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古称道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地,北依都庞岭,东南临潇水,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省”之称。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营浦县算起,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其中1500多年为郡、州、府所在地,历史上曾与衡州(衡阳)、郴州、永州并称为湘南四大州。
道州这座石城,千百年来,历经无数次战争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何云峰、何家壬编著的《道州记忆》记载:咸丰二年,洪秀全攻克道州后,清钦差大臣赛尚阿在水州遥控湘南战局,采取四面包围之势。太平军利用了这坚固的石城,厉兵秣马59天,利用敌人围而不打的机会,休整了士卒,补充了兵员,添置了军备,发布了檄文,确定了航向,扩大了影响,为后来转战东南、定鼎金陵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年后即咸丰五年三月,太平天国天京内讧,翼王石达开率十万精锐之师撤出江西之围,又杀奔湖南道州,在这里与守城的知州冯崑激战七天七夜,而城不破。最后等到援军,太平军大败而退。道州石城在冷兵器时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两个战例便可以得到证明。
到了热兵器时代,大炮机枪的摧毁力和杀伤力大大超过古代的刀枪剑戟,古城的防御功能相对减弱。《道县志·军事篇·红七军与保安团之战》:1930年1月5日,整编后的红七军4000余人,在前委书记邓小平、总指挥李明瑞和军长张云逸的指挥下,从全州出发,经灌阳、文市,向道县进发。7日,红军挺进县城,县政府官员及富户逃散一空、店铺关闭。红军找商会筹集粮钱布料。8日,大雪纷飞,红军得到情报,知道县商会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三县的保安团正向道县古城逼进。红七军立即撤出道县,抢占江华。唐季侯入城扑空即向江华尾追,途中将9名伤残掉队的红军杀害。8日凌晨,红军击溃江华保安团,进入江华……这一次敌保安团团长唐季侯妄图用“空城计”和“缓兵计”消灭红军的阴谋均被邓小平识破,工农红军威震湘南。
在中国革命战争期间,红七军、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红三十四师、红二十四师等先后五次过道州,在道州历经大小战斗110余次,其中著名战斗31次,鲜血洒遍道州热土,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给道州人民树立起永远的丰碑!
1934年11月18日,耿飚先锋团长途奔袭、飞渡潇水、智取县城、击落飞机、铲除特务、解放百姓、补充物质,红旗招展古城上空,为红军主力顺利前进创造了条件,粉碎了国民党在宁远县天堂圩与道州潇水之间的第一个追剿计划,为红军抢渡湘江取得了战略上的机动优势。
《耿飚回忆录》中《奔袭道州》一文写道:我们在攻占道州后,立即向零陵方向出动,警戒左翼方向,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潇水。与此同时,6团也在道县以南的葫芦岩、莲花塘、九井渡一线架起浮桥,掩护中央军委的后续部队越过潇水。滚滚潇水和道州古城成了阻滞敌人追击部队的天然屏障。这样,红军的行动有了一定的主动地位,为进一步抢渡湘江创造了有利态势。
如今,道州石城城垣只保存西门经南门到东门这一大段,全长1356米;南城门、东城门亦尚完整;从东门到北门城墙的料石全无,变成高低错落的土坡。古城无言,但它数百年沉淀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重要的军事文化价值是永远不会湮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