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431102009/2016-01344 发文日期: 2016-07-29 发布机构: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主题词:
统一登记号: 信息时效性: 文号 :
零陵区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2016-07-29 15:46 来源: 永州市零陵区政府门户 发布机构: 永州市零陵区政府门户 【字体:   打印

 

零陵区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一、   

1.1规划背景和意义

扶贫开发事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联动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关乎民生的艰巨事业。产业扶贫是引导和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人,开发当地优势资源,通过发展适宜产业,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实现就地脱贫。产业精准扶贫是解决区域贫困、并阻止返贫的切实有效的根本举措。

零陵区农村人口48.3万余人,扶贫工作涉及15个乡镇、办事处中的507个行政村。贫困户13033户,贫困人口43988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9.11%,其中保障兜底10398人(智障1693人、因残2258人、因病3340人、因年龄大3107人)。省级贫困村42个、贫困户2919户、贫困人口10402人,占总贫困人口的23.6%。

1.2规划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根据国家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银监会、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制定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扶贫指导意见》、《湖南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和《零陵区农业“十三五”规划》(种植业)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1.3规划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永州市零陵区7镇3乡、5个街道办事处的507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发展产业脱贫的贫困户,特别是42个省级贫困村。

1.4规划年限

本规划起止年限是2016-2020年。

二、产业扶贫现状

2.1产业发展现状

零陵区的贫困村、贫困户主要分布在各乡镇、办事处的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通信、水利等诸多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经营传统的农业产业,如水稻、蔬菜、水果、林业及林下经济、药材等,畜禽、水产养殖都是力所能及的家庭自给式养殖。生产中采用传统的耕作和种养模式,经营规模小,产品商品化率低,经济效益不好,起不了发家致富的效果。

2.2产业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2.1资金瓶颈制约产业发展

一方面,贫困群众积累少、家底儿薄,没有钱;另一方面,贫困群众获得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支持的范围和力度有限。同时,贫困群众资金筹措能力比较弱:从银行贷款,贫困户因无资产可抵押,缺少有效担保,很难获得贷款支持;民间借贷利率普遍偏高,贫困群众又无法承受。再就是扶贫经济组织准入门槛也较高,贫困户对产业项目也是望而止步。资金短缺是制约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主要瓶颈。

2.2.2扶贫对象在产业发展中制约因素较多

扶贫对象除了在收入低外,还存在素质偏低、思想固执落后等因素,在产业发展中还缺信息、缺门路、缺技术、缺管理,不了解市场,有的还缺劳动力,身残或智残,是产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

2.2.3生产规模小,技术指导难以到位

由于部分贫困户的参与意识不强,加上市场需求变幻等原因,他们对发展扶贫产业持观望态度,导致扶贫产业规模难以上去,产业分散度高。此种情况造成实地技术指导难以普及,大课堂讲授解决不了不同贫困户在产业生产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就是有的种植户忽视技术指导,只按自己多年的种植习惯种植,技术指导落地变现效果差。

2.2.4合作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

部分驻村扶贫工作队为村里引进扶贫经济组织发展扶贫产业,成立种植合作社,因大多数贫困户对合作社不了解,认为入了合作社就是进了保险箱,加上入合作社先后时间差导致产业发展先后不平衡,产业效果不一致,从而造成合作社内外都有不同的声音,极大地削弱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的效果,减少贫困户产业收入,打击了扶贫经济组织再投资的积极性。扶贫产业在村级发展慢,在乡镇推广面小,加上政府对产业发展支持不够,极大地削弱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2.5对产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

当前乡镇扶贫工作涉及内容多,人手少,经费缺,再加上乡镇、村委会对如何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的办法不多、思路不清、措施不全,持顺其自然态度。

2.3产业扶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和贵州座谈会上从“四个全面”的高度,围绕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对扶贫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为新形势下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发出了最强有力的“动员令”。国家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制定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扶贫指导意见》,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产业扶贫工作的关心重视前所未有;各行各业对扶贫攻坚的投入前所未有;税收优惠、金融服务政策之多前所未有;全社会参与扶贫济困、助推扶贫攻坚的热情前所未有;贫困地区群众自力更生的干劲前所未有。这些都充分证明,产业扶贫迎来了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产业扶贫有很好的历史机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我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988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9.11%,在规划年内,全面脱贫、并确保不返贫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当前国家和地方经济下行压力大,实体经济不景气,增长速度减缓趋势明显,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短缺,支持开展产业扶贫的经费势必不够,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投入产业扶贫的力度势必减弱。在产业扶贫工作中还会遭遇扶贫组织服务不够精准到位、工作人员意识形态的变化,财政产业扶贫资金难以全员覆盖贫困户。在产业扶贫的带动下,贫困户的收入增加了,但也会导致各家各户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出现新的相对贫困现象。总之,在新常态下的产业扶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总的思路

3.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切实按照党中央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

3.2基本原则

3.2.1聚力到户,受益精准

始终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大政府支持,加强社会动员,调动贫困人口积极性,凝聚合力,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精准帮扶,明确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长期受益作为产业帮扶边界,避免扶农不扶贫、产业不带贫,防止在实施中脱轨走样。

3.2.2 坚持主导与特色相结合

围绕我区水稻、蔬菜、水果、生猪、畜禽水产养殖及林业等主导产业,结合零陵古城旅游业的发展,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也可以依托我区地方特色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综合效益高的特色产业。

3.2.3坚持长效与短平相结合。

既注重培育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又要兼顾发展果树、林业经济、旅游、休闲观光等周期较长、长期受益的产业。

3.2.4坚持生产与经销相结合。

在引导贫困户进行产业生产的同时,因地因户制宜,支持有条件的家庭从事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电商等产业。

3.2.5帮贫脱贫,联动联考

整合涉农各项资金,精准发力至各个扶贫项目,保障资金、物资等支持手段与贫困村、贫困户紧密结合,把产业扶贫成效与乡镇考核相挂钩,重点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村户脱贫效果等进行考核。

3.3规划目标

零陵区是农业大区,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重点从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旅游、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和劳务输出等产业入手,狠抓落实。产业扶贫立足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通过5年的努力,进一步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使42个省级贫困村培育出能带动贫困户脱贫、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基本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格局,使90%的贫困户有产业发展愿望,通过实现产业增收脱贫。

力争到2020年我区33590贫困人口全部通过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产业扶贫红利在10398个因智障、因病因残、因年龄大失去劳动能力及助学的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中发挥重要作用,42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在产业扶贫中脱贫致富;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00元以上。

四、产业扶贫重点任务

4.1扶贫产业

产业扶贫涉及对象广、涵盖面大,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等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增收。

我区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主要是交通信息不便、资源无法变现、因病因残和年龄大、缺技术、缺资金、缺产业企业联结等,按照产业精准扶贫的要求,根据实际,我区选了生猪、罗汉果、光伏、红麻、油茶、园林苗木花卉和旅游等7个操作性强、贫困户容易接受、短平和长效相结合的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产业。

同时根据各乡镇、办事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当地小环境或个别贫困户的产业进行扶贫。在七里店、朝阳、南津渡和工业园四个区域,因其贫困人口少,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宜选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至城区或城郊的二三产业,从事服务、加工和互联网+,走非农产业脱贫为宜;地处大庆坪、邮亭圩、水口山、富家桥、石岩头等乡镇深山的一些贫困人口,可适当发展特色药材、林业及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林禽、林药、林菌等);也可根据山上山下气温差,种植平原地区的返季节蔬菜和当地有名的绿色蔬菜——野菜等,通过运送至城,挣取更大利润脱贫致富。

4.2重点产业

4.2.1生猪产业

我区是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养殖基础好,技术成熟。近年来,我区引进温氏生猪养殖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养猪,温氏向养殖户提供先进的技术、种苗、管理及饲料等,并按协议价收购,解决了养殖户生产、管理和销售的后顾之忧,养殖户只要按温氏的技术、管理方法经营养殖场,养殖户的经营风险几乎为零。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为加快我区生猪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发挥该产业在我区扶贫攻坚中的重大作用,保障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增收、稳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我区出台《零政办函【2016】27号》文件,将温氏生猪养殖项目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项目计划分三年实施(2016-2018),新发展养殖场248家,项目建成后年出栏生猪50万头以上,受益贫困户2730户,受益贫困人口9823人。政府计划给该项目安排3年期的贴息扶贫贷款6000万元,并每年从生猪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100万元对规范、环保达标、符合奖励条件的养殖场进行奖励,政府对该项目养殖场建设给予各项手续简化和政策支持。参与合作的贫困户(主要是因病、因残和年龄大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每年可从贷款扶持对象的养殖利润中分红(按每年10%贷款金额分红),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产业收益。该产业扶贫规划见下表:

生猪产业扶贫规划表                

单位:个、户、人

 

乡镇办事处

养殖场个数

养殖场分布

扶贫合作方式

受益贫困户

受益贫困人口

富家桥

27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不在风景区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291

1047

凼底

11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不在风景区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123

443

菱角塘

20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253

936

邮亭圩

31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不在风景区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340

1190

接履桥

27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320

1089

石山脚

20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228

728

黄田铺

22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204

795

珠山

29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327

1180

水口山

16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197

760

石岩头

15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147

521

大庆坪

13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131

518

梳子铺

17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不在风景区

自建、劳务合作或资金入股分红

169

616

合计

248

 

 

2730

9823

 

4.2.2罗汉果产业

罗汉果是一种名贵药材,既可入药又可作茶,还可做保健品,很受城乡百姓的喜爱。它是一种长久的藤本植物,一次种植可长期收益。从气候、水温、土地和大气环境上分析,我区十分适合种植罗汉果,并有种植罗汉果的成功例子。种植罗汉果每亩投入3000元左右,亩产罗汉果12000个,亩产值6000元左右,第一年亩纯收益在1000元左右,自第二年起的正常年份每亩收益在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好,脱贫效果佳。我区引进零陵罗汉果公司、天惠油茶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并在各种植乡镇成立合作社,带领大家共同脱贫致富。到2020年,通过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和贫困户出土地、劳力等方式,在全区扶贫种植罗汉果20000亩,联姻企业对产品进行订单收购、加工和销售。贫困户在土地流转和劳务合作等基础上,通过利益分配比例从企业获取长期稳定的产业收益。其产业规划表如下:

罗汉果产业扶贫规划表

单位:亩、户、人

 

乡镇办事处

产业主要分布区

规  模

扶贫合作方式

受益贫困户

受益贫困人口

协助扶贫经济体

大庆坪

    夫江仔、塘边、九家湾、田家湾、新伊等村

种植35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370

1316

零陵罗汉果公司、天惠油茶等企业

石山脚

    乌鸦庙、大夫庙、藕塘等村

种植35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382

1298

石岩头

    和平、周家、樟树脚、毛屋里、罗家、大屋村等村

种植4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393

1336

邮亭圩

    茶场、新光、北冲、木斗塘、梅溪、俄塘、岿山等村

种植4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395

1331

梳子铺

    世豪、白竹、坪田等村

种植2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86

667

菱角塘

    炭木桥、社公山、杉树山等村

种植2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92

666

接履桥

   尚木井等村

种植1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98

334

合计

 

 

 

2016

6948

 

4.2.3光伏产业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它是一种环保清洁能源。我区年日照时间在1600小时左右,光伏产业在我区有一定的发展前途。贫困户在建成该项目后,不但能获得日常生活用电,而且可以通过用电获得国家用电补贴,多余的电并网出售,为家庭带来收益,是惠民利民的好项目。每家建成一个5000瓦规格的光伏发电系统,年可发电6000度,除去生活用电1500度,可并网出售4500度,产生售电利润5400元、用电国家补贴930元,共可获得6330元的收益。在规划的五年内,通过贷款、自筹和社会企事业、团体捐助等方式,在各乡镇办事处为贫困户建家庭光伏发电站1720个,主要分布于各乡镇办事处的省级贫困村。其产业规划见下表:

光伏产业扶贫规划表   

单位:个、户、人

 

产业主要分布区

规  模

受益贫困户

受益贫困人口

黄田铺镇

18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180

536

水口山镇

20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200

606

石岩头镇

24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240

728

梳子铺乡

8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80

230

富家桥镇

13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130

397

珠山镇

30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300

911

石山脚办事处

8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80

280

接履桥办事处

17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170

533

菱角塘镇

12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120

327

大庆坪乡

120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119

330

凼底乡

102个3000-5000瓦规格/户、站

101

300

合计

1720

1720

5178

4.2.4红麻产业

红麻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一种一年生经济作物,生长期5个月左右,在我区每年5月下种,9-10月收获。它喜温,适应性强,坡地、园地均可种植,易种易管。我区引进丽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在全区开展红麻种植,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免费为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向的贫困户提供种子、技术和肥料等生产资料,并包产品回收。贫困户通过代种代管等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每亩可获纯利2000元左右。到2020年,将在全区种植红麻面积达到30000亩,累计种植80000亩。其规划种植见表:

红麻产业扶贫规划表 (至2020年)  

单位:亩、户、人

 

乡镇办事处

产业主要分布区

规  模

扶贫合作方式

受益贫困户

受益贫困人口

协助扶贫经济体

黄田铺

鲁塘等村

种植红麻195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18

488

丽辉农业等农业企业

水口山

   乐园山等村

种植红麻2175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308

984

石岩头

仁桥等村

种植红麻21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55

525

梳子铺

许家桥、里洞、红狮、喇叭山、鹿鸣、联塘、大古源等村

种植红麻42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279

1050

邮亭圩

岿山、蔡家甸、公龙岭、北冲、左家岭等村

种植红麻4575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339

1144

珠山

米筛井等村

种植红麻1875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39

468

富家桥

玉林、何家坪、福兴观等村

种植红麻2475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83

618

凼底乡

赤石回等村

种植红麻18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36

450

菱角塘

良湾、土塘、油草塘、双江桥、东塘坪等村

种植红麻345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244

862

接履桥

枫木塘、冶木塘、枫木树等村

种植红麻2775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204

693

大庆坪

寨山脚等村

种植红麻2625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216

732

合计

 

 

 

2321

8014

 

4.2.5油茶产业

油茶在我区种植有很久的历史,压榨出来的茶油是很好的食用油,深受人民喜爱。油茶易种易管,适应性强,是一个很受老百姓欢迎的扶贫开发产业。油茶低改每亩成本1200元左右、新造油茶林每亩成本3200左右,区政府对油茶低改与新造分别补贴180元/亩和600元/亩。低改油茶林当年每亩可产油15公斤,产值1200元,贫困户当年可脱贫;新造林前几年可开展林下经济,结合企业生产等方式,同样可脱贫致富。在规划的5年内,通过天惠油茶、金森生态农业和永大九嶷油茶等市级龙头企业联姻农户,采用公司+农户等模式,通过公司提供技术、种子、资金等形式和农户出土地、劳力等形式,在全区共低改油茶林60000亩、新造油茶林20000亩,其中受益贫困户低改油茶林22320亩、新造油茶林6200亩。贫困户在土地流转和劳务合作等基础上,通过利益分配比例从企业获取长期稳定的产业收益。具体情况见下表:

油茶产业扶贫规划表

                                单位:单位:亩、户、人

 

乡镇 办事处

产业主要分布区

规模

扶贫合作方式

其中受益贫困户

其中受益贫困人口

协助扶贫经济体

石山脚

大夫庙、塔义、乌鸦庙、两水口、玉禾田、马朝、高林桥等村

油茶新造14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82

238

天惠油茶、金森油茶、永大九嶷等企业

石山脚办事处令塘、灯塘、莲花塘、华源、光明、天河桥等村

油茶低改3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60

495

黄田铺

南雄、银塘、鸟塘铺等村

油茶新造8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37

123

黄田铺镇水口庙、舜帝庙、大竹山、百美田、倒扎、鸟塘铺、银塘、黄田铺、珠塘、老庙等村

油茶低改152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66

241

梳子铺

喇叭山、大古源、双井板力坝、联塘等村

油茶新造3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50

480

水口山

石盘、三坛峰等村

油茶新造1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50

172

长塘片等村

油茶低改58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290

958

珠山

大力湾、神岭、高夫甸、枧头、龙家、渣塘、圳头、灶背、林家、于家、田心、克路等村

油茶低改12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520

1910

合计

 

28520

 

1355

4617

 

 

4.2.6园林苗木花卉产业

园林苗木花卉是建设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和发展零陵旅游必不可少的产业。我区引进“深圳市四季青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该公司合作,意在将我区打造成目前中国最大的单县(市)苗木生态产业基地,一个为粤、港、澳等沿海城市与发达城市提供园林绿化用材、家庭美化用材等绿化美化建设用材的后院基地。计划用三年时间(2016-2018年),建设好生态园林苗木花卉基地30000亩,其中黄田铺镇10000亩、邮亭圩镇8000亩、珠山镇5000亩、接履桥办事处4000亩、菱角塘镇3000亩,土地以园地、荒地、荒山为主。基地苗木花卉主要销往广东,同时销往湖北、湖南各大中城市,部分用于我市园林绿化。

该产业采取“公司+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施。贫困户一方面可用贷款资金或自有资金、土地入股企业,享受入股金额保底10%的分红收益;另一方面可通过给企业输送劳力,获得劳动报酬;再就是对有种植条件和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分散种植的办法,实行六统一分(由企业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苗木,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包装销售、统一购买种植保险、农户分户种植)的经营模式,贫困户通过经营获得收入。贫困户经多种途径可从企业获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以上。

园林苗木花卉产业扶贫规划表  

单位:亩、户、人

 

产业分布乡镇办事处

规  模

扶贫合作方式

受益贫困户

受益贫困人口

协助扶贫经济体

黄田铺

种植生态苗木花卉10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88

785

深圳四季青园林公司等企业

邮亭圩

种植生态苗木花卉8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93

634

珠山

种植生态苗木花卉5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40

460

菱角塘

种植生态苗木花卉3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99

326

接履桥

种植生态苗木花卉40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70

236

合计

30000

 

690

2441

 

 

4.2.7乡村旅游产业

我区是千古诗文地、锦绣潇湘源。零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孕育了怀素、柳宗元、黄盖、李达等杰出人物。境内有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风景名胜130多处,“永州八记”胜迹闻名中外,“潇湘夜雨”景观蜚声全国,是湖南省十大旅游区之一。零陵古城旅游项目正在建设中,郊外的潇水和贤水河两岸的美丽景色是零陵古城景点的延伸,吸引着无数人来此游玩,乡村旅游正当时。在零陵大搞旅游产业的背景下,富家桥镇的仙姑花海和贤水河上游的漂流项目是应运而生的扶贫开发项目,花海景区、周家大院、油山岭景区、异蛇产业园景区与零陵古城景区相互呼应,一脉相承,既有历史底缊又有现代气势。花海面积达2000多亩,沿贤水河上游两岸绵延10余公里。它与潇水河两岸及它下游的农家乐乡村游自成一体,绘织了一幅山水花画卷。该扶贫产业在以后的五年中,将带领富家桥镇和凼底乡的部分贫困户进行产业增收脱贫;同时开发星级休闲农庄和邮亭圩镇以大木源等系列漂流为主的景区进行扶贫。详情见下表:

乡村旅游产业扶贫规划表

单位:户、人

 

乡镇办事处

产业主要分布区

规  模

扶贫合作方式

受益贫困户

受益贫困人口

协助扶贫经济体

富家桥

  大仙观等村

2200亩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181

605

花海公司等企业

  贤水河两岸

40家

土地出租、入股和劳务合作等形式

50

158

农家乐等新型经营主体

凼底

  潇水河两岸、油岭景区周围的各村

35家

土地出租、入股和劳务合作等形式

65

248

黄田铺

  双江桥周边各村

四星级农庄

土地出租、入股,订单收购和劳务合作

56

237

潇湘源公司等企业

邮亭圩

大木源周边及相关村

 

土地出租、入股和劳务合作等形式

107

364

 

合计

 

 

 

459

1612

 

 

4.3零陵区扶贫产业受益贫困人口分布表(见附表)

 

 

五、资金测算与筹措

5.1资金需求测算

资金测算包括重点产业、其它零星特殊产业等,资金测算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种子、劳务、租金、场地、培训等等,所需资金见下表:

                                      单位:万元

 

序号

产业类别

建设内容

所需资金

1

生猪

建248个年均出栏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及配套设施、

13400

2

罗汉果

建基地20000亩

2400

3

光伏

建1720个5000瓦规格家庭光伏发电站

8600

4

红麻

建基地30000亩

1800

5

油茶

建基地28520亩

2850

6

园林苗木花卉

建30000亩生态苗木基地

4500

7

乡村旅游

建花海谷、漂流系列项目、75家农家乐及四星级农庄1个等

4800

8

其它

特色产业点、转移培训等

1000

合计

 

 

39350

 

5.2资金筹措

在以后五年产业扶贫建设中,共需资金39350万元,主要通过扶贫专项资金、政府整合部分资金、金融信贷资本、社会融资、土地入股、招商引资、自筹资金等各种投融资方式,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六、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为统筹做好全区产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区政府成立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委、政府办、发改委、财政、交通、水利、林业、旅游、扶贫、保险、银监会、审计、农商银行等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区农委,区农业委员会党组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区农业委员会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矛盾问题。各乡镇办事处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谋划好区域内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6.2政策保障

产业扶贫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努力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扶贫政策,把上级指示精神变成实际行动,落地为脱贫工作。

区发改委负责及时协调有关产业立项手续,优先安排政策性资金扶持扶贫产业发展;区财政局负责协助区扶贫办强化对信贷和奖励资金的监管;区扶贫办负责落实扶贫政策,为贫困户办理有关借贷手续、贷款资金使用监管及回收;区农委负责扶贫产业中的技术支持并优先安排与扶贫产业配套项目;区审计局负责信贷和奖励资金的跟踪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精准到位;国土、林业及时办理项目用地手续,简化审批程序,优先安排资金; 环保局负责环境保护设施监督,简化环评手续,降低收费标准;供电局做好电价落实和电力保障工作。

6.3资金保障

为确保扶贫产业的发展,区财政每年新增一定比例预算资金,整合各项建设资金,各级政府统筹使用上级转移支付、充分利用金融保险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扶贫产业。

6.4监督考核

产业脱贫工作纳入全区年度工作考核,并制定考核细则。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就产业扶贫工作实行问责、问政、问效制。

各乡镇办事处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年度产业发展进度和脱贫进度、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每年不定期督查2次,年终有总结和考核。对产业扶贫工作表现突出的乡镇办事处、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并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对重视不够、工作滞后的乡镇办事处、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在年度考核中不得列为先进,并扣减相应的项目资金。

 

 

零陵区扶贫产业受益贫困人口分布表

单位:人

 

生猪

罗汉果

光伏

红麻

油茶

园艺花卉

乡村旅游

劳动力转移就业或其它产业

合计

大庆坪

518

1316

330

732

 

 

 

326

3222

石岩头

521

1336

728

525

 

 

 

99

3209

梳子铺

616

667

230

1050

480

 

 

211

3254

水口山

760

 

606

984

1130

 

 

1069

4549

珠山

1180

 

911

468

1910

460

 

40

4969

富家桥

1047

 

397

618

 

 

763

817

3642

凼底

443

 

300

450

 

 

248

826

2267

菱角塘

936

666

327

862

 

236

 

119

3146

石山脚

728

1298

280

 

733

 

 

18

3057

邮亭圩

1190

1331

 

1144

 

634

364

350

5013

黄田铺

795

 

536

488

364

785

237

0

3205

接履桥

1089

334

533

693

 

326

 

172

3147

南津渡

 

 

 

 

 

 

 

267

267

朝阳

 

 

 

 

 

 

 

693

693

七里店

 

 

 

 

 

 

 

348

348

合计

9823

6948

5178

8014

4617

2441

1612

5355

4398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零陵区数据局
联系电话:0746-6332117网站标识码:4311020009
备案号:湘ICP备11003146号-1  湘公安网备43110202000118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萍洲中路100号
E-mail:linglingzwzx@163.com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 监督一点通
  • 三湘e监督
  • 湘易办(安卓)
  • 湖南省政府网
  • 适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