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江华
分享到:
首次提出!这项研究或将改写教科书
  • 发布时间:2024-04-03 11:10
  • 来源: 江华科协
  • 作者:
  • 字体【      】

    从恐龙演化而来的鸟类,如何分化出诸多形态?


    4月2日,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张国捷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学者,在国际期刊《自然》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联合团队对介于不同的“目”和“科”之间的鸟类分类关系进行研究,提供了一套新的鸟类分类划分方案,完善鸟类物种“生命之树”,为鸟类物种分析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科级鸟类分类树


    多年前,张国捷联合国内外学者发起了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B10K),旨在组织收集全球现生10000多种鸟类的基因组及形态信息,构建起鸟类物种的“生命之树”。迄今,该计划已经历“目”“科”级别的攻关。基于“科”级别阶段收集的基因组数据,联合团队此前构建起覆盖全球92%现生鸟科的“生命之树”,包括了218个科类群。


    此次研究中,张国捷团队与合作者以基因间区比对序列数据集为基础,将6000多万年前鸟类大爆发后“辐射性演化”产生的新鸟小纲,划分为四大分类:以火烈鸟为代表的奇迹鸟类,包含了鸽子与杜鹃的鸽鸨类,囊括了麻雀、鹦鹉、鹰等的陆鸟类,以及一个被称为元素鸟类的分类。



元素鸟类


    其中,元素鸟类是张国捷团队新提出的新类群概念,是一个介于“纲”和“目”之间的大类群,包含了10个“目”。元素鸟类有主要在水域活动的海鸥、丹顶鹤等鹤形类鸟类与企鹅、信天翁等鹭形类鸟类,圭亚那国宝麝雉等主要在陆地活动的鸟类,天空活动的夜鹰和雨燕等夜鹰目鸟类。



新鸟小纲主要类群的分类变动


    张国捷团队基于本次研究,对鸟类演化历史做了更精确的时间断代,为发生在物种大灭绝之后的“大爆炸”假说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新鸟类在辐射演化过程中,相对于祖先类群,出现了脑容量急剧上升、体重急剧降低等一系列变化。这体现出新鸟类在恐龙大灭绝后,适应并拥有了更多生存空间。


    “新的分类系统获得了大部分基因组信息的支持,更客观地反映了一亿多年来鸟类的分化历程,极大地改变了教科书里对鸟类类群的分类和关系论述,并将调整博物馆对鸟类的分类整理。”张国捷说,此次研究为进一步对现生所有鸟类开展分类提供了更为可信的框架体系,揭示了整个鸟纲的类群演变历史,将为鸟类起源和演化规律的研究开启了新征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