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永州市人民政府
登录 注册 简体 繁体 RSS订阅
无障碍 | 适老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示公告
索引号: 4311240007/2023-00292 分类:  
发文机关: 道县濂溪街道办 发文日期: 2023-03-23
名称: 濂溪街道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文号 :    
濂溪街道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2023-03-23 08:44
  • 来源: 道县濂溪街道办
  • 作者:盘清华
  • 【字体:   

2022年度,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的的正确领导下,濂溪街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建设实践中担当尽责,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着力树牢法治意识。一是重视法治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视法治工作,街道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濂溪街道年度工作计划,与全街道工作紧密结合,对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二是坚持法治观念。始终树牢宪法和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街道选聘3名政法“五老”调解员,运用法治手段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建立司法所所长列席党工委会重大决策和重大行政行为议题机制,街道聘请法律顾问1名,全年提供法律咨询18起。三是深入法治学习。建立街道党工委会前学法制度,全年学习12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政治业务培训、应知应会测试、党的二十大微宣讲等内容,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通过率100%。

二是聚力营造法治环境。一是法治宣传有声有色。“八五”普法稳步推进,辖区各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各社区实现法治宣传阵地、法治学校、法治图书角全覆盖,宪法、民法典、禁毒、扫黑除恶、反电诈等宣传活动扎实开展。二是“三治融合”有力有效。扎实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面;常态开展居务监督月例会、乡村振兴月例会、民情分析会,打造“红色小区”品牌,创新推行红色议事会机制,组建“楼道红管家”和党群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建立共建共管共商共治小区治理新模式,推行“小巷管家”项目,选聘小巷管家20人,典型经验受到湖南电视台、永州新闻联播宣传推进。三是依法治街有板有眼。将依法治街纳入街道发展战略整体布局,全面提升依法治街能力,着力打造法治濂溪、平安濂溪;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广大居民安居乐业,获评2021年度永州市平安乡镇(街道),被推荐参评平安永州建设先进集体和2022年度永州市平安乡镇(街道),被评为全省第三批应急能力建设达标乡镇(街道)。

三是致力建设法治政府。一是强化信息公开。切实落实政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完善政务公开栏、政务信息网站建设,及时公布部门办事流程信息,政府工作透明度持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年办件12437件。二是严格依规治党。抓实监督执纪问责,常态开展节前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一年来街道纪工委共受理涉纪来信3件次,来访17人次,开展作风督查21次,通报批评51人次,提醒、约谈16人次,诫勉谈话1人,党纪政务立案1起,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三是规范行政执法。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交通“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全年叫停非法施工行为40余起,以及其他违法生产行为60多起,治理整改消防、取暧隐患50余起,巡查生产经营建设单位、公共场所600多家次,发放安全生产资料3.5万余份;深入开展自建房排查整治,共计排查自建房5587户,拆除老旧危房80余座。

二、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在日常工作中偏重于业务知识的学习,“重专业学习,轻法律知识研读”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法治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二是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不明显,普法手段和方式单一,往往采取摆摊设点、发放资料、悬挂横幅的方式集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接地气不够,缺乏创新。三是工作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在推进法治过程中,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思维,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打造法治亮点特色品牌仍需不断探索。

三、下步打算及措施

一是提高基层治理法治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完成街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培育打造1个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面铺开红色议事会、“楼栋红管家”和“小巷管家”,推动建立共建共管共商共治小区治理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是法治护航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展社会治理“五聚焦五治理”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依法严惩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和电信网络诈骗、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等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争创全省平安建设先进街道;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管理帮扶,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深入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发挥“政法五老”调解作用化解矛盾纠纷,探索成立小区“红色调解室”,打造家门口的调解平台。

三是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创新普法宣传模式,突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宪法》、《民法典》普法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元素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区建设,打造1个以上法治文化主题小区、法治文化游园、法治文化广场;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做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实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业务培训推进能力提升,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