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240007/2024-35412 | 发文日期: | 发布机构: | 道县人民政府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高质量发展 |
统一登记号: | DXDR-2023-00008 | 信息时效性: | 有效 | 文号 : | 道政发〔2023〕13号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单位,省市驻道各单位:
现将《道县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道县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1日
道县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22〕22号)、《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州市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永政发〔2023〕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努力构建技术先进、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道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实现气象灾害预警精细化到乡镇(街道);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绿色安全的现代化气象台站;建成密度小于等于10公里的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实现各乡镇(街道)一套六要素站、其它区域气象站均升级为四要素以上;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发挥实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水平达到全省区县领先水平。到2035年,气象科技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施“气象+”赋能行动,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道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碳达峰碳中和气象支撑、人工影响天气、生态环境气象保障等领域服务效益大幅提升,气象综合实力更上一个台阶。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1.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站网。在气象灾害监测薄弱地区增补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一批自动气象站,实现六要素气象观测站乡镇全覆盖,格点间距为10*10公里以下,其它区域气象站均升级为四要素或以上,提升区域突发灾害性天气精细化监测能力。推进国家站升级改造,梳理地沟线路,清除地沟内冗余的线路,排查并整改线路隐患。对观测场内仪器布局、小路、围栏等进行规范化改造,进一步保障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及时性,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围绕农业、交通、生态等服务需求,建设一批农业气象服务观测站、建成一批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炮点,维护好现有的交通气象观测站和天然氧吧设备。(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等)
2.强化观测系统运行保障能力。优化观测场线路布局,抓好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在区域站三小时备件圈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观测设备备件库,增强装备保障能力和应急观测能力,确保观测数据的业务可用性达99.9%以上。(责任单位:县气象局等)
3.优化提质台站面貌。持续推进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院内围墙、护坡、供配电、场地、绿化等附属配套设施以及信息网络、业务平台等设备设施,建成功能完备、绿色安全的现代化气象台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全力打造高素质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气象科普服务能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发挥积极作用。(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科协等)
(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提升突发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健全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高级别预警信息面向党政主要领导、基层责任人的“叫应”与直通式服务,严格落实“631”预报预警机制。推进气象灾害预警纳入部门应急预案响应启动条件,制定气象灾害应急联动阈值指标和防御指南。优化相关部门(单位)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综合会商研判调度工作流程。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重大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建立多部门(单位)重大灾害性天气科普联动机制,联合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改委、县应急管理局等)
5.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高效发展。建立智能识别、科学指挥、精准作业的人影系统,完善人影系统建设,完善人员队伍管理和保障机制,加强地面作业炮点标准化建设,完成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升级改造,增设74式37高炮、火箭发射架,更新特种作业车辆,全面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强化气象、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围绕抗旱保障粮食安全、水库增蓄水、生态文明建设、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等适时进行人工影响作业。(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等)
(三)加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建设
6.提高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将气象设施纳入农业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健全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推进气象服务融入粮食生产各个环节。构建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分环节的粮食生产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气象风险预警、病虫害防治等气象服务水平。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和影响评估能力预报,强化主要农作物、特色产业等关键农时、农事气象服务保障。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建立联合会商、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双方信息共享等机制,联合开展农业项目技术研发,共同谋划智慧气象为农服务,推进拓展特色产业专项气象服务,完善服务流程。组建专家团队,及时会商、预报预警,并依托“天帮忙”APP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直通式关键农时气象服务。(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
7.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水平。完善保障粮食安全气象服务专班机制,组建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在重点农业园区、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等增加农业气象自动监测站和提升监测要素,发展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定制化、智慧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持续开展脐橙等本地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助力道县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建设,实现“直通式”气象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等)
(四)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8.提升交通运输气象服务能力。将气象设施纳入道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同步建设,推进气象服务融入智慧交通体系。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共建预警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及公路交通气象灾害常态化会商机制,共推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逐步实现交通气象观测站全覆盖;进一步强化气象监测预警与道路交通安全等信息互通共享,建立预报预警传输机制,加强雨雪冰冻、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叫应”机制,为交通管理提供气象数据支撑,减轻高影响路段受恶劣天气灾害的影响;充分发挥部门(单位)联合优势,围绕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强化风险预警能力,共同探索道路交通防灾减灾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共享研究成果,针对交通隐患点共同制定针对性建站和服务方案,开展分灾种、分线路、分路段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9.深化生态文明气象支撑。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气候好产品等气候生态品牌。深入实施“中国天然氧吧+”赋能行动,做好天然氧吧的维护,保障天然氧吧维护保障经费落实,促进道县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提高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以及重大活动期间的气象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道县分局等)
10.加强防雷减灾工作。将防雷安全纳入全县政府安全监管考核,开展雷电灾害防御领域联合执法检查,实现运营重点行业,特别是危爆行业雷电精细化监测预警全覆盖;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加强防雷检测全过程监管;切实缩减防雷行政审批时限,牢牢守住雷电防御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行政审批红线;组建全县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价专家团队,开展雷电灾害调查评估、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等工作;加大雷电灾害防范宣传力度。(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合力。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加强协调,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有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落实举措,切实履行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加强法治建设。贯彻落实《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实施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数据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加强防雷安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
(三)强化投入保障。加强对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切实完善地方气象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气象装备升级迭代及运行维护、气象基础能力建设等的投入。根据落实气象事业发展所需人员、公用、项目经费,编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清单,确定项目资金需求,分级落实资金来源。落实气象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待遇政策,按规定做好相关经费保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动道县气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