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1966)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号鹤鸣,曾用名立达、江春、李特、胡火等,零陵县(今冷水滩区)蔡家铺人。1905年考入萍洲中学。 1909年考入京师优级师范。1913年,考取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师范理科。在日本,勤奋钻研马克思主义。1920年回国后,与陈独秀、李汉俊共同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 |
|
1921年2月起,代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书记职务,积极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开幕,他是代表之一。大会开到最后一天,会场受到法国巡捕房的搜查,李达和夫人设法在嘉兴南湖租了一条船,使大会得以继续进行并胜利闭幕。“一大”会上,李达当选为中共中央宣传主任。同年9月,李达主持中共创办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工作,后又兼任上海平民女校校长。1922年7月,出席中共“二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他主编《新时代》杂志,连续发表《何谓帝国主义》、《马克思学说与中国》、《中国商工阶级应有之觉悟》等文章,阐述“二大”宣言的基本精神。 1923年夏,李达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发生争执和分歧,随后离开党组织。北伐战争期间,李达就任国民革命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兼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和代理政治总教官,并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教务和招生工作,与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分工讲授革命理论,发表《现代社会学》一书。大革命失败后,李达被国民党当局通辑,先后转移零陵、武昌、上海等地。在上海,李达与邓初民创办昆仑书店,大量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1929年,连续发表《中国产业革命概观》、《社会之基础知识》、《民族问题》等三本专著。1932年8月,李达到北京大学商学院任教,在险恶环境中,撰写《经济学大纲》、《货币学概论》两本专著。其中《经济学大纲》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和推荐,指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抗日战争时期,李达困居零陵一带。解放战争时期,接受中共重托,说服程潜起义,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根据李达多年表现,由毛泽东、刘少奇、李维汉等做历史证人,刘少奇做介绍人,批准李达重新入党。解放后,李达继续从事理论工作和高等教育工作,先后担任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八大”代表,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一任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李达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深入研究,而且在法学、货币学、史学理论等领域做了重要的开拓性工作。他的重要著作还有《〈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等。他卷帙繁浩的著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思想走过的道路,是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1966年8月24日,李达逝世于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