缴费人21867户次。二是发挥充分财政职能作用。整合财政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以及融资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全力支持全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加大稳岗就业支持力度。落实“稳就业稳收入”要求,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退捕渔民等群体就业,发放失业保险金478万元,发放技能培训补贴资金434万元,培训人数达 3943人,惠及12 家企业,为1121人安排公益性岗位发放1114万补贴,园区企业招工2600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803人。

(三)持续发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财政工作的立足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全年民生支出318991万元,占财政支出的76.8%一是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强化财政乡村振兴政策供给和投入保障,牢牢守住了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安排涉农专项资金46805万元,争取上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252万元,统筹用于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粮食生产等。二是稳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深化医卫体制改革,安排资金34477万元支持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安排疫情防控保障资金5568万元,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4852万元,安排206万元用于农村适龄和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开展两癌、孕产妇实施免费产前筛查、新生儿免费筛查。三是全面落实财政教育投入政策。落实各项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年共计投入资金33413万元,有力地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四是兜牢兜实社会保障底线。统筹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6356万元,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及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稳步提标,从20221月起,农村低保、农村特困标准提高至384/月、500/月,分别提高了9元和12元;城市低保、城市特困标准提高至600/月、780/月,分别提高了30元、39元。

(四)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一是财政管理有亮点。在全省年度市县财政日常工作整体水平高质量评价中获“A级”称号,获省财政绩效奖励200万元。在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等工作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县区。二是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有成效。全年政府采购预算金额3.93亿元,实际采购金额3.86亿元,节约资金667万元,节约率1.7%。全年度评审项目625个,送审金额11.04亿元,审减1.69亿元,审减率15.3%三是债务化解有成果。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运用“六个一批”缓释到期债务,全区没有发生违约、重大债务舆情等风险事件,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四是财政监督有实效。深入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乡村振兴资金、基层医疗机构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涉粮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各位代表,在全区财政管理和改革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的同时,也因各种不确定、不稳定、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财政运行面临的风险明显增多,主要是: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和减税降费政策叠加影响,财政收入升量提质面临较大压力;二是收支平衡难度大,工资福利、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刚性支出有增无减,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一般债券的增量有限,财政收支矛盾日渐突出;三是财政管理能力有待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不高、预算执行刚性约束不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在以后年度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升财政综合保障能力,为全区重点工作提供坚实财力保障;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三保”等重点领域经费保障;切实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整饬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扎实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年”活动,推动全区财政高质量发展;聚集打好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冷水滩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2023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积极稳妥和统筹兼顾的原则,2023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情况

2023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安排67160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下列原则安排:一是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二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任务安排的支出;三是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支出;四是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76917万元,较上年增长0.93%。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775万元,同比增长2.7%;(2)公共安全支出3879万元;(3)教育支出91683万元,同比增长10%;(4)科学技术支出2166万元,同比增长0.88%;(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97万元,同比下降6.4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813万元,同比增长13.18%;(7)卫生健康支出48577万元,同比下降1.65%;(8)节能环保支出1550万元,同比下降60.25%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782万元,同比增长0.9%;(10)农林水事务支出31916万元,同比下降3.21%;(11)交通运输支出6441万元,同比增长5.67%;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0010万元;(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34万元;(1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46万元;(15)住房保障支出10319万元,同比下降21.63%;(16)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530万元;(1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155万元,同比增长21.1%;(18)预备费支出5100万元,与上年持平;(19)其他支出4763万元,同比下降32.85%20)债务还本支出13600万元,用于隐性债务化解;(21)债务付息支出8581万元,同比下降21.22%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地方收入67160万元(其中地方税收收入50360万元、非税收入16800万元),转移性收入211345万元,调入资金114000万元,收入总计39250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76917万元,预计上解支出15565万元,支出总计392482万元。收支两抵,预算结余23万元。

(二)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根据新《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等规定,依据现行政府性基金政策规定,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00000万元,支出预算相应安排100000万元。

(三)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3年社保基金预算包括机关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基金(含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51986万元,支出预算44153万元,当年结余783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为59681万元

(四)2023年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安排情况

2023全区上级转移支付收入预算数为211345万元,其中:

1返还性收入11475万元,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1391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603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1500万元,其他税收返还收入7981万元

2、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99199万元,其中体制补助收入2604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41036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15264万元,企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384万元,结算补助收入45283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3915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2775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4698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6547元,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6526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140万元,农业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544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4252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1472万元,其他转移收入4759万元。

3、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71万元。

以上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

四、完成2023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启航之年,也是全力奋斗“十四五”规划目标承上启下之年,全区财税工作将紧紧围绕区委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力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项挑战,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实力财政。

一是以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建立全员抓财源建设奖惩机制,完善财政综合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协税护税协作联动,堵住征管漏洞,提升财政收入的“量”和“质”。扎实推进“三高四新”财源建设工程,争取更多的优质项目落户冷水滩区,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质可持续财源。二是以精细征管汇聚财政实力。密切关注并分析研判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形势,科学有效组织财政收入,坚持应收尽收,强化税费征收部门协同联动,对重点税源动态监控和精准研判,研究解决收入征管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稳步提高征管效率和财政收入质量,全面开展“六清”工作。三是以保障发展贡献财政实力。坚持“以政领财、政令财行”思想,秉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和“切好蛋糕”就是“做大蛋糕”理念,聚焦全区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坚决有力调整支出结构、强化统筹各类资金,助推和保障全区战略重大任务高效落实。四是以向上争资增强财政实力。创新跑项争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钱在脑袋里,不在口袋里”的理念,要紧密跟踪、研判、吃透中央、省在专项债券、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的政策走向,加大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补助力度,增强财政实力。

(二)聚焦助企解困,打造服务财政。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竞争力。二是以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为重点,以服务市场主体为出发点,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全面推动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落实,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支持招商引资,落实好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四是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用好企业“过桥”资金,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聚焦群众所盼,打造民生财政。

继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减一般性开支和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把节省出来的资金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用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过“好日子”。一是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落实好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加强上级资金与本级资金衔接力度,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二是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三是推动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建设,做好退役军人、特殊困难群众和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和救助帮扶。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聚焦风险管控,打造稳健财政。

坚持积极稳妥有序,兼顾当前和长远,把财政可持续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中的优先地位,坚决防范基层“三保”风险。二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阻击战。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存量风险、防范潜在风险,坚决有力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管好用好债券资金,扎实有效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完善债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三是增强财政项目审批监督力度。对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政策或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要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将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嵌入项目决策和立项管理流程。四是持续加强财政监督力度。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对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聚焦惠民惠农资金管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督促全区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切实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聚焦改革之力,打造高效财政。

一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将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依据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确定预算资金的支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大力提升数字财政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预算一体化系统建设,全面推进非税收入电子化改革,打通多个数据系统,加强对财政收支、政策实施及预算绩效的全面监督。三是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将过紧日子思想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进一步扣减低效无效支出,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新增重大支出决策,年中一般不新增预算,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坚决不允许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四是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督。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把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嵌入项目决策和立项管理流程,加快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预算评审,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

各位代表,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科学理财、依法管财、为民用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冷水滩展现更多新担当新作为!


2023年政府预算公开表

2023年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