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20-00211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农业农村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有效 | 文号 : |
三年我区自主发展桔柑、蔬菜、油茶、牲畜家禽、鱼类养殖和农机购机等产业的贫困户10228户,共发放奖补资金1429.39万元;通过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带动2129户贫困户、6829贫困人口持续受益;通过享受奖补、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等方式,帮扶8572户贫困户产业增收,户均增收超过1000元。
一、主要工作措施
1.做好产业扶贫规划。制定了《2018年-2019年零陵区产业扶贫年度计划》、《2020年零陵区产业扶贫年度计划》。围绕一县(区)一特柑桔、温氏养殖、光伏产业、休闲旅游农业、电商和其它特色种养等产业,以41个贫困村产业发展为重点,围绕脱贫攻坚产业项目库,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实施,实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
2.出台产业扶贫政策。出台了《零陵区2018年产业扶贫实施方案》、《零陵区2019-2020年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对自主发展种养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以奖代扶,按每户不超过2000元的资金按实进行补助。鼓励贫困村成立贫困户加入的合作社,并对当年成立的合作社给予3000元的补助。对种植水稻不少于30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或由贫困户组建的农机合作社,购买在43个名目之内的农机,购机补贴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再补贴农机购机金额的35%。鼓励公司、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签订帮扶协议(含保低收购、就业帮扶和入股分红等),对经营主体按帮扶贫困户每户不超过2000元的资金按实进行补助。
3.做好宣传和信息调度。定期召开产业扶贫成员单位调度会,交流信息,推动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争取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1.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持续受益。三年来,利用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150万元,支持发展水果、生猪、药材、莲子(+小龙虾)、种鸽繁育、红心蜜薯等产业,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入股分红方式,在全区各乡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共带动贫困户2129户、贫困人口6829人受益,贫困户受益年限不少于5年。5年期后,贫困户与经营主体可按项目实际经营状况重新协商签订协议。
2.贫困户自主产业蓬勃发展。2018-2020年以来,我区自主发展桔柑、蔬菜、油茶、牲畜家离和鱼类养殖等产业的贫困户10228户,共发放奖补资金1429.39万元,户均奖补资金1398元,按每一元奖补资金带动贫困户产业增收3元计算,户均产业增收近4200元。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产业效益。全面落实贫困户产业指导员制度,我区41个贫困村(每村2名)共安排产业指导员87名,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每村1名)安排产业指导员140名。两年来,共开展技术培训355期,培训贫困户10251人次,确保贫困户不因技术指导不到位而造成产业损失。
4.产业扶贫主体迅速得到培育。我区已注册合作社894个,有贫困人口的320个村实现合作社全覆盖,其中41个贫困村成立合作社总数68个;我区有扶贫种养大户880户、扶贫家庭农场60个。扶贫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数量较上一年增幅均超过10%以上。
5.扶贫机制得到创新。通过享受奖补、技术指导、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按照“龙头企业+贫困户”或“合作社+贫困户”、“种养大户+贫困户”和“家庭农场+贫困户”等联结方式,与36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94个专业合作社、896个种养大户、65个家庭农场,共帮扶8572户贫困户产业增收,户均增收超过1000元。全区41个贫困村共成立合作社68个,均正常运转,通过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生产协议、保底收购农产品等直接帮扶或以资产土地等形式,与贫困户建立带贫减贫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对乡镇、村产业扶贫政策宣传和培训。通过发放政策明白纸、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加强产业扶贫政策宣传,组织乡镇、村和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络,及时宣传好的典型经验,进行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充分发挥乡镇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区扶贫领导小组加强调度,让乡镇明白产业扶贫主体责任是在乡镇,乡镇要充分发挥自己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3.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贫困户利益。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完善“龙头企业+贫困户”或“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让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得到帮扶力度更大,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