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关于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计)与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二、政府预算公开表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三)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表
(四)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平衡表
(六)基金预算收支表
(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表
(九)“三公”经费预算表
(十)新增债务限额情况表
(十一)政府债务余额情况表
三、蓝山县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方案
关于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计)与
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9年1月8日在县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 陈川宏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全县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计)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计)
(一)2018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计)
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财政经济形势,我县财税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人大批准的预算计划,以抓收入增财力为主线、以建制度强管理为重点、以保运转保民生为根本,规范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执行,盘活存量资金,深化财税改革,预算执行取得了预期效果,财政运行良好,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1、公共财政收入完成情况(预计)
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96177万元(下同),较上年增长11.29%,占预算的101.4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县本级)70068万元,较上年增长20.32%,占预算的108.01%;上划中央收入20809万元,较上年下降7.83%,占预算的86.87%;上划省级收入5300万元,较上年下降5.48%,占预算的88.67%。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县本级)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增值税(37.5%部分)10949万元,较上年增长3.98%,占预算的105.69%;营业税(37.5%部分)18万元,较上年增长50%;企业所得税(28%部分)1604万元,较上年下降42.55%,占预算的48.61%;个人所得税(28%部分)1276万元,较上年增长8.97%,占预算的91.14%;资源税88万元,较上年增长18.92%,占预算的17.6%;城市维护建设税1246万元,较上年下降0.88%,占预算的124.6%;房产税750万元,较上年增加17.37%,占预算的75%;印花税381万元,较上年增长22.51%,占预算的127%;城镇土地使用税848万元,较上年下降1.51%,占预算的106%;土地增值税15272万元,较上年增长154.62%,占预算的277.67%;车船税652万元,较上年增长15.19%,占预算的118.55%;耕地占用税12283万元,较上年增长42.41%,占预算的139.58%;契税4511万元,较上年增长80.15%,占预算的75.18%;烟叶税2099万元,较上年下降18.74%,占预算的95.41%;环保税41万元;专项收入4833万元,较上年增长100.79%,占预算的160.0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501万元,较上年下降14.32%,占预算的80.69%;罚没收入2523万元,较上年下降41.12%,占预算的56.0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337万元,较上年下降25.32%,占预算的63.37%;其他收入856万元,较上年下降18.48%,占预算的65.85%。
2、公共财政支出完成情况(预计)
2018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83401万元,较上年增长4.78%,占预算的103.8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528万元,占预算的114.53%;公共安全支出8882万元,占预算的99.57%;教育支出35408万元,占预算的107.79%;科学技术支出1470万元,占预算的118.4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43万元,占预算的104.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745万元,占预算的102.6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1513万元,占预算的119.76%;节能环保支出3793万元,占预算的118.6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111万元,占预算的72.43%;农林水事务支出82502万元,占预算的107.23%;交通运输支出14218万元,占预算的151.8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799万元,占预算的84.8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440万元,占预算的61.11%;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99万元,占预算的253.8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4048万元,占预算的68.51%;保障住房支出12017万元,占预算的67%;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95万元,占预算的100%;债务付息支出3351万元,占预算的72.85%;其他支出2339万元,占预算的102.63%。
3、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预计)
2018年全县公共财政收支预计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06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931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补助收入10200万元,上年结余7029万元,收入总计28660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3401万元,上解支出1322万元,支出总计28472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884万元,结余的原因是本级财政收入超收,按规定结转下年安排。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预计)
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7735万元,其中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5759万元(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年初预算30000万元,实际完成15759万元,短收14241万元,仅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2.5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915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51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1866万元,上年结余696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8000万元,收入总计28297万元。本级支出25281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1866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53万元,上解支出150万元,支出总计28150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4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预计)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00万元,其中:农商银行股本分红3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00万元。
(四)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预计)
2018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7528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52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00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9253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84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9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2616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8959万元。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计6220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52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29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7077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61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8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0877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2296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收支结余1308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9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28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2176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78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结余1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739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663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年终滚存结余3500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3649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67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787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3311万元,生育保险基金结余39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294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812万元。
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情况是:
1、高度重视债务管理工作,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央、省、市“三大攻坚战”之首,财政部门坚决抓好落实。一是坚决遏制政府性债务增量。自2017年7月14日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全县未发生违规新增举借的情况。二是落实重大项目“停、缓、调、撤”部署。对县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清理甄别,共停止实施项目2个,调减投资项目11个,涉及投资金额25.89亿元。三是开好前门争取项目建设资金。2018年共争取新增债券资金1.82亿元,其中一般新增债券资金1.02亿元,专项新增债券资金0.8亿元;争取置换债券资金0.9亿元。四是研究拟订政府性债务化解方案。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管理,全面摸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底数及相关资产情况,研究制定了了政府性债务化解方案,全县债务管理工作在9月14日全市召开的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工作上做了典型发言,债务处于良性、可控范围。
2、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财政收入结构优化。一是加大财源培植力度。鼓励支持发展总部经济,湘威公司总部经济效应明显,通过在外县设立的分厂,全年实现“免抵调库”及相关税收4000万元,其中新增税收2000余万元。二是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强化对重点项目和新增税源的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加强对烟草公司、农商银行、毛俊水库等重点领域和企业的涉税信息分析比对,2018年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实现税收1.3亿元,农商银行实现税收5100万元。三是依法加强税费征管。继续加强外地建筑和房地产行业注册管理,各部门、企业积极配合,毛俊水库、东方大道、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均在蓝成立了分公司,其中毛俊水库建设项目承建单位广水二局、福建水利水电工程局、永州水利水电建设公司2018年在蓝缴税2139万元。四是开展土地增值税核定增收,私人集资建房、完工房地产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以及所有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增值税一律按核定征收率征收,土地增值税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9274万元,增长277.67%。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税收收入在全县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达81.23%,同比提升4.74个百分点。
3、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向上争资取得新成效。全年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99310万元,其中以财政部门为主争取到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04896万元,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30472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10879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7393万元;财政管理综合评价奖励经费400万元。争取到新增债券转贷收入18200万元,比上年增加4200万元;争取置换债券额度9032万元。
4、民生民本资金保障更加有力,群众福祉明显增强。全年民本民生支出21003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75%,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特点。一是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社会保障支出达42745万元,同比增加4028万元。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全年教育投入35408万元,有力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年全县医疗卫生支出达31513万元,同比增加4817万元。四是突出公开监督、严格操作规程,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乡镇财政信息网作用,利用“互联网+”加强监管,做到各项惠农补贴直接化、信息化、透明化,全年共发放48类涉农补贴资金22990万元。五是实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县本级共安排投入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138万元,较2017年增长256%,截止2018年12月底共拨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823万元。六是认真落实文化体育旅游等政策。投入体育事业彩票公益金578万元,用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安排文化旅游发展基金1000万元,大力支持“旅游升温”战役。七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人居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全年节能环保支出达3793万元,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取得明显进展。
5、财税改革多点突破,不断向纵深推进。围绕财政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用深化改革增活力,向规范管理要效益,理财水平和管理绩效进一步提升。一是全面实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自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2018年县财政聘请中介机构对政法委等10个单位2017年收支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设施配套建设资金等32个专项资金进行重点绩效评价,评价资金总额35706万元。三是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县所有临时机构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最后一公里”覆盖;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部署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四是认真开展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对财政安排后未使用完的财政资金按财政部和省财政厅要求进行清理收回,盘活了财政存量资金5095万元。五是政府购买服务迈出新步伐。2018年实施项目179个,县财政投入资金1157万元,实施项目数和资金投入比例逐年提高。六财经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加大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县政府采购预算金额12454万元,政府采购实际金额11110万元,节约资金1344万元,节约率10.79%;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累计完成评审项目837个,较2017年增加249个,完成评审金额25.3亿元,较2017年增加11.3亿元。
2018年,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财政工作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收入来源匮乏,县域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后劲乏力,财政收入增长缺乏稳定的骨干税源企业支撑。二是可用财力薄弱,县级财政可用财力与支出责任难以匹配,财力“供给”与部门“需求”的矛盾特别突出。三是宏观政策收紧,融资平台无法再举借政府性债务,县财政在“防风险”与“促发展”之间难以平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把脉,找准症结,综合施策,逐项加以改进解决。
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一致,与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及事业发展计划相协调,与县级财力相适应。推进零基预算管理改革,继续坚持保证重点支出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有保有压,从严从紧编制各项支出预算。同时,在完善各项制度和加强基础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预算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绩效考评管理制度,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规范和透明,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9年财政收支预算的主要指标安排如下: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1、收入安排情况
2019年安排财政总收入103390万元,较2018年完成数(下同)增加7213万元,增长7.5%。其中:税收收入85340万元,较上年增加7213万元,增长9.23%,占财政总收入的82.54%;非税收入18050万元,非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17.46%。收入明细项目安排如下: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823万元,较上年增加2755万元,增长3.93%,其中:税收收入54773万元,包括:增值税12800万元,企业所得税2240万元,个人所得税1180万元,资源税22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250万元,房产税750万元,印花税380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750万元,土地增值税12962万元,车船税650万元,耕地占用税11000万元,契税8135万元,烟叶税2400万元,环保税56万元;非税收入18050万元,包括:专项收入490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500万元,罚没收入2500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6300万元,其他非税收入850万元。
(2)上划中央收入24416万元,较上年增加3607万元,增长17.33%,其中:上划中央增值税17067万元,上划中央消费税20万元,上划中央企业所得税4800万元,上划中央个人所得税2529万元。
(3)上划省级收入6151万元,较上年增加851万元,增长16.06%,其中:上划省级增值税4267万元,上划省级企业所得税960万元,上划省级个人所得税506万元,上划省级资源税73万元,上划省级城镇土地使用税321万元,上划省级环保税24万元。
(4)上级补助收入197030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414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9839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4500万元。
(5)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公共财政预算31000万元。
2、支出安排情况
2019年公共财政支出300945万元。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制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09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511万元;教育支出4420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276万元;文化体育传媒支出171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18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457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70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865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8258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769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33万元;商业服务流通事务支出439万元;金融支出40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973万元;保障性住房支出600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支出31万元;总预备费3100万元;其他支出26762万元(含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8402万元,未细化到部门的上级专项转移支付18360万元)。
3、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19年公共财政收入7282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703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31000万元,上年结余1884万元,收入总计302737万元。2019年公共财政支出300945万元,上解支出1322万元,支出总计302267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7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2019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5078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50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8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6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0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2000万元,上年结余2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52800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9630万元,上级补助支出2000万元,上解支出150万元,调出到公共财政预算31000万元,支出总计5278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年终滚存结余2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情况
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60万元(农商银行股本分红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60万元,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四)社保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66071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33753万元,利息收入25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1801万元,其他收入260万元,转移收入3万元。分险种收入情况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75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08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3398万元(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下同),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1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2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386万元。
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计5215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648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69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992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00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9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9697万元。
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1391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11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39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347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结余3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21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7689万元。
(五)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全面完成2019年预算任务
2019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本次会议确定的预算目标,砥砺奋进,务实创新,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规范政府收支,切实发挥好财政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基础作用。
1、筑牢金融安全堤坝,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严格按照债务化解方案安排还本付息资金。全面落实化债方案确定的偿债资金来源,既要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政府偿债责任的还本付息资金,也要强化融资平台偿债责任,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二是积极支持金融创新。由财政出资成立县级投融资担保公司,鼓励支持县城投、经建投转型后的金融信贷需求,加大支持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能力。三是大力争取债券资金。抓住中央“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券规模”的政策机遇,大力向上争取新增债券资金,用好用足债务限额,保障城区学位建设、湘九公路、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用款需求。四是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助推城投公司等融资平台转型,加快保障性住房三期建设,尽快盘活保障性住房一、二期项目。
2、增强县级可用财力,推动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是全力支持西区开发。围绕县委推进西区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争取资金、筹集资金、融资借贷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在改善县城面貌、实现提质扩容的同时实现经济带动、财税增长的目标。二是推动皮具产业园项目落地。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抓住国家批复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全力支持皮革皮具智慧生态产业园建设,全面落实税收、土地等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和骨干税源。三是引进总部经济项目税源。抓紧创威鞋业、泽乾影视文化产业园等落户经开区,鼓励支持总部经济发展,打造税收优惠政策“洼地”。四是大力培育房地产市场。加大商住、商服用地出让力度,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使房地产行业税收成为县级收入的主要来源。五是加大向上争资力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转移支付要向县乡基层和贫困地区倾斜,县财政大力加强转移支付政策的研究,切实增加县级可用财力。
3、优化支出结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积极盘活财政沉淀资金,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和普惠性。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县本级安排教育事业发展资金4397万元,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安排学前教育奖补资金;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安排学生资助资金,支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落实教育脱贫政策,加大对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安排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转和条件改善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二是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安排园区务工人员交通补助,贫困人口外出务工补助,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补助,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等。三是支持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安排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1498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补助319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补助561万元。四是支持六大战役和重点项目建设。安排六大战役专项资金5000万元,重点建设项目资金14000万元。五是加大对脱贫攻坚和污染治理的财政资金投入。安排精准脱贫攻坚项目资金10000万元,重点支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助等领域;安排环境治理资金2000万元,用于大气、水、土壤治理、秀美蓝山建设。
4、强化预算约束,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一是继续抓好预算法贯彻落实工作。深入开展预算法学习宣传,引导部门切实增强预算法治意识,着力营造学法用法守法尊法的良好氛围。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以资金使用绩效为导向推动专项资金清理整合,从绩效目标的设立、执行监控、事后评价、结果应用等全方位跟踪监督评价专项资金效果,扩大绩效评价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机制。三是切实强化预算约束。年度预算批复后,督促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和用途使用。严格落实预算法,坚持先预算后支出,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整和调剂事项,切实强化约束,维护预算严肃性。建立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挂钩机制,对部门预算执行进度偏慢、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适当核减其下一年度经费。四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重点关注扶贫、民生等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坚决查处各种扰乱财经秩序的行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积极探索民生资金全领域“在线+综合”监管机制,构建源头控制、在线跟踪和监督问效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积极配合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配合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运行。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政协的建议和意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积极作为,确保完成2019年财政工作任务,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