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24-01254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市场监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待评估 | 文号 : |
说起“召回”,估计大家对这个词都不算陌生,但是真要问啥是“召回”,估计就没几个人能说清了。这几年,大家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汽车召回”。
其实,召回制度在欧美国家早就存在,美国是最早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国家,其他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相对成熟的产品召回法律体系。我国产品召回制度起步较晚,2000年前,国内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在进出口消费品存在质量问题时,我们往往很被动,中国消费者在国外企业全球召回时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屡见不鲜。比如2002年,“丰田汽车召回事件”,日本丰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存在点火器隐患的汽车,却独独不召回中国市场的产品。再比如2008年“惠普质量门”事件,美国惠普公司发出声明采用延保服务并对消费者提供运费补偿,但中国市场却被直接“无视”。这类国外企业产品召回“中外有别”的例子很多。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背书,我国出口产品频频遭遇国外技术壁垒,被国外强制要求依照该国法律召回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市场监管制度缺失,国内产品也相继发生三鹿奶粉、苏丹红、儿童玩具、汽车刹车失灵等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轰动一时。社会中关于缺陷产品对消费者构成损害的案件也开始大量出现,尤其是汽车产品质量安全事情造成消费者投诉无门,导致非理性维权事件频频发生。缺陷产品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也使国内构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终于,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在社会的极大关注中颁布实施。随后,食品、药品、消费品等召回制度相继出台,并不断完善,我国召回工作逐步步入正规。尤其是《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
那么,重点来了!到底什么是缺陷产品?顾名思义,缺陷产品是指该产品在设计或生产过程中因设计、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消费品中普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产品。
什么是召回呢?召回,是指生产者对存在缺陷的消费品,通过补充或者修正警示标识、修理、更换、退货等补救措施,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风险的活动。也就是说,它是生产产品的制造商的企业行为。
大家的问题来了?如果消费者购买到缺陷产品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召回呗!
在现有社会商业体系下,召回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由缺陷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从企业到消费者,再到市场,“召回”都是解决产品缺陷的好方法。目前缺陷产品召回是对社会产品进行质量监管的重要方式。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召回流程。这里以消费品儿童玩具召回为例:首先,进行缺陷信息收集研判,然后对缺陷信息进行危害评估和缺陷鉴定,最后确认是否召回,如召回就要制定计划、发布信息,直到实施召回。
缺陷产品召回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