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24-00819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民政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待评估 | 文号 : |
一、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圆满完成。一是有序提高保障标准。2023年,全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5004元/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650元/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确定,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至10140元/年,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至6516元/年,其中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10140元/年;残疾人两项补贴提高到80元/月/人;社会散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金提高至1100元/月。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04亿元。二是完成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完成330户适老化改造,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༯span>
2、社会救助精准高效。一是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依托经济状况核对平台、低收入人口数据库、社会救助监测预警数据等,每月不定期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动态数据管理,及时筛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人口,变“被动求助”为“主动救助”。二是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精准认定救助供养对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死亡人员等及时清退。三是进一步加强临时救助。规范临时救助资金的使用,突出精准性,实现应救尽救,加强急难型临时救助工作。四是切实加大低保扩围增效。适度扩大参照“单人户”低保保障范围,推动动态监测及主动发现机制落实落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
3、“一老一小”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促进养老产业融合。深化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建成“养老医疗服务联合体”(简称“养医联体”)。积极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公办、民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208个,养老床位3773张。其中,福寿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养老、中医养老、管家式居家养老、互助养老”四大特色养老初具规模,形成社区居家养老零陵模式、零陵经验。二是深入推进“养医结合”。强化“养老院里办医院、医院里办养老院”理念,深入推进“养医结合”建设,在富家桥镇建成区社会福利中心,跟区中医院合作,积极推动“中医康养+养老”新型养老服务;将湘南中西医结合医院打造成区域性医养结合示范型特困人员失能半失能护理安置点,实现城乡“养医结合”全覆盖。三是着力实施智慧养老。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设备为养老服务“添砖加瓦”,建成并运营零陵区养老服务指挥中心,完善养老机构信息(安联网)平台,搭建起平台与各养老机构在智慧消防管理、智能照护服务、远程视频监控、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四是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出台《零陵区未成年人多元综合救助制度》。充分发挥村(居)儿童之家优势,开展以“防性侵知识宣传”、“快乐六一・与爱同行”、“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等为主题的关爱活动,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规范收养登记和落实留守儿童照护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湖南省收养评估实施办法》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收养登记工作,全区334个村(社区)已全覆盖签订了留守儿童照护协议。
4、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是村民自治能力逐步提升。加强和规范村(居)务公开,抓好村(社区)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的落实。开展社区专职工作者定级,实现岗位等级序列全市统一和市内互认。出台《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指导目录》文件,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二是社工事业不断加强。全区中心城区社工总站、乡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区)社会工作室实现全覆盖。加强专业社工培养,提高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瞄准社会救助、“一老一小”、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帮助困难群众实现“需求与服务”的精准对接。深入推进“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项目建设。通过链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服务、社会慈善资源力量,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助力民生服务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转变。三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组织开展区本级社会组织2022年年度检查工作,建设和运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大力推进“四个小屋”建设,其中博爱健康e站“医生小屋”在邮亭圩镇岿山村正式挂牌启动,不断提升村、社区的医疗卫生水平,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对该项工作进行宣传点赞。
5、社会事务服务能力不断优化。一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登记合格率100%。依托湖南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进行线上业务流转,大力推进“婚育一件事一次办”和“身后一件事一次办”,群众只需“到一站、跑一次、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完成相关事项申办。二是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专项救助活动,加大寻亲力度。三是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精神障碍康复站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依托区中医院精神科、社区资源、社工等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四是大力推动殡葬改革,推行惠民殡葬和生态安葬政策。五是扎实推进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工作,全面完成与广西全州县边界联检工作。
二、2024年工作谋划
(一)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一是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根据省市文件,做好社会救助提标工作,并按时足额发放保障金。二是深入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示公开,不断加大社会救助政务公开力度,多措并举深化推进社会救助领域信息公开工作,让救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开展特困、城乡低保清理整顿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死亡人员及时清退。
(二)加快发展“一老一小”事业。一是持续推动“中医康养+养老”新型养老服务,加强区福利中心与区中医院的合作,依托区中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推动区、乡、村中医康养养老服务全覆盖。二是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养老。三是按照养老护理员三年培训计划,实施养老从业人才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儿童关爱保护,提高困境儿童保障标准,夯实儿童福利基层工作基础,持续推进基层儿童之家建设。
(三)稳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是持续抓好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巩固为基层减负整治工作成果。推动村(居)民议事协商、村(居)务公开等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提升基层政权建设和城乡社区服务水平。二是推动慈善社工事业再上新台阶,充分发挥社工专业服务优势,在社会救助、“一老一小”、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提供精准服务。持续抓好“慈善一日捐”“腾讯99公益”等募捐活动。加大慈善宣传,弘扬慈善理念,打造零陵慈善公益品牌。三是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行为,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专项治理涉企收费,探索完善社会组织退出程序。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开展结对帮扶、项目振兴、公益服务等活动。
(四)不断优化社会事务管理。一是加强和改进殡葬服务管理,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持续推进公民身后“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切实做好清明祭扫工作,持续开展“三湘新风拂面来”主题宣传活动。二是持续推进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积极探索举办各式各样的集体婚礼、慈善婚礼、婚恋交友等活动,做好婚俗改革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三是常态化开展“寒冬送温暖”“夏日送清凉”专项行动,切实做到应救尽救、应助尽助。扩大优质救助服务辐射范围,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四是健全完善地名管理协调机制,完成零陵区与冷水滩区域界线年度联检,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