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 登录|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绩效评价
大圩镇人民政府2022年度整体绩效评价报告
  • 发布时间:2023-05-15 20:42
  • 来源: 大圩镇
  • 作者:
  • 字体【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江华瑶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江财绩[2023]2号)精神,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对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自评,现将我单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人民政府为镇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内设2个行政机构和5个事业机构。行政机构为:政府、财政所;事业机构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务中心、文教体广电事务中心、工交安监药监和规划建设环保事务中心、农业水综合技术推广事务中心,公共卫生事务中心。

(二)人员情况

核定人员编制 141 人,实有在职在编人数 92人,退休人员 45人,遗属抚养人员 20 人,临时人员 6 人,公车改革后,现有车辆编制 3台,2台公务用车,1台应急用车。

二、部门整体收支结余情况

我单位2022年收到财政资金1832.58万元,年初结转结余0元,合计1832.5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138.44万 元,项目支出694.14万元;2022年全年实际支出 1832.58万元;结余财政资金0元。基本支出结余0元,项目支出结余 0元

三、预算执行与管理情况

2022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单位2022年度评价得分为 99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如下:

1、投入10 分

预算配置得10分。其中: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 92人/编制 141人*100%= 65%,得5分;“三公”经费预算数无变动,变动率小于0,得 5分。

2、过程 50分

(1)预算执行得 20分。预算完成率100%得5分;预算控制率得5分;无新建楼堂馆所得10分。

(2)预算管理得30 分。公用经费控制率:122.93  万元/122.93 万元=100 %,得1.5 分;“三公经费”控制率:6.67万元/ 6.67万 元= 100 %,得1.5 分;政府采购执行率 124.58万元/124.58万 元=100 %,得 3分;管理制度健全有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等得8 分;资金使用符合规定得 6分;预决算信息公开按规定内容在规定时限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基础信息完善,得 10分。

3、履职效益得9分。

(1)产出指标内容:

指标1:新增小微企业2个,得2分

指标2:危房改造完成4户,得4分

指标3:产业扶持完成率100%,得2分

指标4:村级组织建设完成率100%,得2分。

(2)效益指标方面:

指标1:青少年建档立卡户入学率100%,得2分

指标2;农村生活环境改善情况良好,得2.5分

指标3: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良好,得2.5分

指标4: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情况,得3分

(3)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得10分:在年度绩效考核中成绩优秀。

四、绩效情况

(一)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分析。

一是筑牢防返贫底线。结合“五联系五到户”主题活动,开展防返贫监测排查与政策宣传,全镇2786户10491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其中未消除风险对象134户200人,均安排了结对帮扶(联系)人,全面落实了结对帮扶“五个一”、结对联系“四个一”工作职责。各村均配备1名防返贫监测员,全年核实处置返贫风险预警信息307条、政策未落实预警信息65条,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工作,2022年人均纯收入15765.43元。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和“三帮一”工作,落实送教上门学生17人,“两免一补”“雨露计划”等教育资助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有保障。全镇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困难人口2022年参保率100%。对全镇脱贫户和监测户住房开展安全鉴定“回头看”,新建和改造农村危房5户。抓实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引进帮扶车间7家,帮助260余名留守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投入29余万元对安置点管理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建有千吨万人自来水厂1个,分散供水饮水工程15处,全力保障群众安全饮水。

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人居环境整治“一拆二改三归四化五到位”的要求,建立了乡镇负责、村具体实施的责任体系,通过采取会议、广播、标语、“连心桥”微信群等多种有效形式,加强舆论引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争取上级政策奖补、后盾单位支持、村级自筹、村民投工投劳等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拆除危旧空心房1万余平方米、旱厕80余座,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新)建61座和8户问题厕所整改;硬化巷道6000余平方米。引导建立了以“一约四制”(村规民约、“庭院三包”制度、公共区域保洁制度、文明户卫生户评比制度和卫生缴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长效保洁机制,全镇聘请保洁员96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每月开展“十佳十差”评选并公示,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考核,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积极配合县自然资源局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及“5+X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对评选出209户星级文明户进行了表彰通报及授星挂牌,以典型示范带动乡村移风易俗,大圩镇人民政府、大圩镇宝镜村获永州市“文明村镇”,大圩宝镜古民居风景区获永州市“文明风景旅游区”。成立大圩镇“乡村振兴月例会”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推进“乡村振兴月例会”,切实保障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与效果,提高群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11月共收集议题 955 个,议定事项 895 个,需上级协调配合的60个,有效解决了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五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优势,通过组织推动、产业拉动、项目带动等方式,综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有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我镇突破20万元以上的村5个。特别是长山村在中南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提出“山上茶叶、山下果蔬药材”的生态种植规划,探索出了引进投资、委托帮扶、直接投入等发展模式,形成了蔬果、茶叶、食用菌、药材等长期稳定产业,解决了全村1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年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

(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一是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全镇现有小微企业26家,涵盖马达、耳机、制衣、雨衣等多个行业。全镇完成早稻种植6087.4亩,中稻种植16028.1亩,晚稻种植7026.35亩,圆满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底线;流转土地11000余亩,大塘、长山、莲花等村4600余亩茶叶基地,良缘、草皇、靖边营等村3000余亩砂糖橘基地,军田、源头、长山紫长茄、甜玉米、朝天椒等2000余亩蔬菜基地的农业产业格局已初步成形。沟边、木园景、长山等村食用菌厂扩大规模,新增10个厂棚,1个冷库,年产量约320万袋。大圩镇特色产业红薯粉年产量已超过10万斤。依托宝镜古民居、红军街等景点,以附近游客为基点,重点发展桂、粤、港、澳客源,接待游客2万人次,带动村内民宿、餐饮、农特产等产业发展旅游收入达到50万元。

二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江东大道排水管网改造项目总投资金额857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污水管道1340米,雨水管道1294米,检查井168座,项目预计明年6月按时完工。宝镜扩容提质及大圩老街红军街提质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万元,其中红七军十九师政治部旧址修缮工程已完工;国保资金-宝镜何家大院保护修缮工程已完成财评,项目资金约1200万元,正在按程序开展相关工作,准备春节后启动施工。宝镜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64万元,计划春节前完工。

三是纾困增效成效显著。严格按照“五心四到两保障”要求,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母亲式”服务,联系财政所、国土所、供电所、银行等相关单位,走访镇内小微企业300余次,帮助解决因疫情影响导致的贷款难、招工难问题,帮助468余名留守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三)行政效能分析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285.4万元进行崇江小区农村用电电网建设项目,投入20万元进行农贸市场改造项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新修道路0.76公里,修建护栏245.6米,清理水灾淤泥、塌方约2万方,维修桥梁3座,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投入资金1119万元,在12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农田面积6993亩。投入资金18万元修建水利设施2条1282米,投入资金39万元维修河堤1603立方米,协助环保局完成大圩镇中心水厂、高寨、沟边、书里等村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二是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10842人、医保征缴23771人,发放困难群众参保资助40.64万元、特困供养金145.38万元、低保金396.4141万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31.0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4万元、临时救助9.93万元、高龄补贴104.79万,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成劳务输出3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3个,完成失业登记20余个。军田、草皇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儿童之家项目有序推进,不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

三是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对本科上线人数89人进行了走访慰问,全年雨露计划奖励508人次,累计发放补助77.25万元;积极开展“三防”重点工作,统筹安排防溺水工作,不断织密织牢“防护网”;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学校的困难和问题,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四是健康事业深入推进。不断提高人口健康服务水平,全镇完成两癌检查590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80人、城镇及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申报65人,办理准生证200余件。

五、存在的问题

1. 预算编制工作有待细化。预算编制不够明确和细化,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需要提高,预算执行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

2.人员严重缺编与工作任务繁重矛盾日益突出。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2.持续抓好“三公”经费控制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3.加强项目开展进度的跟踪,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

七、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附件:绩效评价通知附件1-3(大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