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巩固,零陵的经济社会得到新的发展。汉初,零陵各地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从事农业生产,并成为全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手工业亦有长足进步。古汉墓出土的一些陶、铜、玉、铁器具,有的不仅形态古雅而且通壁绘彩,其中一面铜镜逾1800年依然光华可鉴。盖房已使用粘土烧制绳纹筒瓦,与史载“秦砖汉瓦”相一致。原零陵县曾一次出土五铢钱50余斤,说明此时商业活动已具有一定规模。至三国时,零陵已发展成为“孙(权)刘(备)资之以争天下”的战略要地,诸葛亮曾亲督零陵赋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以零陵粟饷益州罗尚军”,一次从零陵运出米3万斛(晋时1斛合10斗即1石)。南朝陈文帝以零陵盛产杉木,令“华皎营造大舰金翅等二百余艘”(道光《永州府志·事纪略》)。这反映出当时零陵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已有相当水平。但这一时期特别是东汉中后期,随着封建庄园经济发展和战乱连年不断,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日益加重,迫使劳苦百姓不断举行反抗斗争。汉桓帝延熹五年(162),长沙、零陵两郡七八千农民暴动,攻陷桂阳、苍梧、南海和交趾等郡的大片土地,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南齐永元元年(499),“永阳(今道县)人周晖与王僧粲起兵”,农民“悉皆蜂起”响应,义军曾一度占据湘、资二水流域及广西桂江、广东北江一带。
唐宋时期,零陵的社会经济随着生产关系日臻成熟,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唐初采取轻徭薄赋政策,推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使无地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赋役负担有所减轻,农业获得迅速发展。永州、道州荒地大都开垦,经济日渐富裕,唐开元至元和年间,“人家储粮皆及数岁”,“筑太平仓收谷”,柑橘、茶叶、香芋等经济作物始有盛名,手工采冶业、纺织业、陶瓷业比较发达,商业空前活跃。史家在“唐代工商物产分布图”(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中,明确标绘永州与潭州(今长沙)、衡州(今衡阳)并称为湖南三大手工业区。其时银、钨、铜的采掘与冶炼,已遍及祁阳、江华、宁远、永明等地;所产葛布、细麻布、草席、笔、箫、琴、扇柄、石蜜、石乳等(《新唐书·地理志》)还较负盛名,“湖南锡器推零陵工巧为最”,永州葛布可与绸缎媲美,“衡、永岁人中原小罗各万匹”。至宋时,道县与江华对锡、铁矿的开采冶炼已具相当规模。宋皇韦占年间(1049~1053),道州为全国20个官设冶铁贸易场所之一(《宋史·食货志》)。唐宋二代中后期,随着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官绅强取豪夺加剧,人民不堪重负,阶级矛盾严重激化。唐末以蔡结(江华人)、唐行曼(永州小吏)为领袖的农民武装配合黄巢起义军北伐,先后攻占道州、连州(广东连县),“杀(永州)刺史郑蔚”(《新唐书·观纳传》),坚持奋战长达19年。宋代零陵人民反抗斗争见诸文字记载的达18次之多。
元、明至清末,零陵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较为曲折。元、明之交,双方在永州展开长达17年之久的拉锯式战争。元军于至元十三年(1276)攻破永州后,视当地百姓为仇寇而大肆杀戮,迫使人口大量逃亡。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永道二州仅有人口206835人(《元史·地理志》),比宋崇宁元年(1102)329875人(《宋史·地理志》)减少123040人,下降近40%。其时出使安南副使陈孚行经永州曾赋诗哀叹:“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明初,朝廷奖励开荒,推行屯田,减轻赋役,使永州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宁远县境东北有军队屯田,形成“新田营”,并开拓发展成为后来的“新田县”(明崇祯十二年置)。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已依稀可见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萌芽,自给自足经济开始分解,集市交易日趋活跃,境内形成80多处集市,每逢圩日人头攒动。清朝前期,实行摊丁人亩措施,促进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境内土地广为开辟,农林牧渔品种繁多,与今相差无几,农产品加工与手工业蓬勃发展。零陵所产锡器纯度高,制工精,居湖南之冠。祁阳草席、葛布,东安丝绢,永明龙须席,江华八宝被等,精致考究,名闻遐迩。以楠竹为原料的手工造纸遍及永州各县,道光年间宁远杨季鸾校刻的《柳河东全集》称为“海内珍本”。商品交换更为活跃,县城和重要集镇已纷纷出现布行、米行、油行、糖行等各类商业牙行。农村定期圩市更加广泛,粮食、耕牛、牲猪等专业市场多处涌现。但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断加深,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激起零陵人民的强烈反抗。清道光十一年(1831),江华赵金龙为反抗清政府的“山田升科”(即对山区田土免税改为纳税),以祭神为名聚集瑶民起义,整个湖南与粤北、桂东的封建统治受到冲击,清政府急调湘、桂、粤、鄂、黔五省驻军进剿,才将起义军镇压下去。咸丰二年(1852),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进入永州境内,道州、江华、永明有两万之众参军,组建一支精锐的“道州大旗营”,为太平天国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咸丰四年(1854),“天地会”首领朱洪英(东安人)联合道州何贱苟等发动起义,先后攻克江华、永明、东安和广西灌阳、柳州,建立“升平天国”,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军的反清斗争。由于元、明、清三个朝廷更替之际的长期战乱和对零陵人民的残酷压迫与剥削,再加之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又是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步推进,使处于湘粤桂边陲的零陵成为相对偏僻闭塞之地,从而延缓了发展步伐,日渐落后于长沙、衡阳等经济发达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