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永州市人民政府
登录 注册 简体 繁体 RSS订阅
无障碍 | 适老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公示公告
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的公示
  • 2023-06-25 11:35
  • 编辑:
  • 作者:
  • 来源:道县林业局
  • 【字体:    

根据《湖南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湖南省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湘突环改发〔20211号)《湖南省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省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林办生〔20211号)等文件要求,我县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基础数据有待统筹整合,观测、调查、评估等基础工作有待加强”问题进行了整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全力推进,现已完成整改工作任务,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公示。

一、问题描述

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基础数据有待统筹整合,观测、调查、评估等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二、整改目标

统筹整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基础数据,生物多样性观测、调查、评估等基础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三、整改措施

1.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在全县行政区域为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掌握生物多样性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群数量、趋势、分布差异、栖息生境等本底数据,为优先保护、科学管理、高效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支撑。

2.开展珍稀濒危物种调查。对全县珍稀濒危动物资源、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小区(保护点)等开展摸底调查,进一步掌握相关资源情况,明确下一步保护要点。

3.做好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对危害国家安全生物领域的风险进行评估,对风险点进行预判,制定生物安全风险维护措施,形成评估报告供政府决策。

4.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充分利用生态监测定位站、自然保护地、天然林与天空地一体化技术相结合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逐步构建多层级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5.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向国家省申报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争取调查经费。

四、整改完成情况

1.完成全县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物多样性问题整改的相关要求,组织实施好全县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工作,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林业局局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道县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确定技术服务单位。按政府采购有关要求,20225月我县完成了本底调查招投挂工作,确定了全县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服务单位为永州市资源监测中心,成交金额为94.57万元。

第三县积极参加培训。县林业局和技术服务单位每次都派人参加省林业局举办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单位组织参与调查人员开展了专门的调查技术培训。

第四制定技术实施方案。根据全省的“一规范两导则”要求,我县制定了《道县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实施方案》,全县陆生脊椎动物共设20个调查样区,3个重点调查样区,17个一般调查样区,共设大样线98条,小样线294条;维管束植物共设8个样区,其中重点样区3个,一般样区5个,共设样线71条。

第五收集相关资料。积极向农业局、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等单位收集了农业种质资源目录、外业入侵物名单、水产资源、国土三调、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湿地资源调查、古树名木调查、森林资源一张图和保护地的科考成果等相关资料。

第六积极参与配合。县林业局积极组织和参与全县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专门安排了两名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调查,各林业站全力配合;项目组织单位、承担单位和技术团队主动积极配合,掌握督促调查进度,积极催促项目资金拨付,为顺利完成全县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节约了时间。

第七完成外业调查。根据要求,我县完成陆生脊椎动物调查样区20个,其中3个重点样区、17个一般样区;完成样线调查199条,其中第一轮101条,第二轮98条;完成两爬小样线597条,其中第一轮303条,第二轮294条。完成维管束植物调查样区8个,其中3个重点样区、5个一般样区;完成样线调查146条,其中第一轮74条,第二轮72条。

第八调查成果。本次调查共查明道县陆生脊椎动物400种,其中哺乳类50种,鸟类266种,爬行类52种,两栖类31种;维管束植物2563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2271278种(群为野生),裸子植物72744种,其中野生(即土著裸子植物)41622种,被子植物1668952241种,其中野生(即土著植物)1598182040种;大型真菌154种。同时构建了全县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

第九按时拨付调查经费。根据我县与技术服务单位签定的协议,已拨付第三方资金66.2万元,合同进度支付率100%,资金总支付率70%

2.完成珍稀濒危物种调查。道县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较多、保护价值高。县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2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植物2种,即资源冷杉(Abiesziyuanensis)、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二级保护野生植物30种。县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5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即中华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海南鳽(Gorsachiusmagnificus)、林麝(Moschusberezovskii)、大灵猫(Viverrazibetha)、小灵猫(Viverriculaindic)、豺(Cuonalpinus)、黄胸鹀(Emberizaaureola),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5种。发现湖南省新纪录1种——灰燕鵙(Artamusfuscus)。

3.完成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本次调查,共查明我县共有外来入侵物种33种,分别为大薸、凤眼莲、野燕麦、红花酢浆草、飞扬草、斑地锦草、野老鹳草、北美独行菜、喜旱莲子草、绿穗苋、刺苋、皱果苋、土荆芥、垂序商陆、紫茉莉、落葵薯、阔叶丰花草、圆叶牵牛、三裂叶薯、假酸浆、喀西茄、牛茄子、北美车前、婆婆纳、马缨丹、藿香蓟、大狼耙草、鬼针草、野茼蒿、一年蓬、香丝草、小蓬草、苏门白酒草;我县本土有害生物主要以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萧氏松茎象、油茶茶苞病、油茶软腐病、柑桔炭疽病等为主。有害生物的发生对我县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认真组织监测,及时科学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有害生物的危害。

4.强化生物多样性监测。我县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公益林、天然林与天空地一体化技术相结合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特别是有效发挥了林长制“一长四员”生物多样性监测职能,切实开展监测工作。在自然保护地和中华穿山甲保护小区安装了红外线相机,24小时全方位进行监测。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安排人员每天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我县已初步构建了县----护林员等多层级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5.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219月,我局聘请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编制了《湖南省道县2022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县域资源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湖南省道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我县就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多次向省林业局汇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2112月,省财政厅提前下达我县2022年中央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补助资金100万元,用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县域资源调查;202212月省财政厅又向我县下达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县域资源补充调查10万元。

五、整改时限

2023831日。

根据有关规定,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道县林业局反馈。邮寄的以邮戳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  公示时间:2023625日至2023629,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746-5223520  联系地址:道县西洲街道办事处文化路163号道县林业局

                               道县林业局

20236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