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21-00005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司法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有效 | 文号 : |
(一)单位基本情况
1.本单位在职编制数97人,全额编制97人,实有在职人数97人,退休人员21人。
2.零陵区司法局内设机构为10个:办公室(信访室)、法治调研与督查室、社区矫正管理室(区社区矫正管理局)、行政复议与应诉室(区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室、规范性文件管理与法律事务服务室、普法与依法治理室、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室(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公室)、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室、装备财务保障室。
(二)部门(单位)年度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区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其他项目支出(除区级专项资金以外)绩效目标
2020年,我单位整体绩效目标是:管理社区矫正人员,确保零脱逃;积极化解城区和乡镇的各类矛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100件,对零陵区的刑事案件免费提供援助律师;普及法律知识,普法考试公职人员参考率达80%以上;为政府提供法律顾问、律师服务,编制政报免费发放区直各单位,受理行政复议工作等等,完成本级职能工作,为我区维稳工作贡献力量。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支出1690.4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44.96万元,项目支出445.5万元。人员收入占总收入65.81%,公用经费收入占总收入的7.84%,项目经费收入占总收入的26.35%。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预算安排项目经费280万元,其中区级项目经费22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0万元。追加项目资金165.5万元,其中区级项目追加10.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追加155万元。
项目支出共计445.5万元,其中区级项目经费支出230.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支出215万元。区级项目经费包括司法业务经费和法制工作经费。司法业务经费共拨入105万元,法制工作经费拨入125.5万元。
司法业务经费预算安排140万元,实际拨付105万元,执行率75%,法制业务经费预算安排30万,实际安排125.5万元,法制经费增拨的主要原因是聘请律师代理相关案件,以及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的工作经费。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法律援助显身手。
1.法律援助工作高度关注农民工弱势群体。2017年以来,截止2020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农民工案件269件,受援人数269人,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经了解,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多从事简单劳动力岗位,劳动密集型行业,加之用工单位与直接雇用他们的中间人员亦存在经济纠纷,导致农民工最终实现权益较难。针对以上情况,区法律援助中心拟在今后的工作继续加强社区法律援助宣传,年内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宣传不少于两场次。零陵区法律援助中心在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高度,以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为办案目标,特事特办;首先,突破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审批、指派、办案的普通程序,案件受理、调查取证齐头并进,分别进行。其次,根据案件特点成立法律援助办案团队,明确工作目标。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确保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2.推进刑事案件全覆盖工作。
(1)2019年以来零陵定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全覆盖试点区,为使此项工作圆满完成,零陵区司法局采取多项措施,在经费一度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法律援助办案费用。2020年共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39件,占全年案件总数的80%。
(2)零陵区法律援助中心对每位承办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审批手续,及时沟通交流工作信息,并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做到办案补贴及时发放,有效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3)2019年以来,我局积极与当地人民法院、看守所对接律师值班落实制度。派驻律师值班,并积极向区财政及上级部门争取相关经费,尽最大努力服务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免费咨询和有关法律服务。
(二)社区矫正工作实现零脱逃,零犯罪。
一年来,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19人,解除矫正234人,社区矫正居住地变更5人(其中迁出4人,迁入1人),死亡1人,终止矫正6人,现在册329人(其中缓刑319人,假释5人,暂予监外执行5人,管制0人)。全年共接受法院、监狱、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委托的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案件151例,出具适用意见82件,不适用10件,慎用11件,退回5件,因各种原因不出评估意见27件,在评估16件。对不服从监管规定矫正对象训诫处分30人,警告处分21人,提请撤销缓刑或假释5人次,收监执行1人。全年没有发生因工作失职而出现矫正对象脱管或重新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了底线安全,为维护全区社会稳定,构建平安零陵做出了应有贡献。
1.着力规范监管执法,确保底线安全
①下大力气抓好人脸签到
矫正局3名负责监管的同志各自联系5到6个乡镇,对每天的人脸签到情况核查,头天签到情况第二天在工作群里通报公布。对全天不签到的,不论任何理由一律训诫处分,一天只签一次到的交所里处置。通过分工负责、及时通报、及时处理,使全区矫正对象人脸签到有了很大改观,有力地强化了监管。
②严把请假审批,严防脱管失控
以前人脸签到没抓到位时,没有什么人请假,现在通过抓人脸签到,有很多人要请假。通过一再把关请假审批,现在虽然请假人数比以前多,但不是规定的请假理由和有充分的请假凭证可以说请不到假,很好地防止了矫正对象不假外出,从而做到严防脱管失控。
③抓出入境报备和边控,做到报备边控工作常态化
根据中央、省、市社区矫正管理机构要求,我局今年从五月份开始狠抓矫正对象出入境报备和边控工作,既把以往没落实边控和报备的对象进行了工作清零,又从五月份开始做到每月与区公安分局人口出入境大队报备一次,比对核查一次,做到报备边控常态化。同时对已办了出入境证件的一律集中收缴管理,有力地落实了上级关于此项工作的要求。
④配合市、区检察机关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专项检查,以检查促工作
上半年矫正局配合市、区两级检察机关监所部门对全区所有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交办,限期整改,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执法。
2、抓好教育帮扶,确保攻心治本,强化矫正成效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前段时间对于集中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都没搞,特别是入矫教育不到位,导致一些矫正对象对应该遵守的矫正管理规定不很清楚,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矫正成效。根据省、市近期关于组织入矫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教育的要求,我区在本周用四天时间对今年1月份以来入矫且现在在册的172名对象全部集中到矫正中心进行入矫教育和扫黑除恶、黄赌毒警示教育。矫正局工作人员和省派民警有针对性授课,使这些新入矫矫正对象知道自己怎样接受矫正,怎样安全渡过矫正考验期,从而顺利回归社会。另外,行为规范训练九月份我们已组织一批,10月26日以后将再集中组织一次。通过抓好各种形式的教育和个别困难对象的帮扶,不动声色地抓好攻心治本,确保矫正质量和强化矫正成效。
3.多措并举,确保2020年春节期间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稳定。
①搞好一次大走访
为确保2020年春节期间社区矫正监管安全,我局按照省、市社矫局统一部署和市、区检察机关建议,在年前组织全区各司法所对辖区内所有矫正对象进行了走访,做到了对矫正对象去向清,情况明。
②搞好对困难矫正对象送温暖
全区摸底共有33名困难矫正对象,在年前全部得到困难慰问,共送去慰问金8000余元。
③搞好春节前夕重点监管对象集中谈话
我们对192名重点监管对象用四天时间分四批对他们搞好年前集中谈话,既强调纪律要求,又送去新春祝福,确保春节期间不出事。
(三)积极推进普法宣传工作。
1.结合节点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开展了以“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为主题的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利用“村村响”广播播发普法音频;办好法治宣传专栏,在群众聚居、人流密集区域悬挂法治横幅;在各类村组微信工作群、生活群推送法律常识和案例,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乡镇为各村(社区)两委成员、群众代表开展法治讲座、完善农村法律书屋、多角度宣传法律知识,活动中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提供法律咨询2000人次。更新村(社区)法律宣传栏2期,活动中受教育群众4万余人。
2.与各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先后参与区扫黑办为主的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区禁毒办为主的禁毒宣传活动、区信访局主办的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在活动中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出动宣传车20余台次。
3.开展“元旦”“春节”送法下乡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的季节性特征,联合各乡镇组织普法志愿者组织普法小分发放以案释法、禁毒常识、疫情防控等法治宣传资料2万余份,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00人次,出动宣传车在乡镇街道开展巡回宣传15余次。
4.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组织印制了2万余册民法典宣传册,发放到各公职人员、村(社区)两委成员,做到人手一册,为开展民法典学习提供便利。督促指导各单位,村(社区)组织开展好民法典的学习和宣传活动。
5.巩固普法阵地,推进全民普法。按照法治乡村建设的要求在全区60余个村(社区)对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布置、完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营造法治氛围。在城区各小区、乡镇人口聚集地设立地101个法治宣传栏,结合阶段性工作更新宣传内容12期,在充分发挥各单位沿街LED电子屏,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等专项宣传。
(四)完成政报编印,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为政府提供法律顾问服务。2020年,共编印政报四期1600册,免费发放区直各单位。完成行政复议案件9件,为政府提供案件诉讼代理一审33件,二审3件,民事诉讼12件,节约诉讼代理费上百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司法所调解案件积极性不高。由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由政府安排相应业务经费支持人民调委会工作,但是经费从2019年以来逐年削减10%,经费越来越少,而经济和政治上的待遇没有提高,加上司法所队伍老龄化,办案积极性受到影响。
(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离上级要求仍有差距。按上级要求,每天需要安排多名律师值班,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拓展案件数量,更好地服务底层困难群体。因为经费较少,拨款进度慢,援助工作暂不能大面积铺开。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民生工程。
(二)向上级主管部门积极汇报,争取相应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