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口两棵古樟下,我们驻足停留了片刻。我看见那墨绿的樟叶、翠绿的新枝、淡青的藤蔓,交织在残枝断杆上,伸手触摸那近乎空心的大树干,我感到那树皮干枯、粗糙、刺肤。连周支书也说不准这树的准确年龄。我猜想,至少也有200年以上的沧桑岁月了。
微雨下,那条蜿蜒匍匐在田洞中,通向大屋的古石板道,像刚刚打上一屋蜡油,油光发亮。周支书告诉我们,这条石板路与大屋一样久远。漫步其上,有些担心滑倒摔跤,我们小心翼翼捡路边走,可边上那绿茸茸的青苔,东一丛,西一簇的,十分鲜嫩可爱,我们真不忍心去践踏。于是我们跳跃着前进,精心地挑选着自己的脚步。
近了,近了,随着石板道的延伸,那翘首飞扬的屋檐渐渐在雨雾中清晰起来,“一个,两个,三个……”,既错落有致,又整齐划一,显得十分气派。还有两根青石柱也出现在眼前,静静地歪斜在大屋前边的空地上,过去是用来拴马的。为了弄清楚大屋扑朔迷离的布局,我开始寻根究底起来。据同支书介绍,周家大屋为明末清初之际兴建,几百年来一直是周氏后人所居住,没有杂姓。因为周氏先祖,是明朝的大官,从这里经过的官员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所以才有刚才那拴马柱。拴马柱边的空地上,围有好几根长达丈余的青石条。可以想见,当年住在这个院落里的家族确实曾有着显赫的背景。
越过空地便进入了住宅区。我们看到,院落呈长方形,坐西向东,占地四万六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二万二千平方米。八条青石板巷道自东向西深入,把整个院落分成九纵,也就是九栋正屋。而每栋正屋旁边都横列着两排横屋,一共是十八座。所有的房屋都有青石板巷道连接,可以脚不沾泥往来于每栋房屋之间。而每座正屋的大门均是用长条形大青石柱做的门框,门楣上刻狮兽麒麟等瑞物,非常气派。屋内最宽敞的地方是堂屋,地面是用三合泥铺成的,堂屋前是天井、照墙和门楼,两侧用木壁分隔成卧房和厢房。天井全是用青石板铺盖,看不见明显的下水道,却从不存水,说明其排水系统安排得十分巧妙科学。房屋的门窗、墙壁、栋梁上刻有福、禄、寿、八仙、花鸟、龙凤等各种不同的图案,雕刻精美,形态逼真,给人栩栩如生之感。所有的房屋都以青石板巷道连接着,巷巷相通,道道相连,相互之间往来很方便,这难免让单家独院的现代人有些向往。我不觉想起巴金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北京四合院,又仿佛看到了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非常讲究礼仪谦恭,翁叔兄弟、婆媳妯娌之间绝少矛盾争执,大家和睦相处。也很少有偷盗现象发生,村里的社会治安状况很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周支书说,近年来,因为横塘新镇的建立,许多大屋的住户都到新街上建房了,现在大屋里住的人越来越少,显得有些空寂了,有的房屋甚至成了危房。
我们在大屋里转了一大圈,出来后看看时间,大约用了四十多分钟。周家大屋确实是大,如果要细看的话起码要个多小时。它重楼屋叠,斗拱翘檐,外表非常壮观,内里设置又十分实用,称得上是我省湘南边陲古代民居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加上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很适合作民俗旅游开发。我把自己的想法跟周支书说了,没想到他比我还要热心。他早就有把周家大屋开发成旅游景点的想法,只是苦于资金缺乏才没有付诸行动。我说,现在重点要加强保护,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联手把它推出去。把它推向全省,推向全国……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