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MM-0201-2018-001
大圩镇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中共大圩镇委员会
大圩镇人民政府
(2018年2月11日)
1、 基本情况
大圩镇29个行政村1个社区,366个村民小组,9509户,3.9万人,耕地面积29064.44亩,其中水田19394.67亩,旱地9669.77亩,林地面积25.46万亩。全镇现有贫困村12个,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18个,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2641户10631人。2014年至2017年脱贫6304人,长山、高寨等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余下4323人尚未脱贫,两岔河、东冲河等6个贫困村未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一)思想重视不够。镇、村干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平衡,部分非贫困村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仍然存有应付和赌运气的思想。部分结队帮扶责任人责任心不强,帮扶工作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二)内生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心态和思想存在偏差,认为戴上“贫困帽”就冬暖夏凉,有以当贫困户为荣的心态,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存在有怕脱贫、不愿脱贫的现象。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
(三)基础工作不细。在村级台账和一户一册上,部分村依然存在建档立卡户档案资料不完善,经营收入计算不实、帮扶手册与档卡及贫困户实际情况相互不一致的情况。部分村级台账汇总整理不及时,对建档立卡户外出务工情况,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享受相关政策方面缺乏台账明细,一些开展了的帮扶措施在手册上没有体现。系统数据清洗进度慢,各村核查信息上报不够准确及时,录入的工作质量和进度效果不佳。
(四)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全镇经济基础较差,财政底子薄,导致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公路等级低;个别村通讯网络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攻坚进程。
(五)产业扶贫乏力。受条件和思路限制,对“四个三”产业的整体推动尚未完全形成合力,缺少规模龙头产业和专业合作社,各个村产业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高低不一,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造血”功能普遍不足。
(六)后扶力量欠缺。一是高寒山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后扶工作矛盾突出。如贫困户经济发展、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就业和自主创业等问题都没有较好的解决。二是非贫困村帮扶力量欠缺。我镇贫困人口超过100人以上的非扶贫村共有18个,贫困户1223户4977人。全镇七站八所干部职工按每人最多帮扶5户政策要求,难以包户帮扶到位。
三、工作计划
2018年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将紧紧围绕“贫困发生率、漏评率、错退率2%以下,群众满意度90%以上”的工作目标,突出问题导向,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深度用力,巩固6304人已脱贫人口的脱贫成果,保证稳定脱贫;2018年,全镇减贫3785人以上,文明、源头、两岔河、东冲河、横江、心合等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一)突出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持把脱贫攻坚当作首要政治任务抓,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建立健全书记乡长负主责,其他领导包片,第一支书、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帮扶责任人包户的工作责任机制。继续充实和加强扶贫队伍力量,明确强化责任,做到帮扶目标、脱贫标准、扶贫责任、帮扶措施、工作进度“五个明确”。切实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队长组织、领导和指导作用。
(二)突出做好基础工作。一是进一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不断丰富宣传方式,努力政策宣讲广度和深度,切实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二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台账。严格对照扶贫档案管理标准和要求,针对档案台帐中信息不全、缺项漏项,信息不准、逻辑矛盾,程序不到位、手续不完整等问题,以绣花的功夫逐一对照检查、补充完善,及时更新清洗扶贫信息系统数据,确保基础数据“三个一致”。三是控制好“三率一度”。控制好综合发生率、错退率、漏评率,特别是提高群众满意度。帮扶责任人必须坚持每月上门走访,真心实意为结对人解决些实际问题。要下大力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让群众增强获得感。三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畅能力,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0公里。抓好美丽乡村、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等项目建设,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和配套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五小”水利建设工程,解决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和农田灌溉难问题。五是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以推进“四个三”产业发展为抓手,新建小微企业6家,发展乡村旅游项目12个,对接落实好县光伏办拟在全镇12个村选址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确保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达4万元以上;完成“空心村”治理复垦土地725亩,通过发展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和小微企业进村等多种形式,想方设法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加快土地流转,力争每个贫困村都流转土地300亩以上,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扩红薯粉、小尖椒等品牌产业规模和知名度,积极培育红心猕猴桃、万亩茶叶等脱贫产业示范基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用足用好金融扶贫政策,着力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贫困户加大种、养殖规模,推行“互联网+农业”产销模式,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六是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对驻村帮扶工作队日常管理、培训、监督和考核,帮扶责任人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扶贫工作队队长每月驻村20天,入户走访做好记录和照片。镇纪委将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工作队、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到岗到位情况和入户帮扶情况进行督查,对违反工作纪律和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将进行全镇通报,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七是进一步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对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建设规模、投资金额、建设工期等内容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上级关于扶贫项目检查验收程序和标准,对已完成的项目,积极组织自查自验,达到要求后及时上报审核验收报帐,并严格执行扶贫项目报账规定,避免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加大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力度,确保每一个扶贫项目接受群众监督,每一笔到户资金准确无误,群众无异议。
(三)突出严格督查考核。围绕“人脱贫、村出列”的目标,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把脱贫攻坚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镇、村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建立月抽查、季调度、半年考核、年终总评的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中。建立脱贫攻坚责任追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随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列出清单,督促整改落实,逐一销号。发现负面典型,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整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从严从速追究责任。
2018年全镇脱贫攻坚战役月度工作安排表
月 份 |
工作内容 |
2018年2月 |
1.制定镇、村两级全年工作计划;2.完成驻村干部调整;3.完成帮扶责任人调整;4.组织扶贫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 |
2018年3月 |
1.3月10日前组织一次培训,学习扶贫政策及相关文件;2.3月20日前各帮扶责任人全面对贫困户进行入户摸底,完善档卡资料;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及措施,3.召开一次扶贫工作调度会。4.完成易地搬迁主体建设。 |
2018年4月 |
1.落实到户扶贫政策;2.开展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建设;3.开展危房改造工程;4.月底完成四个三产业摸底情况。 |
2018年5月 |
1.重点开展督查;2.入户开展三率一度走访调查。3.完成易地搬迁装修装饰及市政配套设施工程。 |
2018年6月—7月 |
1.6月中旬召开一次民主评议会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2.落实特惠保续保情况;3.整改联点督查发现的问题。4.完成易地搬迁户房屋分配工作。 |
2018年8月 |
1.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工作任务;2.更新镇、村两级资料台账;3.落实好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 |
2018年9月 |
1.建立贫困户医疗救助台账;2.金融扶贫政策落实;3.梳理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落实产业扶贫政策;4.开展新农合、新农保缴费工作。 |
2018年10月 |
1.全面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10月底完成产业扶贫补助落实产业扶贫政策;3.10月中旬完成扶贫迎检方案。4.10月中旬启动2018年脱贫退出验收程序。 |
2018年11月 |
1完善扶贫项目四议两公开程序;2.完成扶贫项目资金报账和资金拨付工作。 |
2018年12月 |
全力迎接中央、省、市、县的脱贫摘帽核查验收。 |
每月完成 |
1.每月月底开一次脱贫攻坚调度会;2.扶贫工作队及驻村干部于每月25日上报建档立卡家庭成员自然变更情况。3.帮扶责任人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各扶贫工作队队长及驻村干部于每月25日前收集整理本村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记录及佐证照片,并将走访情况汇总上报镇扶贫站;4.每月镇纪委将对各村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