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21-01202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财政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有效 | 文号 : |
2020年度零陵区医疗保障局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
单位名称(盖章):零陵区医疗保障局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1)拟制全区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2)组织拟制并实施全区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
(3)组织拟制全区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政策措施,完善动态调整和区域调剂平衡机制,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待遇标准,建立健全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待遇调整机制。组织拟制并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4)贯彻落实湖南省统一制定的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等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
(5)组织拟制全区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措施,建立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价格合理确定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建立市场主导的社会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
(6)负责全区医疗保障经办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永州市零陵医疗保障局内设机构为6个:办公室、规划财务和法规室、待遇保障室、医药服务管理室、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室、基金监管室。本年无变动。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2020年本部门核定编制数60人,其中在职人员60人,退休9人。本单位今年新增退休人员3人,调出1人,调入7人。
(二)部门(单位)年度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区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其他项目支出(除区级专项资金以外)绩效目标
(一)基金征缴
1.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征缴。2020年我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29680人,基本医疗保费收入10620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收入6209万元,个人账户收入4411万元,做到了城镇职工医保应缴尽缴。2020年在疫情期间我区对785家机关企事业实施阶段性减征基本医疗保险费357.9万元,助力复工复产。
2.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征缴。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523464人,可筹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4.19亿。超额完成我区全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任务的100.7%。
(二)待遇保障
1.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资助。2020年我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120人,除已标识的六类人员339人外,其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范畴,参保资助481万元。其他重点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员、边缘户等特殊人群均由各相关部门按政策参保资助到位。
2.基本医疗保险待遇。①2020年城镇职工医保待遇享受84029人次,其中住院待遇8491人次、特门待遇2088人,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2575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5802万元,个人账户支出6659万元,生育保险支出114万元。当年统筹基金结余407万元,累计结余7617万元;个人账户累计结余14714万元。②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享受555852人次,其中享受住院待遇114078人次,特门待遇77646人次,门诊统筹336679人次。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4.2亿元。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支基本平衡。
3.医保扶贫待遇。2020年我区医保扶贫共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18654人次进行“一站式”结算,共发生医疗总费用8118.15万元,“一站式”结算补偿6513.21万元(其中基本医保支付5379.62万元、大病保险支付279.58万元、扶贫特惠保支付155.88万元、民政医疗救助211.77万元、医院减免9.72万元、政府兜底476.62万元),补偿比例达80.23%。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补偿比例达到政策要求,对在区域外住院已补偿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一站式”追补1050人次,追补医疗救助45.81万元、扶贫特惠保支付63.77万元、政府兜底82.48万元。其中:我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各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住院人次14109人次,医疗总费用6238.21万元,基本医疗补偿费用4114.05万元,提高10%部分补偿435.22万元。对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 ,大病保险补偿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享受人次1243人,支付金额190.46万元。全面落实了医保扶贫各项政策,顺利通过省、市扶贫考核。
4.医疗救助待遇。统筹发挥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功能。2020年医疗救助专项资金支出1280万元,其中医疗救助7707人次,医疗救助金额257.6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资助16649人,资助金额265.4万元。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三)持续强化基金监管
一是继续把强化基金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作为医疗保障工作的“主业主责”。2020年,全区共监管定点医疗机构400家次,定点零售药店240家次,监管拒付医保基金505.7万元,处理8家定点医药机构。在省、市飞行检查及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中各级医药机构自查自纠主动上缴到医保基金专户13.88余万元。对2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基金监管行政执法,行政处罚115.8万元。始终保持基金监管严管严处的高压态势。二是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活动落地见效。我区将每年的5月定为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同时将医保和医保扶贫政策一并宣传。2020年共发放宣传册20余万份,做到了医保政策和打击欺诈骗保宣传同步进行,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医保基金监管中来,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三是强化医保系统行风建设。扎实开展“一季一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整顿医保系统工作人员优亲厚友、以权谋私、内外勾结等现象,不断健全医保经办机构内控制度。
(四)优化经办服务
我局设立了医保服务大厅集中办公,统一着装,从整体上规范窗口服务管理。按照市局标准经办流程,逐项绘制办事流程和完善办事指南,基本实现医保业务“一件事一次办”。2020年我区市内异地就医联网备案260人次,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备案 2398人次,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备案1198人次,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能直接结算。信访维稳、文明创建工作位列全区前列,并成功创建区级文明单位。
(五)医保政策开展情况
1.积极推进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2020年推行“两病”门诊以来,我区共有13541名“两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基金累计报销192869.5元。2.不断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8+15”的门诊统筹和住院自负100元包干制度,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待遇,合理引导参保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3.持续推进跨省异地联网直接结算。2019年至今,我区累计办理异地就医联网备案11347人次,医疗机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全国85%以上三级定点医院、50%以上二级定点医院、10%以上其他定点医院基本实现了符合条件的异地就医患者在就诊地能直接结算。4.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2020年我区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一并征缴,10月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以基金统收统支为核心,提高基金使用率,切实降低管理成本,强化基金共济能力,提升了基金安全有效运行效率。5.落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积极推动全区公立医疗机构三批次实行省采购平台统一填报药品采购目录,全面落实了区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年采购任务。6.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两定机构协议管理。为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按照市局统一部署2020年我区选择了4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样本调查,全市及时出台了新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我区严格执行新增定点医药机构准入政策,2020年新增审批定点医疗机构5家;定点协议零售药店19家,特殊门诊药店1家,口腔门诊4家,村卫生室46家,变更医疗机构64家。
满足参保群众便捷的医保就医需要。
(六)基层党建工作
局党组高度重视机关支部建设,坚持正确引导、专业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以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纪律严的队伍为目标,坚持定时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局党组及时研究支部建设工作。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按时召开党组民主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今年我局还组织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到红六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永连村及十八洞村红色教育基地、省级贫困村凼底乡江边村等实地多次开展教育活动,组织观看了《迷失的初心》、《反腐枪声》等。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局率先成立了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坚实履行防控成员单位的各项职责。积极开展医保扶贫,动员全局力量完成医保扶贫问题整改、冲刺问题清零,顺利通过省市扶贫考核,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今年我局印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余万份、开辟了宣传栏7个,在各类媒体发表正面宣传报道文章14篇,网络引导和回复舆情27次。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基本支出720.4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575.1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险缴费、生活补助等。公用经费148.99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维修费、工会经费等。
(二)项目支出情况
两方面:一是2020年度区级专项资金分配安排和使用管理情况,有2个及以上区级专项资金的要分别总结基本情况。二是除区级专项资金以外的其他项目支出情况。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无。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无。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无。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总结归纳本部门“四本预算”支出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实现产出和取得效益的情况。围绕部门职责、行业发展规划,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总结部门资产管理和开展业务情况,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门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合理性需要提高,执行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编制,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相关制度和要求,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
九、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已公开。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