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23-00558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农业农村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待评估 | 文号 : |
一、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区坚持把制种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培育,把做大做强制种产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组建了以区长任组长的种业振兴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部门和乡镇具体抓、基地全面抓、技术人员一线抓的“五抓”工作机制。全区2000亩及以上种子生产基地的企业,确定一名区级领导联系,协调解决各种实际困难,确保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全面加强基地建设扶持力度,优先保障种业项目的用地需求,明确制种基地优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全区适度规模经营比重由2020年的91%提升到2022年的96%。大力实施制种保险和购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推动制种企业和制种大户亩均增收400元以上,极大地调动企业和大户的制种积极性。三是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发展制种大户、制种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种子企业+制种专业合作社+制种大户”模式,进一步理顺利益联结机制,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加强制种农户实用技能培训,逐步构建完善现代种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机耕、机插、机收、机喷药及烘干等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加速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进程。四是打造现代种业产业园。以龙头企业带动为突破口,加快建设水稻良种研发中心和良种培育基地,打造了一个现代种业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面积20余亩,建成基地4000余亩,集烘干、加工、包装、储藏、科研为一体,种子烘干能力150吨/天,种子精选能力60吨/天,种子包装能力40吨/天,种子储藏库容2000吨)。五是强化科技支撑。以种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大力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制种科技装备,全区种业新技术应用率达、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拌种技术推广率均达到100%;制种企业、制种大户全部实现制种全过程机械化,制种基地全程机械化率由2020年的85%提高到2022年的92%;种子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每年种子抽检合格率都达100%;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增多,由2020年8家增加到2022年的12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虽然我区制种大县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制种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二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薄弱,制种风险仍然存在,制种效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制种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优化政策支持,切实提高制种效益。一是强化中央资金的管理使用。严格执行制种大县奖励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建立专人管理、专账列支、专款专用的财务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项目资金被挤占、截留和挪用。二是着力培育制种主体。全力推进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发展,延伸拓展产业功能,培育发展配套产业,积极推动产销一体化发展。强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制种企业的带动联动作用,培育一批制种专业合作社、制种大户,力争制种主体突破200家。三是大力推进育种攻关。健全“市场化为导向,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育种体系,依托辖区内现有制种企业和制种基地,建设一批省级核心育种场,完善良种繁育和生物安全防护设施条件,打造种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