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永州市人民政府
登录 注册 简体 繁体 RSS订阅
无障碍 | 适老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道县概况 > 自然地理 > 资源特点
分享到:
资源特点
  • 2019-12-16 15:30
  • 编辑:
  • 作者:
  • 来源:道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一、土地资源 

道县土地资源丰富,人均5.1亩,是省内人均土地较多的县分之一。就土地资源的状况而言,具有山丘面积大、耕地再生能力强、土地类型多等特点。据测量计算,全县土地总面积366.27万亩,其中,耕地64.25万亩,占总面积的17.28%,人平均耕地0.87亩,比全省人平均0.8亩高0.07亩;2011年末,林地面积253.3万亩,占总面积的69.15%,森林覆盖率61.17%,高于全省57.13%的水平;水域面积16.44万亩,占总面积的4.49%。全县基本上是“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总格局。 

全县山多田少、水面广阔,除工矿、城镇、村庄、道路及石山外,能够用于发展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用地占90%,比全省(85%)高5%。在耕地面积中,水田455000亩,占70%。全县尚有部分低产田,最主要的是冷浸田,分布在山区的冲垅和丘陵地区的低洼带;其次是鸭屎泥田,发育在石灰岩上,分布于地势低洼的丘陵谷底;垅田、洞田、矿毒田,多分布在工矿区附近的冲垅或山地;重砂田,发育于砂性母质土,分布于河流两岸、塘库尾部和山丘坡地;荚泥田,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中下部。 

草场资源面积大,牧草种类多,产草量大,是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全县比较成片集中,可供放牧的草场面积有1822318亩。 

道县独特的地貌特征,形成草场资源分布的生态条件差异较大,所以草场类型多样,可分为山地草甸类、山地草丛类、丘陵草丛类、灌木草丛类、灌丛类、疏林类、油茶林间类和草坪埂类八大类草场。目前,县内大部分草场仍处于沉睡状态,牧草自生自灭,饲养牛羊大多是利用农区丘陵隙地、堤坡等零星牧地以及部分农作物秸秆,若将整个草场利用起来,全县畜牧业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能够利用的牧草有20多科,100多种。其中,多数为禾本科,也有少量的豆科。 

道县地貌构成优良,海拔170米至400米,坡度小于25度的平原、岗地、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0.9%,也就是说,宜农后备耕地资源相当充足。县内的国土整理始于2001年,已连续搞了12年,累计面积达81304亩(5420.29公顷),整理区内除土地平整、沟渠路配套、土壤肥力和复种指数提高外,还新增了耕地24867.15亩(1657.81公顷)。岑天河水库扩容改造工程完工后,道县可新增耕地14万亩,能满足长株潭连城需要的耕地指标。 

县内土壤种类多,适种性强。9个土壤是: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其中,红壤是代表性的地带性土地,面积174.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62%,这种土对发展油茶、柑橘等经济林十分有利。黄壤面积约3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28%,适于杉、松、竹等用材林的生长。非地带性土地中,石灰土面积33.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12%,适宜于油桐、乌桕、生漆和柏木等林木生长;紫色土面积12.2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34%,此土酸钾养分富足,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水稻土和潮土适宜发展水稻、烤烟、油菜等农作物。全县的耕作土壤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不良、耕作性差、肥力较低等问题;一部分稻田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严重,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35%左右,其余65%的稻田分布在平原(四马桥、蚣坝、清塘、车头和桥头等大洞)及城镇和村庄附近,一般具有5~8寸深的耕作层,含泥沙比例为7:3或6:4,多属中性土,质地良好,富含有机质(3%)及氮(0.2%)、磷(0.15%)、钾(0.25%~0.3%)等养分,有利于水稻的高产质优。 

二、气候资源 

道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能潜力大,无霜期长达309天。县城与纬度和海拔基本接近的郴州市比较,年平均温度高0.9℃,≥10℃的积温多294℃,最冷的一月高1.4℃,最热的七月低0.4℃,无霜期长9天,年降水量多40毫米。在有气象资料的五十多年中,极端最低气温只出现过一次(凌晨一时)-5.4℃;每年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0℃的天数平均4天;有的年份无冰冻,1985年以来的26年中,共出现冰冻8次,每次约2天,最长的7天(1996年12月17~23日)。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5.3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间为1569.9小时,日照百分率35%,年蒸发量1634.6毫米。 

除高寒山区外,全县各地农作物都能实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是全省双季稻和越冬作物的最适宜区之一。 

全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06.7毫米,是全省有名的多雨中心之一。但分布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初夏,与光、热基本同季,有效性好,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春末夏初常有暴雨,造成洪涝;夏秋时节,降雨偏少,常出现干旱,但有时台风袭击,也可能带来暴雨山洪。概括起来,全县的气候特点为:冬寒短暂,夏热漫长;春季多变,寒潮频繁;雨季明显,夏秋多旱;霜雪少见,生长期长。难怪湖南省的农业专家惊叹:“道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温室。” 

优越的气候条件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利,突出表现为:一是宜种性广。不仅适宜于中亚热带作物及林木生长,而且也适宜于部分南亚热带作物生长,特别是盆地中部岗平地带极端最低温度只有-5.4℃,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作物亦适宜生长,是全国脐橙生产最适宜区,与省内其他柑橘重点县比,不仅不存在低温冻害威胁,且对冬季气温要求较高的夏橙亦可正常挂果越冬。1977年,湖南省因冰冻冻死柑橘23万亩,占柑橘总面积的26.2%,冻残25.6万亩,占28%,柑橘总产比上年减少71.4%,而道县柑橘则安然无恙,总产比上年增产12.8%。二是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多熟高产增收,特别是对水稻双杂配套、一年三熟有利,是省内双季稻和越冬作物的最适宜区。三是收获季节早,晚稻成熟期比湘北提早7天左右,辣椒等春季蔬菜上市早半个月以上,农产品能够打早字牌,以早取胜,占领市场。 

三、水资源 

县内河流稠密,塘库面积广阔,水量丰盈。全县有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63条,总长1019公里。六水(泡水、洑水、淹水、冷水、沱江、濂溪河)连结大小支流,顺着地势,汇入县内的潇水,流进湘江,成为“六进一出”呈叶脉状的完整水系。县内还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82座,山塘4400口。这些水域水量丰富而稳定,能满足农作物灌溉的需要,也适宜于水生动物生长繁殖。 

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917.9毫米,径流量22.41亿立方米。年产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最多的地区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104.5万立方米,中部丘平区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90万立方米,西北部最少,为78万立方米。地表水总量达89.50亿立方米,其中客水67.09亿立方米。不计客水和地下水,全县人平均拥有水量3069.86立方米,为全省人平均水资源(2668立方米)的1.15倍。耕地亩均3488立方米。加上客水,全县人平均拥有水量12260立方米,大大高于全国、长江流域和湖南省平均水平。目前已利用水量仅占9%,存在的问题是降水的年内和年际分布不均,汛期4~7月占60%以上,多水年的雨量为少水年的1倍。因此,必须修建一定数量的蓄引堤水工程,调节水量,以减少洪涝和干旱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威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全县水力发电总蕴藏量为36万千瓦,可供开发的25万千瓦。至2012年底止,县内以湖南潇湘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已开发水电站66处,装机157台,装机容量85145千瓦,占可供开发的34.06%。小水电资源的开发,为偏远山区实现电气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道县的河流可通江(长江)入海(上海),只要重视建设和保护,河道必将成为全县重要的交通动脉。 

全县境内有地下河18条,较大泉水340处,这两部分地下水最枯天然排泄水量约5755万立方米/年。 

在水资源中,道县湘源锡矿的地下热水资源相当可观,已开发温泉3处,流量为149立方米/小时,水温分别为52℃、50℃和43℃。经国家环保局和水利部监测中心检测,水里含有16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皮肤病和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待开发的温泉流量为124立方米/小时,水温43℃以上。现已修好进入风景区的9000米水泥道路,建成冬池、夏秋池各一个,贵宾池20个,浴池面积达600平方米,日出水量高达3576吨。只要精心开发利用,就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湘南第一泉”。 

四、植物资源 

境内植被资源丰富,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有杉科、松科、木兰科、芸香科和大戟科。植物群落分布状况:一是人工杉木林群落24685.8公顷,分布于洪塘营、横岭、月岩、桥头等地;二是天然、人工马尾松、湿地松林群落37899.7公顷,主要分布在丘岗地带;三是竹林群落1651.3公顷,分布于800米以下的山脊、山坡,林内伴有壳斗科、枫香、栎类等乔木,林下有杜鹃、算盘子、冬芽,还有小面积苦竹、麻竹;四是天然人工阔叶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坡、山脊,少量分布在丘陵区的禁山和四旁,主要有樟、壳斗、楠、稠、木兰、冬青等科树种,林下多有杜鹃、继木、蕨类;五是有油茶果木林群落41024.5公顷,分布在全县的丘陵、岗地、平原区。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65649.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7.7%,森林活立木蓄积54433.5立方米,毛竹550万根,森林覆盖率61.3%,绿化率63.4%。其中有林地面积114385.5公顷,占林业用地的68.6%;疏林地面积443.3公顷,占林业用地的0.3%;灌木林面积39327.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3.5%;竹林面积1408.7公顷,占林业用地的0.8%;未成林造林地4344.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6%;其他林业用地5740.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2%。在林分面积、蓄积中,杉类26467.8公顷、1855591立方米,分别占林分面积、蓄积的23.3%、34.3%;松类37899.7公顷、1890953立方米,分别占林分面积、蓄积的33.4%、35.0%,柏类2185.5公顷、179970立方米,分别占林分面积蓄积的2.0%、2.8%;阔叶类46867.1公顷、15.6249立方米,分别占林分面积、蓄积的41.3%、27.9%。 

在林业资源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8种,即水杉、苏铁、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银杏、香果树、兰花和报春苣苔。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6种,即华南五针松、福建柏、篦子三尖杉、白豆杉、凹叶厚朴、鹅掌楸、观光木、香樟、闽楠、绞股蓝、任木、花榈木、长柄双花木、榉树、舌柱麻、伞花木、银钟花、白梓树、喜树、中华结缕草、红椿、黄连、野菱、杜仲、金乔麦和野大豆。 

有省重点保护植物46种,即长苞铁杉、八角莲、青檀、沉水樟、粘木、白桂木、黄枝油杉、长穗桑、大果马蹄荷、木荚红豆、苍叶红豆、蕈树、竹柏、五列木、多花山竹子、檀梨、红勾栲、毛鳞省藤、菜豆树、岩棕、天料木、罗汉松、穗花杉、红檵木、中华猕猴桃、铁杉、铁坚油杉、湖南参、刺楸、道县野桔、饭甑青冈、雷公青冈、水青冈、白克木、青钱柳、尖叶紫薇、天女木兰、含笑、灵香木、银鹊树、瑶山梭椤树、四川大头茶、紫茎、乐东拟单性木兰、中华猕猴桃和中华五加。 

受到国家重点保护的还有38种珍稀濒危植物。包括伯乐树、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和香果树4种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黄枝油杉、华南五针松、南方铁杉、长苞铁杉、福建柏、白豆杉、天女花、凹叶厚朴、鹅掌楸乐东拟单性木兰、观光木、樟树、沉水樟、闽楠、八角莲、粘木、绞股蓝、紫茎、中华猕猴桃、翅荚木、花榈木、长柄双花木、青檀、榉树、白桂木、长穗桑、舌柱麻、道县野橘、伞花木、银鹊树、刺楸、银钟花和白辛树34种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此外,还有30种以上的湖南省省级保护植物。例如大果马蹄荷、木荚红豆、苍叶红豆、竹柏、多花山竹子、檀梨、菜豆树、岩棕等。道县植物资源之丰富为湖南省各县区少有。 

现将几种主要野生植物资源简介如下: 

1.伯乐树 

伯乐树又名山桃树、钟萼木,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属于伯乐树科,本科仅1属,1种。道县的伯乐树主要生长在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海拔500~2000米的沟谷、溪旁坡地。 

伯乐树为乔木,高20~25米,胸径30~60厘米,小枝粗壮,无毛,有大而椭圆形叶痕,疏生圆形皮孔。奇数羽状复叶,长达70厘米;有小叶3~6对,对生,长圆状卵形,不对称,长9~20厘米,宽4.5~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有时偏斜,表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凹下,侧脉不明显,背面粉白色,沿脉锈色柔毛,中脉隆起,侧脉每边8~10条。叶柄长10~18厘米。总状花序长20~30厘米,总花轴密被锈色柔毛;花梗长2~3厘米,花粉红色;花萼钟状,长1~1.6厘米,不明显5裂,外面密被微柔毛;花瓣5片,长约2厘米,长椭圆状卵形,着生于花萼筒上部;雄蕊5~9个,花丝下部有微柔毛;子房3室,每室2胚珠。蒴果鲜红色,椭圆球形,长3.5厘米,3~5瓣裂,果瓣木质,外面有微柔毛;种子近球形。花期6~7月,果期10月。该树结实大小年明显。鲜果出种率约为20%;种子千粒重515~755克。 

伯乐树分布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5℃以上,1月平均气温4.8℃,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6℃。伯乐树多见于中山(海拔1000~1500米)地带,气候温和、多云、潮湿,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常散生湿润沟谷坡地或溪旁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为中性偏阳树种,幼年耐阳,深根性,抗风力较强,稍能耐寒,但不耐高温。生长缓慢,天然林中立木30年前生长较快。3月中旬冬芽开始膨大,4月上旬展叶;4月下旬开花,5~6月为盛花期;10月成熟,种子大,易为动物取食,故天然更新较差。 

伯乐树不仅是道县的优质树种,而且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的单种科和残遗种。它对于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1999年8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伯乐树材质优良,树干通直,纹理直,色纹美观,是一种优良的家具用材。其树皮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树皮味甘、辛、平,入肝、脾、胃三经,捣烂外敷可治疗筋骨疼痛。伯乐树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可以选作低山营造混交林和进行四旁绿化。 

伯乐树花形大,色艳丽,还可作为观赏的珍贵树种。 

2.资源冷杉 

资源冷杉,松科,冷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系中国南岭山地——道县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新发现的冷杉树种,散生于海拔1500~1700米处的针阔混交林内。 

资源冷杉属常绿乔木,高20~25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白色,片状开裂;1年生枝淡褐黄色,老枝灰黑色;冬芽圆锥形或锥状卵圆形,有树脂,芽鳞淡褐黄色。叶在小枝上面向外向上伸展或不规则两列,下面的叶呈梳状,线形,长2~4.8厘米,宽3~3.5毫米,先端有凹缺,上面深绿色,下面有两条粉白色气孔带,树脂道边生。球果椭圆状圆柱形,长10~11厘米,直径4.2~4.5厘米,成熟时暗绿褐色。 

资源冷杉分布地区,雨量充沛,终年多云雾,日照少。年平均气温8℃~12℃,极端最低温零下5度,年降水量1800~2400毫米,相对湿度85%~90%。成土母岩多为花岗岩与砂页岩,土壤为酸性黄棕壤,林内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资源冷杉散生于针、阔混交林中,树冠高耸于阔叶林层之上。 

松科中的冷杉属,是一大的种属,兄弟姐妹众多,几乎都土居在北方的高寒地带。但是,在道县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海拔1500~1700米的山坡、山窝原始次生阔叶林中,夹生着树干通直圆满、高大挺拔、叶似杉叶、果似松果的高大乔木资源冷杉,是南方仅有冷杉属的一种,也是古老孑遗树种。资源冷杉的真正珍贵之处在于,它原本应该土长在北方高寒地带,但它却土居在南方亚热带原始次生阔叶林中,这是我国天然植被带中的特殊现象。这对研究松科树种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川期气候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资源冷杉怎么在南方亚热带土居,这的确是一个谜。 

资源冷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要实现资源冷杉种群的保护,解除其濒危状态,以免绝灭,应加强对它繁育系统的研究。 

3.南方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别名美丽红豆杉、红榧、紫杉,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县内,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 

南方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20米左右,胸径60~100厘米。果实球形坚果,假种皮,种子卵圆形。雌雄异株,异花受粉。花期3~6月,果期9~11月。 

南方红豆杉属耐荫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常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溪边、缓坡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中,中性土、钙质土也能生长。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在阔叶林中常有分布。对气候适应力较强,年均气温11℃~16℃,最低极值可达-11℃。很少有病虫害。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树干上多见萌芽小枝,生长缓慢,寿命长。 

南方红豆杉材质坚硬,刀斧难入,有“千枞万杉,当不得红榧一枝桠”的俗话。边材黄白色,心材赤红,质坚硬,纹理致密,形象美观,不翘不裂,耐腐力强。可供建筑、高级家具、室内装修、车辆、铅笔杆等用。种子含油量较高,是驱蛔、消积食的珍稀药材。树皮含单宁。 

南方红豆杉枝叶浓郁,树形优美,种子成熟时果实满枝逗人喜爱。适合在庭园一角孤植点缀,亦可在建筑背阴面的门庭或路口对植,山坡、草坪边缘、池边、片林边缘丛植。宜在风景区作中、下层树种与各种针阔叶树种配置。 

4.银杏 

银杏又名白果树,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全县境内,银杏主要分布在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 

银杏有许多较为原始的特征。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裸子植物中绝无仅有,但在蕨类植物中却很常见。它的雄花花粉萌发时仅产生两个有纤毛会游动的精子。这一特征在裸子植物中仅苏铁有,而在蕨类植物中却很普遍。这就说明,银杏是一种比松、杉、柏等树木更为古老的植物。所以植物学上将它列为一纲、一目、一科、一属、一种。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片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雌雄异株,稀同株。 

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中国有30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叶形古雅,寿命绵长。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利于繁殖。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之一。 

银杏果俗称白果,白果养生延年,银杏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西方人圣诞节必备白果。就食用方式来看,银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白果有祛痰、止咳、润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进食后可引起中毒,因此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 

5.福建柏 

福建柏是常绿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于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空树岩、中坪、大江源等地,海拔700~1600米一带可见,尤其在800~1300米处较多。有纯林约500多亩,是全国罕见的福建柏群落,散生于常绿阔叶林间的约有6300多亩。 

福建柏高达30米或更高,胸径达1米。树皮紫褐色,近平滑或不规则长条片开裂。叶鳞形,小枝上面的叶微拱凸,深绿色,下面的叶具有凹陷的白色气孔带。雌雄同株,球花单生小枝顶端。球果翌年成熟,近球形,直径1.7~2.5厘米,成熟时褐色。多散生于针阔混交林中。为浅根性阳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 

福建柏适生于酸性或强酸性黄壤、红黄壤和紫色土壤中。在生态优越、水肥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下,生长迅速,年平均气温需要11.5℃~16.5℃。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绝对低温不能超过-12℃。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喜光性中等,幼年耐庇荫。在林冠下能天然更新,长成小树后,需光量逐渐增加。能耐一定干旱。正常结实在20年前后。造林地以山坡中部以下缓坡及山洼等土层较厚的为宜。每公顷可栽植3000~3600株。 

福建柏树形优美,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木材轻,质地略软,纹理匀直,加工容易,干后材质稳定,是建筑、家具、细木工和雕刻的良好用材,又是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树根、树桩可蒸馏挥发油,为制造香皂之香料。《中华本草》载:福建柏可作为中药材,功效行气止痛,降逆止呕,主治脘腹疼痛、噎膈、反胃、呃逆和恶心呕吐。 

6.长苞铁杉 

长苞铁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分布于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是道县的优质树种,也是中国特有的树种。现存有5100余亩,空树岩工区深进沟是长苞铁杉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长苞铁杉属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具平展常稍下垂的枝条;树皮暗褐色,纵裂;小枝具隆起的叶枕,淡褐黄色至红褐色,纵裂;无毛,侧枝生长缓慢;冬芽卵圆形,无树脂,芽鳞宿存。叶辐射伸展,线形,直,长1~2.5厘米,宽1~2.5毫米,先端类或微钝,基部渐窄成短柄,上面平或近基部微凹。 

长苞铁杉多生于气候温凉潮湿、雨量充沛、云雾大、坡度30°以上的山脊或山坡向阳处,能适应岩石裸露、土层较浅的岩隙地,但在土层深厚肥沃之地生长更好。形成纯林或与针阔形成混交林,常见的树种有华南王针松、南方铁杉、福建柏、柳杉、甜槠、小叶青冈、木荷等。长苞铁杉为阳性树种,密林下更新困难。结实有间歇期,种子发芽率低。花期3月下旬至4月,球果10月成熟。 

长苞铁杉起源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狭窄,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分布范围狭窄,故应予认真保护。 

长苞铁杉树干高大通直,结构细致,硬度中等,耐水湿,易砍伐,是湘南山区较理想的造林树种。 

长苞铁杉木材曙红,纹理清晰美观,结构细致,是建筑、船舶和上等家具用材,又是木纤维工业原料;树皮可提取烤胶;树形美观,四季常青,树势挺拔,干形通直,是很好的观赏树种。 

长苞铁杉木材抗腐力强,坚实耐用,故冠以“铁”字。据记载,埋在地下一两百年,仅只边材腐朽一寸多厚。摧腐除朽之后,其紫红色心材,仍坚实如铁。可见,其抗腐能力是其他树种所不能比拟的。 

7.山苍子 

山苍子又名木姜子、山鸡椒、花椒,落叶乔木,是道县的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除城郊外,各乡镇均有分布。上世纪60年代,鲜果年收购量曾达50多吨,占全国的4%,全省的6%。 

山苍子树高3~5米;除花序有毛外,其余均无毛。小枝绿色,搓之有樟脑味。叶互生,常聚生于枝梢,圆形至宽倒卵形。伞形花序常生于枝梢,与叶同时开放。果球形,直径5~6毫米,先端略增粗。 

山苍子喜光或稍耐阴,浅根性,生于向阳山坡、丘陵、林缘灌丛或疏林中。萌芽性强,用种子繁殖;种子休眠期长,发芽极为迟缓,播种后需50天左右才有个别萌发,发芽持续时间很长,可达两年之久。生长快,结实力强。定植苗3年进入丰产期,4年以上母树单株年产鲜果4~8公斤,8年生树产鲜果高达25公斤(单株)。木材材质中等,耐湿不蛀,易劈裂,可做小器具用材。花、叶、果肉可蒸提山苍子油,油内含柠檬醛约70%,柠檬醛可提制紫罗兰酮,为优良挥发性香精,用于食品、糖果、香皂、肥皂、化妆品等;种子含油率38.43%,供工业用;根、茎、叶、果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之效,果实可治疗血吸虫病。 

山苍子是生产山苍子油、提制柠檬醛、制造特种香精的原料树,目前这些特种香精在国内外市场上货缺价扬,山苍子身价倍增,市场缺口很大,因此人工种植山苍子是丘陵山区农家创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8.长柄双花木 

长柄双花木是落叶灌木,分布于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630~1300米处的山地和坡地上,以空树岩工区居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 

在天然林中,树高5~6米。叶片近圆形,基部心形,叶脉掌状,叶宽4~7厘米。每当金秋时节,长柄双花木树叶变红,点缀于青翠的常绿阔叶林间,景色十分秀丽。由于它的叶柄细长,花序亦细长,花2朵并生,故称之为长柄双花木。多分枝,小枝曲折。叶互生,卵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心形。头状花序有两朵对生无梗的花;花两性;花瓣红色,狭披针形。蒴果倒卵圆形,种子长圆形,黑色,有光泽。 

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温凉多雨,云雾重,湿度大。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土壤为山地黄壤,土层浅薄多岩块。耐阴,长在林下的植株可形成主干,而位于山脊陡坡的,因大风日照强,易受日灼,则树干多弯曲,丛生。长柄双花木常与厚皮香、绵周、硬壳周、美丽马醉木、满山红等伴生。冬芽于3月初萌动,4月上旬展叶,花期在10月下旬,果实于翌年9~10月成熟。花开放时,叶多数脱落,花枝上同时具有去年的蒴果。 

长柄双花木对环境的要求有“三喜二怕”。喜欢湿润凉爽的山地气候,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喜欢空气湿度较大的森林环境。山脉的阴坡或半阴坡更适合其生长。怕积水烂根,怕干旱日灼。栽在山顶或山坡上部也能生长,但长势不如位于山坡中部或下部的植株。因此,在不积水,不干旱的条件下,可以将长柄双花木引入气温适宜的公园或作盆景栽培,以观赏其圆圆的红叶、红花和双果、曲枝多态的树姿。 

9.道县野橘 

道县是野橘的源生地,分布在道县月岩林场的坦里源工区、庆里源工区、空树岩工区,生长于海拔500~550米的山区。解放初期被当地农民发现,当地人叫做“野橘子”。 

道县野橘为常绿小乔木,高2.5米,胸径30厘米,分枝多。枝上有短刺。叶宽披针形,叶长6~7.2厘米,叶宽2.3~3.0厘米;翼叶短窄,线形,与叶交接处具有明显的关节。花单生叶腋,花径1.1~2厘米,花瓣少于9片;雄蕊13~19个。果实圆球形,横径2.8~3.2厘米,果皮黄色或橙色,汁囊结构为长纺锤形,果胶较多,具酸味,有8~20粒种子;果柄长0.3~0.5厘米。种子卵圆形,有短嘴,胚多数,浅绿色,子叶绿色。花期:3~4月,果期:8~9月。 

道县野橘是甜橙及酸橙等重要栽培种类古老的基因资源,属国家二级保护农业野生植物。道县野生柑橘是柑橘亚属的一个自然野生种,具有生长势旺、抗病虫能力强、结果习性好等优良性状,蕴藏大量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等优异基因,是多种柑橘育苗过程中很有希望的砧木品种和特有的柑橘种质基因库,也是研究柑橘起源、分类、区划、遗传育种、高产栽培技术的宝贵材料,更是柑橘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因来源,可培育柑橘生产中更好的品种。2008年,道县野橘列入了国家农业部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项目。近些年来,由于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环境污染等其他因素,道县野橘原生境破坏较为严重,现存的道县野橘野生资源数量日渐减少。据县农业部门调查统计,全县野生柑橘现只有500余株。 

为了合理地保护和利用野生柑橘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价值,道县积极组织野桔申报国家农业野生资源保护项目,在野橘生长集中的地方划定了面积750亩原生境保护区,其中核心保护区350亩、缓冲区400亩。目前,道县已对野橘原生境设置了保护牌,正全力着手野橘保护项目建设。 

10.粘质杜鹃 

粘质杜鹃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道县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 

粘质杜鹃生长在海拔1600~2000米的树林内。小灌木,高约1米左右;小枝纤细,密被红棕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集生枝端,倒卵形至椭圆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2厘米,宽5~12毫米,先端钝尖,具短凸尖头,基部狭楔形,边缘微反卷,被缘毛,两面被红棕色糙伏毛,叶脉在上面微隆起,下面明显隆起,侧脉3~4对,两面微明显,未达叶缘网结,密被糙伏毛;叶柄长2~6毫米,被糙伏毛。花芽卵球形,有较多的粘质,鳞片阔卵形,边缘具细缘毛。伞形花序具花4~5朵,稀达9朵;花梗长5~7毫米,被红棕色扁平糙伏毛;花萼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2~3毫米,边缘具长睫毛;花冠漏斗形,粉红紫色或带白色,长1~13厘米,花冠管圆筒形,长6毫米,外面被长柔毛和短腺毛,内面被短柔毛,裂片5,卵形,长6~7毫米,顶端钝尖,上方3裂片具深红色斑点,外面沿中脊被微柔毛;雄蕊5,不等长,伸出于花冠外,花丝长8~14毫米,被短柔毛;花柱比雄蕊短,3/4以下被微柔毛。蒴果卵球形,长6~7毫米,被红褐色糙伏毛。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五、动物资源 

县境内山脉纵横,森林茂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珍禽异兽创造了适宜的生存场所,因而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珍贵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226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202种,分属4纲70科146目,占全省陆生脊椎动物621种的32.5%;鱼纲3目8科24种;昆虫21目163科1500余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42种,占全国保护野生动物总数145种的29%。 

属国家一类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有5种,即:金雕、黄腹角雉、苏门羚、林麝和白颈长尾雉。 

属国家二类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有37种,即:凤头鹃隼、苍鹰、雀鹰、鸢、大鵟、普通鵟、鹊鹞、游隼、小隼、燕隼、草鸮、领鸺鹠、红角鸮、长耳鸮、短耳鸮、褐林鸮、鹰鸮、红腹角雉、白鹇、勺鸡、小杓鹬、虎纹蛙、斑羚、短尾猴、猕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獐、水鹿、苏门羚、凤头鹃隼、松雀鹰、白鹇、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和斑头鸺镏。 

属省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有32种,即:环颈雉、灰胸竹鸡、董鸡、山斑鸠、火斑鸠、珠颈斑鸠、白鹭、花姬蛙、中华蟾蜍、沼蛙、棘胸蛙、黑斑蛙、黑眉锦蛇、王锦蛇、翠青蛇、灰鼠蛇、草腹涟蛇、滑鼠蛇、乌梢蛇、中国水蛇、银环蛇、舟山眼镜蛇、尖吻蝮、鼬獾、猪獾、黄鼬、青鼬、果子狸、麂、中华竹鼠、豹鼠和赤腹松鼠。 

此外,还有大批对农林牧业生产有益的野生动物,如刺猬、蝙蝠、猫头鹰、啄木鸟、画眉、青蛙、燕子等。 

在家畜家禽中,道州灰鹅是湖南优良的地方品种,国家外贸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极高荣誉。 

全县量大面广的野生动物有以下几种: 

1.山鸡 

山鸡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类,学名叫白颈长尾雉。分布在道县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桥头林场等地,是我国特有的世界濒危物种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山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雄鸟全长约80厘米,雌鸟约50厘米。雄鸟头部暗褐色;后颈和侧颈灰白色,颏、喉及前颈黑色;上背和胸栗色,散有黑斑;下背和腰黑而闪蓝,有白色横斑和羽缘。尾羽长,橄榄灰色,腹部白色。嘴黄褐色,脚暗灰色。雌鸟翅膀大都棕褐棕色或浅栗色,上体满杂以黑色斑纹,背部具白色矢状斑;腹棕白;外侧尾羽大都栗色。 

全县境内,除县城与山村外,山田林地到处都是山鸡的栖息地。山鸡喜欢三五成群活动,常常出没于森林茂密、地形复杂的崎岖山地和山谷间。山鸡生性胆怯,但非常机警,活动时很少鸣叫,无声无息,神出鬼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时,先是急跑几步,再停下观察动静,如果没有危险,就悄悄走开或迅疾飞走;如果发现敌害临近,则马上急速起飞,同时发出尖锐的叫声,以通知同伴,因此人们很难捉到它们。山鸡的活动以早晚为主,喜欢边游荡边取食,中午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雄性羽色鲜艳、雌性羽色普通。山鸡不仅爱吃植物的叶、茎、芽、花、果实、种子,而且也吃爱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春季以紫云英、马兰、半夏、半边莲、石吊兰、萝卜、香菇、木耳和昆虫为美味。夏季以锦鸡儿、山胡椒、野鸦椿、猕猴桃、五味子、野葡萄和昆虫为佳肴。秋季是果实、种子和昆虫。寒冷的冬季来临,山鸡就把蕨类、植物嫩芽、茎和根纳入肚中。怪不得当地老百姓都说,山鸡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是个“美食家”! 

2.菜花烙铁头蛇 

菜花烙铁头样子像菜花蛇,它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是无毒的菜花蛇。其实,好看的蛇大多有毒,别看它样子美丽,它却是大名鼎鼎的剧毒蛇!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美丽的杀手。据说,人被咬伤,若不及时就诊,三四个小时就会毙命。菜花烙铁头的学名叫菜花原矛头蝮。其保护等级进入了国家的“三有”名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这种蛇主要分布在我县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桥头林场等地。 

该蛇体长可达1米,头部呈三角形。背面为草绿色,杂以黄红及黑色斑点,红色斑点在背正中形成一行较大的斑块。菜花烙铁头主要栖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区,常见于荒草坡、路边或溪沟近草丛中、乱石堆、灌木丛以及茂密植被下。它们经常在阴暗位置潜伏休息,适时跟踪猎物进而捕食;有时也会躲藏于山洞之中。白天偶尔能发现它们活动的身影,不过它们更多的是喜欢在晚上出来活动捕食。菜花烙铁头主要食物是鼠、鸟、昆虫,有时候也把山蛙作为美味佳肴。菜花烙铁头每年秋天繁殖,一次可以产卵5至7枚,卵数多少与母蛇大小有关。刚孵出的子蛇体长大约20厘米左右。 

菜花烙铁头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受到国家保护。 

3.“娃娃鱼” 

“娃娃鱼”的学名叫大鲵,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老百姓叫它“娃娃鱼”。“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涧溪流中。 

“娃娃鱼”的外形跟蜥蜴相似,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更扁平。娃娃鱼小时候用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且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娃娃鱼”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娃娃鱼身体的颜色可以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其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娃娃鱼”以水生昆虫、鱼、蟹、虾等为食。一般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两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娃娃鱼”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 

“娃娃鱼”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娃娃鱼”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著疗效。其皮肤分泌物具有止血的效果,同时,“娃娃鱼”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4.果子狸 

果子狸的学名叫小灵猫,属食肉目灵猫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洪塘营、横岭、桥头和井塘等乡的大山中也常有发现。 

果子狸的体重为2~4公斤,体长46~61厘米,比家猫略大,吻部尖,额部狭窄,四肢细短,会阴部有囊状香腺,雄性的较大。肛门腺体发达,可喷射臭液御敌。全身以棕黄色为主,唇白色,眼下、耳后棕黑色,背部有五条连续或间断的黑褐色纵纹,具不规则斑点,腹部棕灰。四脚乌黑。尾部有7~9个深褐色环纹。 

果子狸主要栖息于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林的山地,适应凉爽的气候。多筑巢于石堆、墓穴、树洞中,有2~3个出口。以夜行为主,虽极善攀援,但多在地面以巢穴为中心活动。喜欢独居,相遇时经常相互撕咬。平时都在地面游荡、寻食和到处举尾“擦香”,但也善于登高上树捕捉小鸟、松鼠和跃入水中横渡溪沟。老鼠在果子狸的食物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90%,是人类灭鼠的天然同盟者。 

果子狸主要以昆虫、鱼、蛙、蟹、蛇、鸟、鸟卵、蚯蚓,以及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也吃植物的根、茎、果实等。 

果子狸的经济价值很高,毛皮可制裘;分泌的灵猫香是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灵猫香含特殊酮香灵猫酮,是配制高级香精必不可少的定香剂。《本草拾遗》认为灵猫香能辟秽、行气、止痛、镇心安神。 

5.短尾猴 

短尾猴,灵长目,猴科,猕猴属,俗名红面猴,土名黑猴和泥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短尾猴体形浑圆、憨实,四肢粗壮,雄猴的体长为70至80厘米,体重8至16公斤;雌猴的体长为50至60厘米,体重5至11公斤。前额部分裸露无毛,几乎全部秃顶,呈灰黑色,颊部的毛较为稀少。胸部、腹部,以及四肢内侧的毛稀疏而且颜色较浅,肩部、颈部和背部的毛较为粗糙。尾巴短得出奇,还没有后脚长,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因此又有“断尾猴”之称。短尾猴的成体颜面鲜红色,老年紫红色。成年猴两颊和颏下的须毛像兜腮胡子,且其唇下的颏须暗褐色,而周边棕白色呈层次分明的半月形。成年雄猴颜面近似青灰色,雌猴为暗红肉色。成年雌猴在交配期外阴涨红,体毛长而密。成年猴的眉毛多呈棕黄色,老年猴面部出现白毛。 

短尾猴主要栖息在海拔600至2000米的山林中,利用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带这两个林带生存,喜多岩石的疏林山坡。此外,在其栖息地中还需有山溪水源和悬崖陡壁,供猴群喝水和夜间睡眠。 

短尾猴比较畏惧寒冷,为昼行性、树栖的动物,夜晚在高大乔木的横杈处休息。除采食和夜宿多在树上外,白天大多在沟谷、地面、山坡或矮树上活动。食性较杂,主要以植物的果实、花、叶、根、茎及竹笋等为食,也常在小河沟中翻石扒捞落在溪沟中的枯枝烂叶以寻找昆虫、螃蟹、青蛙等小动物作为食物。喜欢群居,每个群体的数量为10至30只不等。短尾猴的寿命大约为20年左右。 

6.飞虎 

飞虎,别名鼯鼠、飞鼠,是松鼠科下的一个族,称为鼯鼠族,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道县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飞虎体型多为中等,一般成年鼠体长约20至50厘米,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外形类似松鼠,背毛呈灰褐或黄褐色,腹面灰白色,四足背毛橘红色。飞虎头宽、眼大、耳廓发达,后肢略长于前肢。毛色比较艳丽。普通飞虎可以生存12年之久。 

飞虎前后肢之间有被软毛的皮褶,称飞膜。当爬到高处后,将四肢向体侧伸出,展开飞膜,就可以在空中向下往远处滑翔,因而又称飞鼠,一只普通飞虎可以滑翔47米左右。但由于其没有像鸟类可以产生阻力的器官,因此飞虎只能在树、陆中间滑翔。 

飞虎为夜行动物,喜欢栖息在针叶、阔叶混交的山林中。习性类似蝙蝠,白天多躲在悬崖峭壁的岩石洞穴、石隙或树洞中休息,洞内铺有干草,冬季有用干草封洞口御寒的习性。性喜安静,多独居生活。夜晚则外出寻食,在清晨和黄昏活动得比较频繁,它行动敏捷,善于攀爬和滑翔。 

飞虎主要采食植物性食物,尤其爱吃松树和柏树的籽实、针叶和嫩皮,也喜欢其他含油脂多的坚果和嫩叶,偶尔捕食甲虫等小型动物。 

飞虎素有“千里觅食一处便”的习性。无论活动范围多大,都固定在一处排泄粪便。一般在它所栖息的洞穴附近,选一个较大的洞穴排泄,其粪便常年堆积而不霉烂。飞虎的干燥粪便是著名的中药材五灵脂,药效较高,质量较好。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但以春、秋季为多。春季采的品质为佳。当地老百姓采得五灵脂后,拣净砂石、泥土等杂质,晒干,出售给药材公司。 

飞虎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研究价值。2000年8月,该物种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7.红腹角雉 

红腹角雉,别名寿鸡、灰斑角雉,是一种有很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鸟类,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道县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红腹角雉体长约60厘米。雄鸟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布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头部、颈环及喉下肉裙周缘为黑色;脸、颏的裸出部及头上肉角均为蓝色;后头羽冠橙红色。嘴角褐色。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杂以黑、棕、白斑。尾羽栗褐色,有黑色和淡棕色横斑。 

红腹角雉主要生活于海拔1000至2000米的山地森林、灌丛、竹林等不同植被类型中,其中尤以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最为喜欢,有时也到裸岩地带活动。多单独活动。 

红腹角雉主要以乔木、灌木、竹以及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嫩叶、幼芽、嫩枝、花絮、果实和种子为食物。此外,也吃少量昆虫、盲蛛等动物性食物。 

8.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属于鸟纲,雀形目,画眉科,相思鸟属。2000年列入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09年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要分布在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桥头林场和洪塘营乡等地。 

红嘴相思鸟的雄鸟额、头顶、枕和上背橄榄绿色沾黄,额和头顶前部稍浅淡,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暗灰橄榄绿色,最长的尾上覆羽具淡黄色端斑,上胸橙红色,形成一显著的胸带,下胸、腹和尾下覆羽黄白色或乳黄色,腹中部较白,两胁橄榄绿灰色或浅黄灰色。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翼斑朱红色为橙黄色所取代,眼先白色微沾黄色。红嘴相思鸟体重13至30克,体长13至16厘米。平均寿命约10年。 

红嘴相思鸟主要生活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竹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冬季多下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山脚、平原与河谷地带,有时也进到村舍、庭院和农田附近的灌木丛中。性大胆,不甚怕人,多在树上或林下灌木间穿梭、跳跃、飞来飞去,偶尔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善鸣叫,尤其繁殖期间鸣声响亮、婉转动听。常站在灌木顶枝上高声鸣唱,并不断抖动着翅膀,其声似‘啼—啼—啼—’或‘古儿—古儿—古儿—’。相思鸟羽色华丽,体态优美,雌雄鸟之间形影不离。 

红嘴相思鸟主要以毛虫、甲虫、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量玉米等农作物。 

9.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又叫角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道县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桥头林场和洪塘营乡等地。 

黄腹角雉体长约50至65厘米。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生活在海拔600至2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内。主要以蕨类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为食,也吃白蚁和毛虫。交让木的果实及叶片,是黄腹角雉秋、冬季的嗜食对象,因而交让木也成为秋、冬季黄腹角雉的主要栖息过夜场所。交让木的分布与黄腹角雉的分布有较大的相关性。 

黄腹角雉身子粗笨,不善飞翔,喜欢潜伏,胆子很小,活动隐秘,反应迟钝,有时还会干出“埋头不见”的傻事。当听到危险响动时,它不飞不跑,站在原地不动,东瞧瞧,西望望。发现有人正逼近自己时,想逃已经来不及了,它就急中生“智”,一头钻进了杂草丛中,可是身子却仍然露在外面,故又被人称作“呆鸡”。 

10.獐子 

獐子,又名香獐、林獐、麝鹿、麝、黑獐子、林麝,鹿科麝属。体型较小,以分泌麝香而闻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道县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桥头林场及洪塘营、井塘、横岭等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獐子体长约70厘米左右,体重7公斤左右。雌雄均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色深,呈橄榄褐色,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问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黄色区。臀部毛色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 

獐子主要生活在针阔混交林中,也适于在针叶林和郁闭度较差的阔叶林的环境中生活。性情胆怯,喜欢过独居生活。嗅觉灵敏,行动轻快敏捷。随气候和饲料的变化垂直迁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叶为主。其独特处是雄性上犬齿特别发达,犹如獠牙,锋利异常,长达十厘米。上犬齿是雄麝唯一的武器,但也只能在同类中派上用场:在发情争偶季节,雄麝间争偶决斗,便以獠牙撕裂对手的皮肉。但无法对付食肉兽,甚至小型食肉动物来袭,也难以抵御。 

獐子属于典型的山地动物,不栖息深山老林,多分布于松栎阳坡山地和疏林草坡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觅食,喜食苔藓、苔草、竹叶、蕨草及芳香性树叶嫩枝。它性情怯懦孤独,很少成群结伙;还喜凉爽,怕曝晒,避暑热;行动敏捷,善爬悬岩陡壁,能于山崖峭壁之间蹦跳自如,碰上食肉兽追捕,可逃之夭夭。 

雄麝分泌的麝香,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香气醇浓,经久不散,早已闻名于世。既是配制高级香水、香精的定香剂,又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用来配制多种苏醒和强心等急救药物。麝香还具有消炎、抑菌、抗肿瘤之功效,对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11.猴面鹰 

猴面鹰,一双深圆大眼,鹰身鹰爪,因脸似猴,故叫猴面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桥头林场和洪塘营乡。 

猴面鹰体长30至50厘米,上体为斑驳的灰色及橙黄色,并具精细的黑色和白色斑点。下体白色,稍沾淡黄色,具暗褐色斑点。主要以鼠类和野兔为食,偶尔捕猎中小型鸟类、青蛙、鱼和较大的昆虫等;捕猎时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同时发出尖厉叫声,使猎物陷于极度恐怖之中束手就擒。 

猴面鹰主要生活在开阔的原野、低山、丘陵以及农田和村庄附近森林中。猴面鹰只在夜晚活动,白天则处在睡眠状态,眼睛也几乎看不见东西,善飞翔,栖息于山麓草灌丛中,主要以鼠类和野兔为食,有时也猎杀小中型鸟类,或以蛙、蛇、鸟卵等为食。 

12.猕猴 

猕猴,俗名猴子,猢猴,是一种相对古老的灵长类动物。主要分布于月岩林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猕猴的头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鼻孔向下,具颊囊。臀部的胼胝明显。颜面瘦削,头顶没有向四周辐射的旋毛,额略突,肩毛较短,尾较长,约为体长之半。四肢均具5趾,有扁平的指甲。其身上大部分毛色为灰黄色灰褐色,腰部以下为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的腿部的毛灰色较浓。面部、两耳多为肉色,臀胝发达,多为红色肉红色,雌猴色更赤,眉骨高,眼窝深,有两颊囊,雄猴身长55至62厘米,体重8至12千克,雌猴身长40至47厘米,体重4至7千克。 

猕猴多生活在自然保护区的石山峭壁、溪旁沟谷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甚至蚯蚓、蚂蚁。采食野果,边采边丢,只食甜熟果子,未熟果却丢弃,故猴群过处往往遍地断枝弃果。猕猴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 

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因此是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工作中比较理想的试验动物。 

13.竹根鼠 

竹根鼠的学名叫竹鼠,又称芒洞老鼠、芒狸、竹狸、冬毛老鼠等,属竹鼠科竹鼠属,因主要吃竹而得名。道县境内的山区多有分布。竹根鼠一般体长在15至25厘米之间,但个别大竹鼠的体长可达40多厘米。头圆眼小,耳隐于皮内,尾与四肢均短,趾强爪尖,头骨粗壮坚实,肌肉发达,上门齿特别粗大。主要生活在森林、灌丛、竹林中或芒草丛下,穴居。洞道浅,距地面仅20至30厘米,洞道土堆在洞口处,并常用土封住洞口。洞中巢穴常铺以竹枝、竹叶和枯草。以竹的地下茎、根、嫩枝和茎为食,也吃其他植物。 

竹根鼠喜欢安静、清洁、干燥、光线适当、空气新鲜的环境,以夜间活动较频繁。其性喜暖,最适温度为8至28度。喜躲于光线很弱的角落,若置于太阳下直晒时,就奔跑不息,显得不安。当人向它吹气时,立即露出锋利粗大的门齿,同时发出“呼呼”的鸣声示威。竹根鼠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竹鼠皮,毛长绒厚、色泽光润、质量良好,是制裘原料皮。竹鼠须是制作毛笔的高档原料。脂肪称竹鼠油,可做外敷药。竹鼠的牙还用于肾结石患者,把牙磨成粉末与白酒相兑,口服即可。 

竹根鼠肉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还富含磷、铁、钙、维生素E及氨基酸、甾类,其中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鸡鸭鹅、猪牛羊、鱼虾蟹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上品。 

竹根鼠肉质细腻、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本草纲目》:“竹鼠肉甘,平,无毒。补中益气,解毒。”目前竹鼠肉已成为美食,从家庭餐桌登上了高档的宴席,为饮食文化增添了光彩。 

六、矿产资源 

道县位于国家重要的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地带西段。四面环山的地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1931年,道县已成为民国政府为数不多的重要产锡之地。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内,道县仍是湖南重要的产锡区。良好的成矿条件,吸引着地矿部门几十年来在这块土地上勤勘细探,先后探明了后江桥中大型锰铁铅锌矿、湘源正冲特大型铷多金属矿。2000年来,道县列入全国战略性有色金属找矿区域,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2005年发布的以道县为主的九疑山—姑婆山成矿带,储藏着40万吨黑钨矿;正在勘探的祥林铺-铜山岭矽卡岩成矿带,更是一呜惊人,发现“亚洲第一”的特大型白钨多金属矿。多年的资料表明,全县已发现有用矿种41种,有价值的矿床、矿点10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矿种18种、矿区13处。其中最具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的有钨、铷、锂、铅、锌、锡、锰、镁、铁、镉、钼、铋、银、铬等金属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大理石、花岗岩、白云石、方解石、高岭土、石膏、石灰石、硼矿、石英等非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中,品质仅次于山东的白麻花岗岩和黑白根大理石,储量可开采几百年。道县资源之丰,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也可称资源富县,在全市更无县区可比。优厚的资源是上天赐予道县人民的巨大财富,上述任何一种资源的成功开发,均可支撑道县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现将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特性及用途介绍如下: 

(一)金属矿产资源 

1.铷、铯这是两种性能相近的金属,自然界常常共生。铷是世界上难以独立成矿的金属,道县湘源正冲铷多金属矿为国内储量最大的、唯一以铷命名的特大型矿山。初步探明的铷资源储量为Rh2O49.6万吨;铯的储量为Cs2O0.78248万吨。受上世纪八十年代勘探技术限制,该矿矿区周边及深部尚未控制圈定,矿床规模还应更大。铷的价值比黄金贵,市场上1克铷金属最高可卖至1000元,最低也在200元以上。目前,普通的铷盐每吨的价格为200多万元。铷铯的电离电位和电子逸出功非常低,具有灵敏的光敏性,号称“长眼晴”的金属,这种独特性决定了铷和铯的许多用途——制造航天测时设备、军事防空设备、红外线望远及夜视设备、航天计时通信、磁流体发电、热离子转换发电、离子推进火箭、激光转换电能装置、铯离子云通信,以及高性能催化剂、特种玻璃等方面。如果一架带有500g离子推进的飞船,其航程是目前使用固体或液体燃料的150倍;用铯和铷及化合物作为材料的磁流发电机,与原子能发电站配合使用,可使电站的热效率提高1倍;人们常知的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钟就是铯原子钟;导弹发射后能精确找到目标,也就是利用了铷铯的极好光电性能。因此,铯和铷在高科技领域、新能源及能源转换领域,已引起世界注目。美国一直在努力开发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开发铷、铯在磁流体发电、离子推进技术、离子云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我国已把磁流体发电、离子推进、光电子材料产业化列入战略性科技攻关计划,给予高度重视和巨大支持。科学家预测,铷将是下一种推动高科技领域获重大突破的金属。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在论证我县“十二五”规划时,将道县建立全国铷产业基地,列入了重大专项。 

2.锂道县初步探明的锂资源储量为Li2O89.128万吨,平均品位表内0.552%、表外0.214%。为湖南省两大锂矿之一,占全省67.4%。锂是一种“高能金属”,号称“工业味精”、“能源金属”。1000g锂通过热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万吨优质煤。锂和锂的化合物具有燃烧温度高、速度快、火焰宽、发热量大等特点,被作为高能燃料用于火箭、飞机和潜艇上。天然锂和氢化锂是原子反应堆的屏蔽材料,又可作核聚变的燃料和冷却剂,也可用作反应堆保护系统的控制棒。锂的电化当量高,是作为电池材料无可争议的最佳元素。锂除用于传统的化工、电子、医药等高科技领域外,近期内,将在下列领域存在着爆发式增长:在配备大容量动力电池的新型动力汽车方面,有跨越式发展;在替代铅酸、镍氢、镍镉电池方面,有广阔的市场;在铝锂合金材料制造方面,将占军、民用飞机制造用量的75%。我国新研制的大型商用C919飞机机体就是用铝锂合金生产的;在风电和光伏电储能系统方面,也将有重要作用。西方、日本已把锂作为战略资源加以储备。我国新能源战略已规划50万辆锂动力及混合动力汽车产能,并计划在“十二五”投资千亿元,推广新动力汽车,力争在清洁能源汽车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主导新能源汽车标准。国内新能源产业求“锂”若渴,企业之间已打响争“锂”之战。 

3.钨道县东、西、南三向均储有钨资源,初步查明县内钨资源量在110万吨以上。其中:祥霖铺至铜山岭矽卡岩成矿带有70万吨以上,原湘源锡矿范围(116平方公里)内有30万吨以上,都庞岭范围有10万吨以上。按国家4万吨为大型钨矿的储量标准计算,我县称得上是钨资源大县。钨是一种高熔点、高比重、高硬度的金属。其密度是钢的2.5倍,熔点、沸点是一切金属之冠。因此,钨是现代工业不可替代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冶金工业、矿山工具、石油钻井、电子电讯、建筑工业、兵器工业、航天航空等领域。以钨为主要原料的硬质合金更被称为机械工业和采矿业的“牙齿”。钨是国防工业必需的材料,穿甲弹、钻地弹等,必须用钨合金作弹头。采矿用的大型钻头、电子通信的电子器件等都以它为原料;随着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建筑工业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钨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在全世界范围内,钨已被列为重要的战略金属。钨制品按照其冶炼以及加工的程度主要包括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以及碳化钨粉,硬质合金以及钨丝、钨材、以钨为合金剂的特种钢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4.锰全县锰矿石储量为3100万吨,占全省的25%。无锰不成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种金属能代替锰在炼钢中的作用,因此,锰的最大应用领域是钢铁产业。作为冶炼钢铁的脱氧剂、合金剂,1吨钢铁要消耗4%~5%的锰。在现代工业中,锰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在特种钢生产中制造锰不锈钢、高強度锰钢(闻名世界的鸟巢就是用锰钢建成的)等,是近几年消费增长最快的钢种之一;在有色冶金中生产铝锰合金、镁锰合金、铜锰合金,用于航空材料、电器仪表等;在电子工业中用锰锌铁氧体制成的磁性材料、器件,广泛用于通信设备、家电产品、计算机产品、工业自动化装备等方面。锰在新能源领域,目前最有前景的是用锰酸锂代替钴酸锂,生产低成本、大容量、高性能电池,使电动车进入百姓家庭成为可能。 

5.铅、锌道县是永州铅锌资源最丰富的县,储量约73万吨。后江桥锰矿伴生的铅锌金属储量67万吨,可称为大型铅锌矿。铅锌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铅锌资源是我国紧缺资源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国铅锌的消费量持续增长,铅消费年均增速12.03%,锌消费年均增速达10%。目前我国仍存在铅锌的冶炼能力大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大于矿山生产能力的这个结构性问题,预计“十二五”期间铅锌矿山原料将成投资热点。在新材料领域,以铅锌为原料,形成铅基合金、锌基合金、高档铅酸蓄电池、热度锌合金、无汞锌粉、高档间接法锌粉、高档涂料及化工锌粉、锌系无机聚氯乙烯塑料热稳定剂、超细锌粉、铁酸锌光催化薄膜等深加工品,已成为发展方向。 

6.锡道县锡矿开采有近70年历史。目前,我县锡金属储量约17万吨,是湖南主要锡资源储量地之一。锡,因为储量有限,与钨、锑、稀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战略资源,属于中国为数不多的具备世界定价能力的有色金属资源。锡主要以镀锡板用于食品包装及各种容器、建筑装修,以锡箔、锡粉、锡异型材用于电子、冶金和电镀工业,以无机锡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用于电子、印刷、玻璃、纺织、汽车等工业,以焊料用于电子、家用电器、计算机工业,以锡合金用于精密电子、高強度轴承、医疗器械、超导材料等。目前,无铅焊料、锡炸药、锡基阻燃剂、无机锡、锡基合金等成为以锡为原料的新材料发展方向。 

(二)非金属矿产资源 

道县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还没有进行正规的详勘。据已有资料初步估算,有不少储量大、品位较好的矿床,值得开发利用。 

1.大理石、花岗岩大理石、花岗岩的用途家喻户晓。道县可开发的大理石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丰富。主要有玛瑙红、黑白根、杜鹃红、木纹黄、米兰木纹等品种。尤以黑白根储量大,寿雁至仙子脚一带,成矿点甚多。县内可开采的花岗岩资源更为丰富,主要有白麻、红花、蓝花、黑花、锈石等品种。特别是白麻花岗岩,储量巨大,仅大江源就有上千亿立方,且品质好,仅次于闻名全国的山东白麻石,价值难以估量。此外,新近发现祥霖铺一带矽卡岩中可开发石材的新紫罗红。这些石材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开发很不够,若能够学习广东云浮,以石材立市,形成产业化开发,将助推道县开辟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发展新途径。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下滑压力的驱使下,国内多家银行成立了石材产业金融事业部,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看好石材产业的发展前景。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世界石材产业年产值将突破3000亿美元,石材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朝阳产业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材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近几年石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达20%以上,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行业展会历来是体现产业发展情形的晴雨表。有资料显示,2012年,国内的大型石材展会有18场之多,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石材供需两旺的势头。广东、福建、山东是我国石材产业发展的主要省份。据2012年至4月的数据显示,广东云浮、山东莱州、福建泉州等地占据着我国石材生产和销售总量50%以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广东已成为全国石材产业发展最好、最快的地区之一。这里诞生了环球石材、东成石材等一批全国知名石材企业。而广东云浮更是广东石材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被誉为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中国人造石之都。据有关部门统计,云浮仅在324国道两旁就有石材企业4000余家,全市石材从业人员近20万人,产品涵盖13大系列23大门类千余花色品种,而且企业数量和石材产销量还在逐年递增。目前,以云浮为代表的广东石材产业基地,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石材产业集群,并将继续拉动中国石材产业的发展。云浮的石材加工量和产销量不仅每年位居全国前列,还跃居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千亿元产业”集群之一,在国内外石材市场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响应国家石材产业“十二五”规划号召,推动石材产业快速转型升级,2011年,云浮市委、市政府携手北京北方投资集团,启动了“中国·云浮国际石材产业城”建设,在为广东乃至全国石材企业打造一个大流通石材交易平台的同时,也奠定了广东买全球石材,销全球石材的产业格局,让广东石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国内石材资源丰富的其他省区县市,利用石材开采易、投资省、起步快,市场容量大等特性,也将石材产业作为地区快速赶超必选战略。临近的贺州、灌阳,广西的枊州、百色,贵州的铜仁,云南、河北、湖北、重庆等地石材产业群已风生水起。 

“道县石材资源丰富”,这是广东云浮、山东、河北、福建石材行业协会领导及专家在考察我县石材资源后给予的中肯评价。初步考证,我县有10余个石材品种可规模化开采,尤以白麻花岗岩、黑白根大理石储量巨大。山东石材协会副会长考察大江源白麻花岗岩后认为,其品质列全国第二,开发前景十分看好。 

道县石材开发,禁忌很多。其一,上世纪90年代初叶,政府兴办石材城失败阴影犹在,实际上失败的原因是缺乏对石材产业初期发展规律的认识,本末倒置,在未开发荒料的前提下,用行政手段推动机关部门上石材加工线。其二,对资源缺乏了解。长期以来,对县内石材等非金属矿产勘探没有投入,知之甚少。实际上,玛瑙红大理石在县外很有名气,市场开采仅20年。县内近年有不少大理石开采点,仍当采石场来管理,效益很低。其三、怕破坏植被。开发利用矿产与保护环境存在一定的矛盾,关键在如何保护性开采。云浮是风景名胜区,石材世界第一,没有破坏环境。实际上,石材大都产于偏僻、植被稀少区,且开采面积有限、可控,相对于稀土、地表锰矿、高岭土等矿产的开发,以及城市化园区建设等对环境的影响要小得多。其四、经济性评价不足。石材产业投资少,见效快。一条现代化石材生产线,投资只需100多万元,数月可投产。一方石材荒料加工成板材后,增值5~10倍,创税远远超过把石材荒料当石头卖。石材还可集群发展,只要有充足的资源,2到3年内可形成一个大产业集群。 

道县毗邻云浮,交通方便,相比国内其他省区到云浮有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我县可以充分利用云浮国际石材交易中心这个大平台,“前店后厂”,快速发展。近几年,云浮主管石材产业的官员3次来道考察资源,有意合作开发。福建有不少厂商看中道县石材资源,希望上生产线。 

2.硼矿已探明的硼矿石储量1829万吨(与祥霖铺钨矿共生),三氧化二硼(B2O3)储量34.1万吨,平均品位1.83%。硼矿在世界上属于稀缺资源,用其加工生产的硼砂、硼酸等硼化物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建材等领域。高温下硼还与许多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产生反应,形成金属硼化物。这些化合物通常是高硬度、耐熔、高电导率和化学惰性的物质,常具有特殊的性质。硼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新材料领域,硼与塑料或铝合金结合,是有效的中子屏蔽材料;硼钢在反应堆中用作控制棒;硼纤维用于制造复合材料;钕铁硼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高科技永磁材料等。 

3.石灰石全县可利用的石灰石储量在200亿m3以上,且品质较好,氧化钙含量大多在45%-55%之间。石灰石除用于传统的水泥、电石等产业外,新的应用领域主要是生产纳米碳酸钙、新型无纤维纸及纤维纸涂层、高档油墨、新型塑料填料等新型材料,还可用于化工、医药等。纳米材料是21世纪新材料的发展方向,纳米碳酸钙是国内目前唯一产业化的纳米材料。曾轰动一时的“石头纸”,就是用碳酸钙粉体为主要原料(碳酸钙占80%左右)制成的。 

4.白云石后江桥深部锰矿的顶、底板为优质白云石,储量在1亿吨以上。从地质构造看,县内还有其他白云石成矿点,只是没有勘探而已。白云石除传统用于建材、陶瓷、玻璃和耐火材料、化工以及农业、环保、节能等领域外,主要用作碱性耐火材料和高炉炼铁的熔剂;生产钙镁磷肥和制取硫酸镁,以及生产玻璃和陶瓷的配料等方面。目前,优质白云石大量用于生产金属镁。镁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热导电性好,以及电磁屏蔽、阻尼性、减振性、切削加工性及加工成本低等优点,且质量轻,镁合金比铝合金轻36%。因此,镁金属被称为“二十一世纪金属”、“绿色金属”、“能源金属”,应用效果异军突起,是继铁、铝之后应用量最大的第三大金属。镁及镁冶炼而成的镁铝合金等新型材料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国防、汽车、仪表、化工等现代工业,得以减轻重量、节约能源。白云石质过滤材料用于水处理也引起广泛注意,以其环保而将代替药剂成为新型水处理材料。经初步分析,后江桥白云石矿,MgO的含量19.7%~21.9%,CaO的含量在33%左右,是冶炼镁的上好原料。 

5.高岭土县内高岭土资源储量约800万吨,品质中等,主要分布在祥霖铺和四马桥等地。高岭土具有白度高、质软、易分散悬浮于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结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具有良好的抗酸溶性、很低的阳离子交换量、较好的耐火性等理化性质。因此高岭土已成为造纸、陶瓷、耐火材料、橡胶、化工、涂料、医药和国防等几十个行业所必需的矿物原料。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高岭土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开始大量运用高岭土作为新材料,甚至原子反应堆、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的耐高温部件,也用高岭土制成。高性能陶瓷材料已列入国家“863”计划。 

6.石膏县内资源储量约700万吨,但分布较散。石膏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可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医用食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料等。超细粉体石膏材料在高科技领域也有较好应用。 

七、旅游资源 

道县地处湘桂两大旅游圈的结合部,风光秀丽,人文荟萃,集奇、险、秀、美、幽于一体,汇山、水、洞、泉于一身,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对全市乃至全省来说,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垄断性的总体特征,彰显出品种多、类型全、品位高、观赏价值佳的明显优势。旅游资源由县城集中向四周分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8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文化名村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归纳起来,较重要的旅游资源如下: 

(一)文物古迹 

玉蟾岩遗址玉蟾岩,俗称蛤蟆洞、麻拐岩。位于道县县城西北16公里寿雁镇白石寨村,是史前洞穴遗址,原始稻作农业和原始制陶的发源地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蟾岩进行首次发掘。1995年10月第二次发掘。考古发掘表明,玉蟾岩遗址文化性质比较单纯,表现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性质的文化遗存。遗存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植物果核。最重大的发现是水稻谷壳和原始陶片。经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用科学方法测定,玉蟾岩遗址的年代距今12000余年。 

在两次发掘中各发现两枚稻壳,通过电镜分析,玉蟾岩稻谷被鉴定为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性,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专家定名为“玉蟾岩古栽培稻”,比我省洞庭湖平原彭头山发现8000多年前的稻谷遗存早4000多年,这说明湖南南部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水稻种植的地区之一。玉蟾岩出土的陶片,火候很低,质地疏松,陶器制作粗陋,陶胎厚薄不匀,外表呈黑褐色,经测定距今14000年。1995年出土的陶片,复制后为一件敞口尖环底的釜行器,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具有完整形态的陶器。1999年,玉蟾岩出土实物及其考古过程均以显著位置大篇幅地载于国家文物局出版的大型专业画册《中国文物事业五十年——国之瑰宝》之上,2001年,玉蟾岩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对玉蟾岩遗址再次进行发掘,又出土了5粒稻谷和陶片,再次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专家一致认定:玉蟾岩是“人类已知的天下谷源、人间陶祖”的圣地。 

濂溪书院暨濂溪祠南宋绍兴九年(1139)知军州向子忞始建于县城西濂溪河畔(现周家坊街县教育局所在地),是一座融学习、祭拜、藏书功能于一体,集宋、元、明、清古建筑之大成的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历代贤人志士慕名拜谒者络绎不绝。1263年南宋理宗皇帝赐御书“道州濂溪书院”、1687年清康熙皇帝赐御书“学达性天”。 

书院前临濂溪,后倚元峰(又名太极蜂),气势磅礴。大门设名棂星门,上有“羽翼道统”匾额,旁有“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对联,高度概括了周敦颐道德文章的巨大成就。进为象亭,内设濂溪先生及程颐、程灏、朱熹像。先生站、坐像各一尊面向南,阴刻《爱莲说》文章。程颐、程灏左右相侍。亭外有匾“万古儒宗”,对联为“图阐阴阳探妙理,书参动静见天心”。出象亭过“道脉相承”牌坊,便是拜厅。拜厅外有“孔孟后一人”匾额,内有“万世宗师”、“理学之宗”、“继往开来”匾各一块,以及明清大思想家王夫之题联:“自尧舜禹汤文周孔之传,汉董唐韩,总未窥先生项背;读诗书易礼乐春秋之旨,张铭邵数,无非参太极根源”。再进为正厅,中奉周敦颐牌位、左右为二程牌位,上有康熙皇帝御书“学达性天”匾。左右有朱熹题联:“千年道学兴吾宋,万世宗师首此翁”;张栻题联:“道冠群儒,太极亭前春不老;名垂后世,光风台上月常明”。后为谏议祠,奉辅成公牌位(周敦颐之父,北宋进士,赐谏议大夫),左右奉寿公、焘公(周敦颐二子)牌位。院内还建有御碑亭、太极亭、清风楼等,御碑亭内立宋理宗御赐“道州濂溪书院”石碑。太极亭内有太极图及《太极图说》石刻八块,《拙赋》石刻一块。清风楼即书院藏书处,楼上内藏《周子全书》木刻刊版,楼下为濂溪书院学员学习之处。院西为周敦颐后裔居处,有通道径入,通道门上有“文献世家”匾额。 

濂溪书院,系历代朝廷和士民为纪念周敦颐而建,历经千年,影响深远。据统计,历代士民和朝廷为纪念周敦颐所建濂溪祠或濂溪书院达70余处。 

东洲草堂东洲草堂是晚清大书法家何绍基建于故乡东门村的一栋粉墙黛瓦的书房,位于东门村尾,濒临潇水,占地面积2~3亩,因面临东洲,故以为名。 

《东洲草堂文集·何绍基年谱》中记载:“(清)咸丰元年(1851)正月十五,葬母廖夫人于长沙县北元丰坝之回龙坡(今望城县境)。旋即回道州原籍,邀集族人重修祠堂,纂辑族谱,重修鹤鸣轩,榜曰‘东洲草堂’,并建环秀亭、谱轩,历时半载,方始竣事。”据此可知,东洲草堂即鹤鸣轩,东门村人称之为“大书房”。最初是何绍基的父亲——探花及第后来连任清代一品大员的何凌汉早年教学授徒之处。顾名思义,鹤鸣意为“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字里行间深藏着命名者渴求飞黄腾达的壮志雄心。何绍基重修之后命名为“东洲草堂”,后来他的文集诗集都以此冠名。东洲草堂是在鹤鸣轩旧址上重建,但利用合理,布局得体,有正厅、厢房、书房、厨房、亭台、楼阁、天井、字塔、橘园、竹径、小池等,错落有致,清幽典雅。可惜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攻克道州时,东州草堂毁于兵燹。何绍基有首七律写道: 

鹤鸣轩本大书房,聊借东洲傍草堂。 

桂花双撑满树月,橘园添染一林霜。 

百年讲社成焦土,一曲瀛桥扩水光。 

环秀亭孤无恙在,谱轩诗境付苍茫。 

文庙文庙,旧称孔庙,唐代称文宣王庙,后又称学宫,现道州宾馆内仅存遗址及五龙石刻。始为唐元和七年(812)道州刺史薛伯高所建,历代州官重修、扩建,至清代末年,已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文庙仿古宫殿式建筑,重阁飞檐,油饰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由大成殿、东西庑、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崇圣祠、明伦堂、状元亭等组成,高低有致,层次分明,四周宫墙环绕。 

1944年,日本侵略者陷境,文庙大部分被破坏,残存大成殿、东西庑、棂星门和部分宫墙。此后,大成殿和东西庑因年久失修而崩塌。现仅存部分宫墙、棂星门和两庑间的五龙石雕。 

两庑间的白石雕龙为立体石雕,上刻五龙,俗称五龙图。龙游云涌,昂首腾空,造型精美,凿法劲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营浦县古城址在今县治濂溪河与潇水汇合处东北岸(今东门一带),秦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中绘有“营浦”图记。1986年9月,省、地、县联合考古调查,在此处发现有汉代建筑遗址和陶片。营州城址在今县城西部21公里的清塘镇小坪村,唐武德四年(621)置,五年改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4)改为道州。后来,州治迁至今县治处,故城湮没,仅存遗址。20世纪70年代,曾出土唐、宋铜钱。 

道州古城墙在今县城内,始建于隋大业十一年(615),重修于明洪武二年(1368),全用块石砌成,周长五里九十六步,高二丈六尺,宽一丈五尺,四周有城门五扇。崇祯末年(1644),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后,发动士民增修,加高培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大修一次,用古青砖在城墙顶上加砌女墙护体。此后,各乡里民众分段维修,至民国时期,城墙保持完好。1944年,日本侵略者陷境,古城遭轰炸,城墙多处崩塌。解放后,为便利县城交通,拆除部分城垣及北门、西门石拱。现仅存西门至濂溪电影院、西门至南门(湾里街段)、南门至东门三段城垣及东、南二门石拱。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文昌阁系古时文人为祈求文运昌盛官运通达,建在州、府治所,专门供奉文昌(传说中掌管人间禄命的神,也称梓潼帝君)的高阁。道州文昌阁始建年代失考,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总建筑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座落于濂溪河与潇水河相汇之滨,甚是巍峨壮观。清咸丰年间又重修,阁耸三层,翘檐盔顶,是州城一座标志性建筑。此后历经数次维修,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还甚为完整牢固。1944年,道州文昌阁在入侵日寇的炮火中崩塌,现仅存基座。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寇公楼位于今县城寇公街,始在全鼎滩前(今道县二中背后),为北宋宰相寇准贬任道州司马时所建。州守陈伟因祈雨有应,重修改名为“喜雨亭”。清嘉庆十年(1805)重修时,迁楼于城内城墙上,仍名寇公楼。光绪二十七年(1901)、民国八年(1919)相继修葺。1944年,日本侵略者犯境,楼遭损坏,残垣断壁,岌岌可危。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加以保护。1981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恢复旧观。 

寇公楼坐南向北,左右与民宅相邻。占地面积36平方米,高9.1米,飞檐重阁,保存了古代楼阁建筑风格。楼呈方形,共3层。一层门前有矮屏风式花墙,四周“八”字粉墙,左右有石砌台阶,高3.55米。正楼为青砖结构,高3.28米,前楣上悬丹漆金字“寇公楼”匾;东西有小门通行,主柱4根,正中板壁上有《寇公楼简介》。楼上有楼,为杉木结构,花窗为壁,高2.95米。拾级登楼,可平眺远山,俯瞰潇水两岸风光,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塔位于上关乡雁塔山,距县城4公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兴建。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八角,高25.3米,底层周长37.63米。有石门8扇,东、西、南、北四门上各有横额,分别刻题“万里云程”、“气蒸丰岭”、“一州砥柱”、“秀挹宜山”。塔内有石刻对联:“文星常主照,地脉永钟灵”。二层以上,均用青砖砌成,逐级迭缩。各层间有磴道相通,盘旋而上,直至顶层,俯瞰四周,城乡风光尽收眼底。1964年进行一次维修加固。“文化大革命”时期。石栏和部分砖墙被破坏。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恢复旧观。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恩荣进士坊位于寇公楼右下方数十米处,俗称石牌楼。明万历庚戌年(1610)冬,州人何朝宗(户部侍郎)所建。牌坊南北两向,高11米,宽6.6米,通体用细麻石仿4楼4柱3重檐的木式结构透雕而成。横额刻有“庚戌科进士何朝宗”字样。坊额、栏柱分别用浮雕、镂雕和圆雕手法刻有龙、凤、八仙等图案。檐上有鳌鱼相对衬托,檐下坊间缀以各种花卉图案。咸丰年间(1851—1861),额坊浮雕人物图案已部分损坏;民国三十三年(1944),侵华日军犯境时,石牌坊遭受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石牌坊再次遭受破坏,但石坊主体仍矗立如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含晖洞石刻含晖洞位于县城南3公里上关乡钟山石村附近,濒临潇水。名“含晖”,取诗家“山水含清晖”之意,唐代刘禹锡有记,宋代改名为金华洞。岩洞如屋,有东、西两洞门,西洞门石壁上题刻“金华洞”三字,为古篆。洞内有泉从石缝中流出,水极清冽;洞外石壁高处镌“水天一色”四字,字大0.5平方米,笔力遒劲,相传为汉代蔡邕所写。洞内石壁上保存有唐至清代题刻18方,多数字迹磨损,至今较清晰的题刻有佚名的“风清水寒”、“周敦颐同邻人蒋瓘、陈庚、欧阳丽治平四年(1067)三月六日同游道州含晖岩以及明嘉靖年间王会、黄九皋等游此岩所题的五言古诗。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墙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道县,一位年仅14岁的小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写下了“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工农革命努力奋斗”十六个大字。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加以保护,用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这条标语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仍保存完好。1979年,红军墙被道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红军墙所处位置较低,随着双牌水库(该水库1967年正式蓄水)水位的升高,每年春夏之交洪水上涨,红军墙下部几乎均受到洪水浸泡。为加强对红军墙的保护,1997年,道县人民政府将红军墙迁至西关桥南桥头旁(今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渡红军渡浮桥又称水南浮桥。《道州志》记载,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道州州官韩子祁将道州百姓40艘龙船全部没收,革头去尾,用竹缆连接,横跨潇水,长135米,宽4米,船与船之间架木梁,横铺木板。1934年秋红军长征时曾从此桥横渡潇水,向西南挺进。现旧木梁已换为钢管横梁,由保存下来的20只旧木船和8只新木船支撑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如石位于城南潇水河畔,古道州“四奇”之一。石为群体,各尽其态,居中一石,高1.5米,上尖下阔,如笋破土,用石敲击,声音清越,又名“响石”。唐代元结任道州刺史时,撰《五如石铭》及序刻于石上。 

西洲位于县城东南面潇水和濂溪河交汇处,四周绿水环绕,洲上茂林密布,翠竹丛生。该洲占地11.36万平方米。现已辟为城市公园,建有月形拱桥、凉亭、石椅、吊脚楼、儿童娱乐设施和保存完好的红军墙。 

状元山摩崖石刻位于道州宾馆内,因宋代吴必达中特科状元而得名。山势如同金鸡独立,一峰挺拔,十分秀丽,旁建状元亭。有唐至清代石刻20余方,唐刻已漫漶,宋朝著名诗人陆游至此,曾题“诗境”二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龙图位于道州宾馆内,建于清乾隆年间。为道州文庙大成殿前丹墀。刻有汉白玉浮雕巨龙五条,栩栩如生。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风景胜地 

月岩——濂溪故里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湖南省政府公布。 

濂溪故里濂溪故里,即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诞生地——道县清塘镇楼田村,西距县城6公里。村庄依山而建,全部为周濂溪后裔。 

村头立有仿古牌坊,上方镶嵌原省委副书记文选德题写的“濂溪故里”四个大字,左右刻有长联:“周庭举世皆尊,元公哲学,鲁迅文章,恩来开国总理;风景这边独好,濂水湛蓝,都庞苍翠,道岩湘南奇观”,高度概括了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的繁衍发达和濂溪故里的自然景观。 

入牌坊30余米便是濂溪祠原址,始建于南宋,祠内林立九十八根莲花座石柱,房舍飞檐翘角,气势恢弘,是一处集祭拜、藏书、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祠堂。由于“文革”期间的人为破坏,现遗存无几,改为粮站。祠旁田畴之间有文塔、五星礅(周敦颐命名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土礅)、大富桥(周敦颐少时游玩钓鱼之处)等人文景观。2010年,省政府拨款重建。 

村口有周敦颐之父(谏议大夫周辅成)墓及兄嫂墓,其旁有20世纪80年代建的一座濂溪祠。祠门有对联“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祠有二进,第一进供奉周敦颐塑像,柱上贴“千年道学兴吾宋;万世宗师首此翁。”(朱熹题)、“道冠群儒,太极亭前春不老;名垂后世,光风台上月常明。”(张栻题)、“自尧舜禹汤文周孔之传,汉董唐韩,总未窥先生项背;读诗书易礼乐春秋之旨,张铭邵数,无非参太极根源”(王夫之题)三幅对联。祠上横梁悬有“万世宗师”、“学达性天”和“孔孟后一人”匾额。四周粉白墙体分别写着《周敦颐简介》、《太极图说》、《通书四十章》及《周氏家训》等。第二进供奉周氏历代祖宗牌位,墙贴有周敦颐诗词及黄庭坚、苏东坡等仰慕濂溪先生的诗词。 

村中,明清古民居保存完好,石板小巷,庭院深深,古朴壮观,无论是村庄的整体布局,还是房屋的窗棂、屋檐、地沟,石墩、石槽等,都深深地烙上宋、元、明、清的历史烙印。周敦颐的故居置于其间,现仅存石阶。 

村南端,道山脚下有石窦,泉涌其中,晶莹清澈,大旱不涸,积雨不溢。左右两边岩石分别镌刻“圣脉”、“寻源”四字。旁有爱莲亭、风月亭、有本亭等亭榭五处,濂水注入亭边百亩荷花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崖有明代题刻“道山”、“濂溪”等。 

2013年5月濂溪故里古建筑群(含月岩石刻)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岩位于道山山腰,分海底龙宫、人间皇宫、天上仙宫三层。岩内钟乳满布,嵯峨险峭,姿态万千。1944年,日寇入侵道县,在此岩熏死洞中避难的周氏后裔及附近村民568人,死绝31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楼田惨案”,遗址现为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上还有安心古寨遗址。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证,安心古寨系远古先民群居之处,发掘出土商周时代先民日常用品遗存,后为古时村民避战乱之所。寨周方圆0.5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四城门,内有水井,井中有鱼虾,还有碾米用的石磨、石臼,是我国南方保存较好的古山寨。 

月岩月岩位于道县清塘镇月岩村西,古道州八景之首。月岩处在山腰,自西向东穿山而过,东西两洞口鼎立相峙,中虚其顶,遂以岩形月而名“月岩”。因东、西洞门相通,又称穿岩。明代道州太守王会又称之为太极岩。 

月岩洞奇景幽,高数十丈,长约一华里。岩内峭壁环立,白石璀莹,洞外群峰矗立,如屏如戟,景色如画,蔚为壮观。西洞门穹窿半掩,抬眼东眺,形同新月初露,成“上弦月”;移步洞中,岩顶上透天光,望见圆月当空,至东洞门回首西望,宛如镰刀、小船,成“下弦月”。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月岩后,在《楚游日记》中赞为:“永南诸岩,道州月岩第一。” 

洞中横亘着一条南北走向的山麓,茂林修竹,郁郁葱葱。这里原有读书亭,为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少年求学之处。 

南宋以来,历代文人骚客、贤人志士来游者络绎不绝,多有抒怀题刻。有宋淳熙道州太守刻石题名;明代王会题“太极洞”,张乔松题“太极岩”,钱达道题“鸿朦一窍”,吴廉题“上弦月”、“下弦月”、“望月”及佚名的“广寒深处”、“乾坤别境”、“清虚洞”;民国时期周仁述题“理学渊源”,刘膺古题“道在其中”,刘濂滨题“风月长新”,魏耔耘题“浑然太极”,张宽题“豁然贯通”。由于历代久远,自然风化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现仅存54方石刻。1983年,月岩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月岩国家森林公园月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道县西北部都庞岭山脉东麓北段,介于东经111°17′~111°56′,北纬25°09′~25°50′之间,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4公里,东与本县清塘镇、寿雁镇接壤,南与本县新车乡及江永县相邻,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交界,北与本县仙子脚镇相连,面积3936.7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8%。境内群峰起伏,沟谷纵横,最低海拔307米,最高峰韭菜岭海拔2009.3米。水系发达,有濂溪河发源于都庞岭月岩天岭冲,河长41公里,流域面积200.8平方公里,水量达1.8亿立方米。建有云溪水库(小一型水库),正常库容1517万立方米。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种类异常丰富,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8种,我国面积最大的福建柏群落就在其中;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1种,资源较丰富的种类有虎纹蛙、凤头鹃隼、红腹角雉、水鹿等。 

公园内旅游资源丰富,地貌景观奇特,山峰林立,素有“小桂林”之称,以“山、洞、瀑、石、峰、林、水”等自然景观为主,渗透着瑶族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有关门峡、铁门峡为代表的峡谷景观;有月岩为代表的溶洞景观,骆驼山、五指山、蝙蝠山、飞来艇、鸡冠峰、九峰山、象鼻山为代表的象形山景观;有鹰面岩、弥勒石佛、金石滩、大江源石壁为代表的岩石景观;有一线天瀑布、垂帘瀑布、四梯瀑布、三叠瀑布、珍珠瀑布、美女散花瀑布为代表的瀑布景观;有长苞铁杉群落、福建柏群落、道县野橘、竹海探幽、月岩古樟为代表的植物景观;还有千家洞湿地为代表的高山草地,流传历经千年的瑶族民俗风情和千家洞土狗十六吃等独特饮食文化,是人们进行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极好去处。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湖南省千家洞自然保护区。2000年,国务院批准将道县、江永两县山林连片升格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名为:湖南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湘源温泉风景区湘源温泉风景区位于道县东南部湘源锡矿矿区,东接宁远九嶷山,南邻江华县,东南与蓝山县接壤,西北与本县的洪塘营瑶族乡相连,距县城60公里,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7℃,七月气温23.2℃,极端最高气温27°C,被誉为“天然冷气房”。属原始次森林地区,植被覆盖率达98%,野生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动物有6类29科72属428种,植物有7类121科460属8024种。景区地处九嶷山脉癞子山脚,坡陡谷深,“V”字形溪谷密布,水系呈树状发育,泉水、瀑布较多,石灰岩分布面积大,岩溶发育快,形成山高谷深,峰回路转、悬涎飞瀑的地质特征。 

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景点布局似一朵盛开的鲜花,温泉如花芯,周围分布有东河瀑布、万亩竹海、十里樱花、神雕揽胜、高山草场、千亩杜鹃、姊妹云池等。其中尤以温泉最富有特色,现已发掘三处,温度分别为52℃、50℃、42℃。其中水温42℃的坦水坪温泉,属低硫温泉,水量日产3600吨,经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监测中心检测含16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对皮肤病、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属优质温矿泉水,是养生休闲的好去处。 

两河口两河口,又名双江渡,因永明河与江华河在此交汇而得名,位于潇水上游祥霖铺镇境内。由于水流平缓,河沙、砾石沉积而成的江心洲,至今五百余年。两河口分成大小24个河洲,面积100.05公顷,其中最大的20.01公顷,最小的0.07公顷。 

这里风光秀丽,景致独特,具有江南水洲独特的风韵。洲中溪流纵横交错,溪水淙淙,清流纯净。水中游鱼,水底沙石,粒粒可数。洲上绿树成荫,四季常青,修竹成林,野花斗艳,花蝶鸟雀,栖憩其间,是最佳的野外露营去处。 

中郎岩中郎岩又名舂陵岩,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乐福堂乡富头村。相传东汉中郎将蔡邕过道州而得名。(清《道州志》有西汉中郎将张骞出使西域过道州的记载,但迄今无可考),岩洞深邃幽险,高约20米,长3公里,共三层。底层有溪自石隙中出,水清澈,可行小船;上层石幔、石乳凝结成八柱,明朝道州太守钱达道曾题词“八柱承天”,故又名“八柱岩”。洞内有石笋倒悬,千姿百态,不可名状。其诗情画意独具,几百年来,游客甚众。石壁上刻有古人诗词碑记。明正德熊东溪纪游诗云:“寻真飞步上蓬莱,迥隔朱门十里埃。鹤睡丹崖迷晓梦,龙蟋碧井起春雷。寰中日月吞还吐,洞口烟云阖又开。自古溪山成胜概,也须词墨属吾侪。”字清晰可辨。还有“石笋擎牙悬翠壁,流泉喷雪点苍苔”、“八柱浑疑龙阙表,两崖含削蜃楼悬”之句,皆真实生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宜山位于县城10公里梅花镇境内,占地面积33.75平方公里,古道州八景之一。舜帝之弟——象王的象王庙曾建于宜山山顶。宜山为紫金山之延伸,峰峦叠嶂,古木参天。1949年11月,曾在宜山神岩洞举行具有历史意义的有关道县和平解放的“宜山会议”。 

鬼崽岭遗址鬼崽岭是一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古代祭祠遗址,位于距县城三十公里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田广洞村民风淳朴,物产丰富,里巷相接,纵横交错,保存有400余栋明清时期古民居,房屋近五千间。 

鬼崽岭名蛩山,又名栎山,是当地村民求福祛灾,求雨求财之处,至今仍流传着许多神秘的故事传说。遗址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地面散置数百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雕人像,大者高约1米,小者高约4~9厘米。还有大量石像埋藏地下未挖掘。石像造型古朴典雅,千姿百态,有文官像、武官像和普通士兵像,采用线刻、圆雕、透雕、浮雕等多种手法,极富艺术表现力。石像大致分成三类:一类为骑马的将军像,体型较大,刻画细致,身披战甲,手握利剑,表情严肃,姿态威猛;二类为文官像,头戴官帽,手持朝笏,好像正在朝堂上朗朗陈述国家大事;三类为普通士兵像,身体矮小,面部表情单一,多为伸右脚,曲左脚,呈交叉状。所有石像面部五官基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具有汉魏时期“扁平人像”特点,嘴型很宽但嘴唇很薄,鼻梁隆起,眼睛接近“臣”字形,耳则用半月型表示。距遗址不远处还有鬼崽井、迎圣祠、万岁庙、盘古庙等。2006年7月,鬼崽岭祭祀遣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潇贺古道(道县段)从道州经江华入广西富川到贺州,或经江永入广西富川到贺州,这是沿袭了几千年的沟通岭南岭北的交通要道,人称湘桂古道,又称潇贺古道(溯潇水下贺江)。《史记》载: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山海经校注》“海经新释卷一三”第459页载:晋郭璞认为:“山在今零陵营道县之南,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嶷”,古者总名其地为苍梧也。2013年5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绍基故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道县东门乡东门村。何绍基出身于道县东门乡东门村,离道州古城仅一公里。东门村建在一处平缓的砂土小山包上,东南临潇水,西北为开阔平坦的田洞。村南潇水岸边是唐代道州刺史元结《石鱼湖》中所述的石鱼所在地。东门村一派田园风光,风景秀丽。村中现保存有何凌汉、何绍基、何维朴等修建和生活过的何凌汉、何绍基故居、进士楼、探花第及东洲草堂等古建筑,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还有大量保存良好的明、清古民居。这些古建筑结构精巧,雕饰华美,堪称我国南方明清古建筑代表,里面还保存有何绍基亲书的祭父祭母石碑及何绍基、何维朴亲书的扁额楹联。 

八、药材资源 

道县地处南岭山脉北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湖南省热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全县气候温暖温润,山地面积宽广,土质肥沃多样,为各种动、植物的繁衍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中草药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生态条件,从海拔170米的潇水河畔到2009.3米的韭菜岭山巅,均蕴藏着不同的中草药品种。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中草药资源情况,以便于对中草药进行开发利用研究,1986年2月至1987年6月,县委县政府组织医药、卫生、供销、农业、林业、区划、财政、统计、科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全县中草药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中草药品种1031个,药物蕴藏总量12876吨。其特点是,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垂直分布比较明显;随水平地貌环境的不同,品种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构成中草药种类繁多、分布广阔、蕴藏丰富、孑遗种多、新药资源雄厚的特点。 

1.种类繁多 

根据历年收购的药材资源和普查数据,全县初步统计共有中草药253科、520属、1031种。其中藻类植物3种,真菌植物9种,地衣植物3种,苔藓植物4种,蕨类植物55种,种子植物813种,药用动物类128种,药用矿物类9种,其他7种。这些药材,按资源性质和栽培特点可分为稀有名贵动植物药材、引种栽培或驯养药材、家种野生兼有药材、大宗地道药材、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6类。 

尤其可喜的是,全县名贵药材甚多。如零陵香、喜马拉雅青荚叶、三尖杉、茅膏菜、厚朴、紫草、松萝、福建柏、台湾松、黄连、银杏、杜仲、紫背天葵、地金莲、石耳、天麻、椿树、枸杞、麝、穿山甲、山溪鲵、猕猴和水獭等,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2.分布广阔 

全县地理呈显“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加庄园”格局,温光水气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生物的繁衍与生长。 

由于全县地域垂直差异显著(170米至2009米),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中有不同的气候、土壤,亦有不同的中草药品种。全县境内大致可划分为4个垂直分布药材带。各带虽有部分品种混交生长,但各带均有自己独有的药材品种。其中海拔500米以下623种,500至900米718种,900至1800米579种,1000至2009米237种。 

其次,中草药的水平分布,随地貌生态环境的差异,呈现出药材品种的区域性分布规律。如海拔800米以上区域:县城北面的紫金山山系,主产黄柏、桔梗、续断、金银花等;西部都庞岭,主产福建柏、杜仲、绞股蓝、猕猴桃、防风等。福建柏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它既是珍贵用材,也是重要药材,全县约2万亩。明嘉靖《道州志》载:“城西四十里,有营山。山有巨木曰松、曰柏,粗数围,愈千年。”1983年,林业部中南调查队规划大队森林生态室调查研究认定:“都庞岭福建柏天然林是迄今已发现面积最大、树龄最老的地区”,同时还认定都庞岭是福建柏原生地之一;东南部九嶷山山系,则主产厚朴、三尖杉、白术、黄连、零陵香等。其中厚朴是全省七大厚朴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国厚朴三大产地之一。现在已发展到14万多亩,收购量占湖南省总量的70%以上。 

由此可见,在全县,中草药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3.蕴藏丰富 

全县中草药品种蕴藏量十分丰富。据专家普查测算,全县中草药蕴藏总量约1.3万吨以上。其中植物药材约1.1万吨,动物类药材5吨,矿物类药材1500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县年平均收购药材337吨,最高年份460吨。其中家种药材占70%以上。 

4.孑遗种多 

在全县中山地带(海拔800米以上),有第三纪残遗或更古老的树种,如银杏、油杉、长苞铁杉、红杉和水杉等。其中银杏是最古老的树种,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全县山区均有零星分布。同时,全县近年来,大量发展银杏种植业,银杏种植得到了普遍长足的发展。杜仲、三尖杉、樟树在白垩纪时已普遍存在,现在全县东南、西北山区都有分布。尤其是杜仲的栽培,已成为山区群众种植药材致富的主要项目之一。 

5.新药资源雄厚 

全县有地八角、地金莲和尖背莲3种药物在我国国家药志和湖南省药志中都没有记载;药物志有记载,但以前没被发现,普查中已被发现的中药品种有雪胆、绞股兰、零陵香、三尖杉、茅膏菜、青荚叶、野八角、新落妇、防风和杏等。在全县,以前绞股兰是很稀贵的中草药保健品,现在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被不少人大量种植、加工,或销往外地,或作保健茶自己饮用及馈赠亲朋好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