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23-00302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统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有效 | 文号 : |
永州市零陵区统计局
(2022年12月29日)
2022年,零陵区统计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坚持做好统计监测,优化统计服务,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基础建设,提升统计基层治理能力。一是推进基层统计站标准化建设。完成了省定的10个规范化建设标准推进基层统计站标准化建设。由于工作抓得早、抓得细,今年9月,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成为全市典型。二是开展统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工作。根据省、市贯彻落实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对“四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入退库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正常在库法人单位进行全面数据质量核查。三是强化统计执法检查。今年,共抽检了14家“四上”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调查单位开展执法检查,达到了预期效果。在省局组织的执法检查中,我局唐忠良同志表现突出,被省统计局通报表扬。
2.夯实统计基础,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是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常规统计调查和样本轮换工作。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完成了农业、工业等常规统计调查任务,高质量地完成了住户大样本轮换和粮食监测点样本轮换工作。二是做好“四上”企业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入统“四上”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单位48家,其中:工业7家、零售业6家、房地产3家、建筑业7家、投资25家。此外,年度入统申报待审合计15家,其中工业3家、零售业6家、住宿业1家、服务业5家。
3.强化监测预警,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研判分析。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定期研判分析,及时报送监测预警报告。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49亿元,同比增长5.3%,排全市第5,取得了近30个季度最好的成绩之一。二是优化统计信息服务。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做好经济运行分析,不断提高分析研判能力,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统计依据。截至目前,共发布统计月报11期、发布公报1篇,决策参考3篇,统计分析2篇。
二、存在的问题
1.统计数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统计数据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指挥棒”。随着国家统计督察的深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统计法规制度频度之密、治理统计造假乱象力度之大、统计执法监督尺度之严、推进统计环境变化之显著都前所未有,对各个专业的数据质量越来越高,对上报数据的审核越来越严,统计的压力越来越大。
2.统计预测的前瞻性有待加强。对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预见性需不断增强,以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3.升规入统工作有待提高。升规入统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先有库才有数。我区今年虽入统了“四上”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单位48家,但与2020年(94家)相比,仍然差距较远。一是入统工作越来越难,审核越来越严,对企业提供资料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我区没有专门针对升规入统的专项资金或奖励政策,企业入统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企业的主观意愿普遍不高。目前我区主要是行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靠个人感情去做企业入统工作,没有激发内生动力,企业负责人的主动意识不够,甚至对升规纳统有抵触情绪,担心入统后有更多的监管、更多的工作。
4.统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当前我区基层统计力量薄弱问题亟待改进,局机关年轻人少,乡镇街道统计员兼职居多且更换频繁,统计人员数量与统计工作任务不匹配。
5.法治宣传仍需深化。《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传达宣传不够深入,针对性、特色性的统计法治宣传不够,法治意识仍需进一步增强。
三、2023年工作打算
(一)抓各项统计调查监测,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1.农业。坚决抓好全区15个粮食监测点双季稻种植,做好田间管理,做好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上报。狠抓生猪稳产保供,着力提升生猪产能。多措并举抓好蔬菜生产,确保蔬菜供给稳定。
2.工业。改变目前“一烟独大”的窘境,推动稀土产业园以及相关产业落地生根,引进培育新的工业企业,打造新的增长极,争取今年年前投工一批。抓好锰冶炼企业的技术改造,保障满负荷生产。
3.投资。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区投资基数越来越大,增长陷于“坡顶”困境。如果明年没有新的大项目的引进和落地,投资增长的压力只增不减。因此,必须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项目建设上下狠功夫,认准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从年初开始冲刺,起步就是冲刺。
4.消费。培育有支撑作用的大、中型企业,支持汽车市场做大做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将他们纳入限上企业的统计中来,弥补前2年因疫情影响而破产倒闭的企业(如中拓五菱、红太阳大酒店等),也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5.建筑业。鼓励并帮扶我区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提升资质等级,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样能承接更大体量的项目,可促进建筑业总产值的提升。同时,想办法将外地有实力的大的建筑业企业引进到我区。
6.房地产。稳定房地产市场,保交楼、稳民生。政府承诺的购房补贴应尽快发放,刺激房地产市场,只有多卖房才能提高网签数据。盘活土地市场,促进房地产开发。
(二)抓经济运行监测,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1.抓企业升规入统。按照“在库企业抓扩能,达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增企业抓跟踪”的工作思路, 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统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同频共振”,主动靠前服务,形成工作合力,为全区企业升规入统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抓经济预警研判。围绕区委、区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加强宏观形势研判,加强经济运行预测预判,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开展监测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和趋向性问题,立足早分析、早报告、早预警,找准优势和短板,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服务,当好参谋助手。
(三)抓统计基层基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基层基础工作是抓好统计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提升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
1.夯实基层统计力量。继续抓好乡镇(街道)示范性统计站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
2.扎实开展业务培训。科学设置培训专题,创新培训内容,紧扣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分期分批开展多层次业务培训,提高统计局、乡镇和企业统计员的业务能力水平。
3.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始终把统计法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四)抓第五次经济普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是对我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变化情况,这对我区来说,是一次“大体检”,是对经济的“全面透视”,对我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统筹安排,精心部署,要把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