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00019/2024-10368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叶春桃委员等人:
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化中心城市“一江两岸”风貌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湘江是我市中心城区的重要景观轴,“一江两岸”是我市的城市名片,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了加强湘江两岸的规划管控。收到《关于优化中心城市“一江两岸”风貌的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对提案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征求了住建、林业、城管、文旅、城投等各部门意见。2024年5月23日,我局邀请市政协相关委员及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并根据各委员和部门的意见对提案办理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将提案办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留城市基底,注重有机联系
(一)保护自然山水、保留城市基底
我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保护中心城区山水洲城的自然格局,组织编制了《永州市山体水体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和《永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完善了绿网系统,划定了城市绿线、蓝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构建“蓝绿交织、山水相连、城河互融”的空间格局,着重对中心城区“一江一河四水五岛七山”进行保护。一是划定山体水体保护线,制定保护标准。山体保护方面,对高度20米以上、坡度25度以上的山体,及高度与坡度要求不足,但具有特色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的山体进行保护,划定山体保护线,中心城区划入保护范围的山体共26座,包括唐家岭、伏塘公园、百花塘森林公园、复兴岭、西瓜岭、狮子岭、西山、东山等。制定临山区域的建筑高度和建筑面宽管控标准,按照视线廊道要求进行建筑高度管控,临山高层建筑连续展开面宽不得大于60米。水体保护方面,将宽度超过5米的河流、面积超过0.5公顷以上水体及宽度与面积不足但具有特色景观、人文景观的水体纳入保护范围。划定城市“蓝线”,着重加强潇水、湘江、愚溪河、黄溪河、曲河、水汲江等重要水体的保护。制定滨水区域建筑高度和建筑面宽管控标准,严格控制滨水建筑面宽,确保沿江通透性,控制开发强度,塑造沿江优美天际线。二是塑造山水洲城特色景观。冷水滩区以宋家洲为核心,从永州大桥到曲河大桥形成串联的城市景观环,永州大桥到宋家洲大桥为景观北环,已通过湘江东路、湘江西路串联白石山公园、湘江东路风光带、湘江西路文昌阁、红枫林、樱花林等城市景观,下一步拟建下河线体育公园、特色植物展示区、浮桥公园、历史建筑展示区、虎岩文体休闲驿站等特色景观项目;宋家洲大桥至曲河大桥段串联成滨水南环,以滨水自然生态风光带、高端住宅区为主,南北二环步行道、自行车道贯通,充满城市活力。滨江新城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围绕巴州岛、黄溪河,规划黄溪河风情街、水上运动基地、康养综合体等特色生态运动休闲项目。零陵区零陵北部新城片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是潇水、湘水汇聚之地,结合西瓜岭公园、萍岛、老埠头等自然人文景观,打造高标准的文旅休闲、康体养生项目,延续潇湘千年古镇历史文脉,形成特色历史风貌区。
(二)多管齐下守护古树名木
永州古树名木数量众多、树种丰富,是永州生态建设的靓丽名片。为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首先,我市制定了《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和《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从法律层面进行保护管理。其次,市林长制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永州市“林长制+古树名木保护”固本强基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一是按照“一树一档”,全面建库。组织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和基础数据校准,全面并精准掌握辖区内古树名木分布、种类、树龄等信息数据,全面建成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信息管理数据库。二是加强巡护,人防、技防相结合,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一长四员”巡护体系,增建一级古树名木视频监控系统8个,并接入省林业大数据平台。再次,不断加强宣传和培训,多次组织开展古树名木科普宣传活动,并组织全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技术人员和“一长四员”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古树名木的科学化、智能化、全民化保护。最后是进一步理顺保护机制。建立了“园林部门管城内、林业部门管城外”的管理体制,明确了部门管理职责,并在全市实行“林长制”管理模式,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对古树名木进行重点保护。
(三)完善交通体系、搭架横跨彩虹
一是跨江交通体系已基本完善。跨江通道一直我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中心城区现已有8座跨江大桥,根据已批复的《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心城区由北至南新增了北环路大桥、李达大道大桥、阳明大道大桥等 3 条跨江通道。近期,我局还组织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湘永路跨江方案,并召开了方案研讨会,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二是优化跨江步行通道。首先,对现有的浮桥进行修缮,为保留老冷水滩历史记忆,市城发集团组织编制了浮桥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对浮桥及浮桥两端进行景观改造提升,项目依托冷水滩城市发展历程,以“永州老故事,城市新烟火”为主题,塑造一个有温度的文化休闲空间。其次,关于宋家洲修建连心桥的问题,一直是市民期盼解决的问题,目前从河东到宋家洲建设连心桥,跨度较大,对技术要求和资金要求较高,且对湘江东路交通会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进行充分论证后实施。现宋家洲西侧正在修建千吨级航道,在宋家洲西南侧将会建一个闸门,该闸门顶部将成为连接湘江西路和宋家洲公园一个步行交通纽带。
二、规划建设“三城”,塑造滨江风貌
(一)延续古城“风韵”
我市一直坚持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严格实施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着重对“两山一水”“两纵七横十八巷”“永州八记、八景、八愚”“潇湘八景”等历史文化景观进行管控和保护,注重文脉传承。首先,严格管控建筑限高,完好的保存了“两山一水”的山水形胜。在《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严格对“两山一水”进行管控,潇水两岸核心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建设控制地带内不超过15米,留出10条视线廊道,基本形成东山西山隔江眺望,并可俯瞰四周各景点和潇水。其次,修复“两纵七横十八巷”,保护古城街巷格局。启动了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项目,即柳子街、正大街-城南路、大西门3个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区域的保护修缮工作,近几年,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修缮柳子街历史街区,改造人民路历史风貌街道,推进解放南路历史街区城市更新。完成柳子街、解放南路、老埠头3条历史文化街区内200余栋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为恢复九井十八巷原貌和功能,启动了水晶巷、总督巷、鼓楼巷、三多坊等历史街巷的空间和立面整治,以水晶巷为示范点,投入1000多万保护修缮经费,努力营造古朴雅致的古城风貌。三是保护“永州八记、八景、八愚”“潇湘八景”历史性自然景观,打造东山、大西门地段特色历史风貌。推进“永州八记”历史性自然景观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拆除保护范围内侵占山体的各类违章建(构)筑物,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清除生长过剩的水草藻类,恢复“全石以为底,水尤清冽”的景象,保护山体植被、自然岸线,保持开阔的自然风光。新增大西门历史街区,增设环境协调区,以进一步保护名城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等自然景观和环境。四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城区开发利用促融合,创新非遗发展形式,实现“以非遗带旅游,以旅游哺非遗”。零陵区依托春节、元宵、端午、国庆等传统节日,编排零陵花鼓戏、零陵渔鼓、零陵山歌等非遗节目融入景区活动展演。在2023年第二届永州旅游发展大会、第四届柳宗元文化旅游周∙零陵夜宴期间,将柳子家宴作为接待宾客的一项重要体验活动,在东山景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依托柳子街熊氏孝爱文化传习基地、柳子庙廉政教育基地开设愚溪大讲堂、柳子讲坛、何仙姑文化等公益讲座,既为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形象、瞄准市场的机会,又起到了宣传推介、树立形象的效果,让非遗魅力成为引客入永、引客入零的金名片。
(二)更新老城“底蕴”
以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为契机,推动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与老城协同发展。一是每年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工作,总结城市运行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规划实施的建议和意见。二是充分结合特色历史资源,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零陵区计划拉通零陵湘江东路(西瓜岭段)和湘江西路(萍阳北路段),该两条路分别途径潇湘千年古镇和零陵老工业区,在道路设计时进行了充分论证,湘江东路西瓜岭段保留了古驿道、潇湘庙、历史建筑群等历史遗迹,该路段与萍洲岛隔江相望,是“潇湘夜雨”盛景所在地。湘江西路(萍阳北路段)途径零陵卷烟厂、氮肥厂等,目前零陵卷烟厂技改我局已完成规划审批,其他老厂房结构仍保留完好,在湘江西路拉通后,可开展文创、休闲餐饮等特色项目。该两条路拉通后,可再现潇湘千年古镇和零陵地区老工业区的特色历史风貌。冷水滩区近几年来实施湘江西岸城市更新项目,拉通了湘江西路和与其相交的10条支路,湘江西岸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为保留湘江西岸城市记忆,结合铁路文化、工业文化、码头文化,规划了铁路绿带公园、浮桥公园、历史建筑展示区等,保留了虎岩粮仓、木材总厂等代表性的工业文化遗产,目前正在利用粮仓打造城市书吧,改造木材总厂红砖房为婚纱摄影、文创餐饮综合服务基地,给市民留下更多有温度的城市记忆。
(三)展现新城“瑰丽”
按照“一江两岸、南北联城、带状组团、中部崛起”的城市格局,管控好零陵北部新城、滨江新城、冷水滩东部新城的建设。一是促进城市拥江发展,加快南北连城。目前冷水滩城区沿江通道已贯通,正在逐步打造一江两岸烟雨潇湘百里生态走廊,围绕滨水绿地广场及公共建筑塑造城市滨水公共活力中心,开辟视线通廊凸显标志性建筑和地段。重点打造以宋家洲为核心,联动周边城市功能,再现冷水滩八景, “冷水弯弯一把弓,将军骑马射蜈蚣,狮子背后藏猛虎,观音坐莲挡北风”的昔时风貌格局。二是强化带状组团,推进中部崛起。冷水滩片主要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管控好冷水滩东部新城,精心组织了马路街片区城市设计,完善了商业、医疗、居住、教育等综合服务配套,已建成万达广场、首衡城、中心医院、金龙绿城等项目,组团式发展布局已基本形成。中部滨江新城片区以会展中心、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现代服务功能为主,已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高阳学校、华侨城等大型公共文化娱乐项目,拟建设环保科技城、市中医院、水上运动中心等项目,并结合巴州岛、黄溪河打造核心景观区。零陵北部新城片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以发展高水平的文旅休闲服务、教育文化、康体养生等功能为主,正在规划建设康养综合体、西瓜岭公园等项目,结合萍岛、西瓜岭、老埠头打造特色历史风貌区。
三、严格管理实施,完善制度保障
一是健全风貌管控体系。首先,深化顶层设计。我局组织编制了《永州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专项规划,并在专规的指导下逐步完善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着重对“一江两岸”、永州大道、火车站片区等城市重要地段、重要节点进行风貌管控,对城市景观轴线、视线廊道、天际轮廓线进行了引导,塑造城市特色景观。其次,加强技术管控。我局正在建立城市风貌实景三维管控系统,主要将“一江两岸”、永州大道、火车站片等重点区域50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实景三维建模,在项目审查中将管控要求和管控要素导入到管控系统中,可更直观更科学的进行审查和决策。再次,完善管理制度。我局制定了《永州市城市和建筑景观风貌品质管控有关规定》、修订了《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立了建筑外立面审查审批模板和批后管理规定,进一步从项目细节上对建筑形态、高度、色彩、材质、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风貌管控。二是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审查层级。“一江两岸”沿线是我市重要景观界面,沿线的建设项目首先由我局组织内部审查,再报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技术专班进行会审,根据专班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报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三级审查,严格把控一江两岸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三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13号)要求,我市积极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在市级层面上,以地方立法出台了《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建立起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三个保护层次的保护框架。2023年市人民政府第34次、38次常务会议对全市文物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即将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实施《永州市文物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对“五纳入”工作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四是探索推行“建筑铭牌”制度。为激发建筑师的荣誉感,提升建筑的地域特色和品质,在单体建筑主入口或群体建筑标志性入口设置“建筑铭牌”,永久留存展示。并定期举行优秀建筑评比活动,以创造更多城市精品建筑。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坚持规划引领和问题导向,优化“一江两岸”建筑和景观风貌,打造“山水洲城”特色城市景观。
感谢你们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