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240007/2025-00312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道县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现将全县1-12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1-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分析
(一)农业
2023年1-12月粮食产量37.42万吨,同比增长1.9%;蔬菜产量105.5万吨,同比增长2.9%;水果产量23.78万吨,同比增长5.7%;生猪出栏78.52万头,同比增长2.0%;牛出栏7.42万头,同比增长16.6%;羊出栏17.71万头,同比下降6.0%;家禽出笼870.3万羽,同比增长2.6%;禽蛋产量0.88万吨,同比增长31.3%;水产品产量2.77万吨,同比增长6.4%;林草产值40.09亿元,同比增长5.0%。
监测分析: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38.3万吨,同比增长2.3%;蔬菜产量111.8万吨,同比增长5.9%;水果产量25.2万吨,同比增长6.0%;生猪出栏80万头,同比增长1.9%;牛出栏7.7万头,同比增长3.7%;羊出栏18.9万头,同比增长6.7%;家禽出笼760万羽,同比下降12.6%;禽蛋产量0.97万吨,同比增长10.2%;水产品产量2.93万吨,同比增长5.7%;林草产值42.5亿元,同比增长6.0%。
(二)规模工业
2023年12月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速18.6%;1-12月累计工业总产值154.8亿元,同比累计增速7.3%。
监测分析:2024年12月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1.1亿元,同比增长19.1%;1-12月累计工业总产值190.3亿元,同比增长16.0%,与上月基本持平。三大门类中:采矿业下降20.9%。
工作建议:按照年度GDP增长7.0%的目标,工业采矿业增加值增速需达到-12.3%,目前采矿业增速-20.9%,相差8.6个百分点,将拉低GDP增速0.2个百分点。建议加强统筹调度,提高电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5个点以上,弥补采矿业空缺。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1-12月累计完成投资117.54亿元,增速-13.0%。
监测分析:2024年12月当月完成投资14.0亿元(紫金两个项目省级解锁8.6亿元),1-12月累计完成投资122.25亿元,增幅4.0%。其中,建安投资2024年12月当月完成14亿元,1-12月累计完成108.9亿元,增长1.6%。
工作建议:按照年度GDP增长7.0%的目标,建安投资增速需达到6.8%,目前建安投资增速是1.6%,相差5.2个百分点,将拉低GDP增速0.1个百分点。
(四)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
2023年1-12月平台(企业+个体)累计完成32.44亿元,增幅-13.4%,其中:企业16.6亿元,增幅-23.6%;个体15.84亿元,增幅0.7%。
监测分析:
1.企业:12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2亿元,增速31.8%;1-12月累计完成22.68亿元,增速26.1%;
其中:1-12月批发要达到5.38亿元,增速18.0%;石油要达到5.02亿元,增速-3.3%;零售要达到46.33亿元,增速17.3%;烟草要达到6.45亿元,增速5.0%。
2.大个体户:12月当月实现1.57亿元,增速13.1%。1-12月累计完成18.62亿元,增速14.3%。
(五)金融保险业
监测分析:1-12月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保费收入增速要分别达到1.5%、11.5%以上。
(六)房地产业
2023年1-12月累计销售面积42.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2%。
监测分析:2024年12月当月房地产销售面积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6%,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30.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2%,比1-11月上升4.8个百分点。
工作建议:按照年度GDP增长7.0%的目标,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在20%以内,目前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是28.2%,相差8.2个百分点,将拉低GDP增速0.1个百分点。建议加强协调,住建局督促企业做好网签台账,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20%以内,排位进入全市前五。
(七)建筑业
2023年1-12月建筑总产值49.24亿元,同比增速12.7%。
监测分析:2024年第四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0.11亿元,增长6.1%,全年建筑业总产值54.95亿元,增长11.6%。
工作建议:按照年度GDP增长7.0%的目标,建筑业总产值增速需达到18.5%,目前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是11.6%,相差6.9个百分点,将拉低GDP增速0.2个百分点。建议加强调度,督促企业做好台账资料,增速力争实现18.5%的目标,排位保持全市前三。
(八)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2023年1-11月平台累计完成6.4亿元,增幅2.6%。
监测分析:2024年11月当月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速65.8%,1-11月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增速37.8%;信息传输技术、租赁商务、居民服务、科研技术、文体娱乐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55.0%、53.0%、54.0%、42.0%、43.0%。目前数据正在上报中,截止上报时间12月18日18时。
(九)劳动工资
2024年三季度房地产、居民服务、科研技术、文体娱乐、水利环境、教育、卫生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工资总额增速分别是-5.7%、8.7%、9.7%、8.0%、7.4%、2.4%、6.4%、6.1%,四季度不再取数。
(十)地区生产总值
根据上述指标监测数据,测算全年GDP完成284.27亿元,增长6.7%。
(十一)地方财政收入
监测分析:2024年1-12月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68亿元,同比下降6.35%,增速比1-11月下降3.8个百分点。
二、“四上”企业年度入统工作开展情况
(一)2024年度企业入统工作情况
截止12月份,我县今年在库企业319家,完成企业入统33家,退统企业12家,净增企业21家,其中:工业在库154家,入统10家,退统4家,净增6家(年度入统8家不在库),除科工局、高新区超额完成了入统任务,农业农村局、城管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教育局入统任务数为0;商贸在库102家,入统18家,退统6家,净增12家(年度入统2家不在库),应急管理局完成入统任务、商务局入统了18个,国投公司入统任务数为0;服务业在库34家,入统5家,退统2家,净增3家(年度入统1家不在库),除莲城集团完成了入统任务,发改局、文旅广体局、融媒体中心、卫健局还未完成;建筑业在库11家,无入统、退统企业;房地产业在库企业18家,无入统、退统企业。2024年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务必在12月份最后一个月完成入统任务(截止时间2024年12月27日)。
(二)2025年元月份年度企业入统工作任务
1.工业10家,牵头单位:县科工局,责任单位:县高新区、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国投公司。
2.商贸16家,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应急管理局、国投公司、县卫健局、县文旅广体局、县教育局。
3.服务业9家,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交警大队、机关事务中心、县文旅广体局、县商务局。
4.建筑业1家,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截止时间2025年1月5日)。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完成GDP年度目标困难大。工业因紫金锂业减产,采矿业下降20.9%,距年度目标下降12.3%相差8.6个百分点,拉低GDP增速0.2个百分点。固投因入统项目投资总额少,紫金两个项目连续3个月省级解锁7.5亿元以上,数据可信度存疑,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有4%,建安投资增速1.6%,距年度目标增长6.8%相差5.2个百分点,拉低GDP增速0.1个百分点。建筑业因在库企业少,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速11.6%,距年度目标增长18.5%相差6.9个百分点,拉低GDP增速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因住建网签项目与统计平台项目不一致,统计平台只有6个项目报数,与住建网签数据不匹配,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8.2%,距年度目标下降20%相差8.2个百分点,拉低GDP增速0.1个百分点。
(二)入统推动力度不够。当前我县“四上”企业入统完成率不高,除科工局、高新区、应急管理局和莲城集团完成入统任务外,其余单位仍未完成年度入统任务,完成任务数为零的单位也较多。投资入统项目资料存疑,如设备照片无铭牌、发票不可查验等。部分企业认为统计工作会加重负担,入统意愿不高、不配合,严重影响我县入统进度。相关部门人手不够,筛查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难度大。
四、工作建议
(一)紧盯目标抓好责任落实。各行业部门要紧紧盯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5.76亿元,同比增速7.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9.5%的总目标,深入企业指导,深挖企业经济增长潜力,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全年收尾工作。各相关单位更要紧紧围绕各项经济指标,加强研判,持续巩固长板指标,缩小短板指标差距。抓住今年最后半个月的时间,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力争所有经济指标保五进三,绝不能出现27项经济指标排位后三的情况,特别是批发、零售、工业要保三进一。
(二)坚定不移抓好企业培育。截止12月份,我县今年完成企业入统44家,要关注企业(项目)年度入统时间节点,按照规定时间完成资料上报工作,提升企业入库质量,不断壮大“四上”企业在库量,有效盘活存量,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加强行业摸底调查,重点培育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全力做好达规企业入统的指导和培训。各行业部门要积极谋划好明年工作,全面系统梳理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充分搜集、挖掘企业(项目),确保应入尽入,为争取明年一季度“开门红”增添活力。
(三)密切协作抓好产业发展。工业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送解忧”“纾困增效”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商贸要鼓励中石化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强与市公司的汇报对接,争取最后一个月的销售额稳步提升,拉动商贸增速。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能,强化协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